王成河
【摘 要】:目的 探討血清TK1、PG和CA72-4篩查與診斷胃癌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另選取同期于我院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人45例,檢測與比較2組血清TK1、PG和CA72-4水平。結(jié)果 胃癌組TK1、PGI水平明顯低于健康組,胃癌組PGII、CA72-4明顯高于健康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結(jié)論 血清TK1、PG和CA72-4可有效篩查與診斷胃癌,便于臨床盡早治療,改善預后。
【關鍵詞】:血清TK1;PG;CA72-4;胃癌篩查;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73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2
調(diào)查結(jié)果表明在腫瘤相關死因中胃癌位列第三[1],因胃癌發(fā)生臨床癥狀與體征特異度不明顯,或易混淆于胃炎等常規(guī)消化道疾病,被臨床忽視,但體征明顯時已經(jīng)進展至胃癌中晚期,最佳治療時機已經(jīng)被錯過,因此要有效篩查早期胃癌,以降低病死率。以往臨床診斷胃癌主要依賴內(nèi)窺鏡下活檢或鋇劑檢查,但操作比較復雜且技術難度較大,無法開展定期、大規(guī)模檢測。當前血清學腫瘤標志物成為診斷胃癌處理的重要方法,可早期篩查腫瘤并評估術后療效與預后,但單項或常規(guī)腫瘤標志物有一定漏診率。近年來越多學者開始關注細胞質(zhì)胸苷激酶1(TK1)、胃蛋白酶原(PG)I、II及糖類抗原(CA72-4)水平在胃癌患者中的變化,現(xiàn)選取胃癌及健康人各45例,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胃癌患者45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齡為32~78歲,平均年齡為(52.8±6.7)歲,均經(jīng)病理學檢查確診;選取同期常規(guī)體檢的健康人45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齡為24~75歲,平均年齡為(47.6±7.2)歲,排除女性月經(jīng)期、貧血等細胞增殖狀態(tài)者。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于清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所有對象5ml靜脈血,靜置于室溫下,1h后行離心處理,取血清后保存待檢于-20℃,嚴格參照說明書開展各項檢測。TK1應用增強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并使用CIS系列化學發(fā)光數(shù)字成像分析系統(tǒng)分析光強度;應用免疫比濁法檢測PGI、PGII,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CA72-4,使用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儀。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軟件SPSS20.0統(tǒng)計學處理上述數(shù)據(jù),用標準差()以及均數(shù)(±)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對比用t檢驗,對比以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組檢測指標比較 ①TK1:胃癌組為(114.5±17.6)pmol/L,健康組為(71.2±12.4)pmol/L,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t=14.062);②PGI:胃癌組為(61.8±10.5)μg/L,健康組為(126.7±20.5)μg/L,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t=21.547);③PGII:胃癌組為(16.0±3.5)μg/L,健康組為(10.7±2.1)μg/L,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t=3.152);④CA72-4:胃癌組為(12.5±2.5)U/ml,健康組為(0.7±0.1)U/ml,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t=6.321)。
3 討論
臨床診斷惡性腫瘤的金標準為病理活檢,但技術要求較高,增加患者痛苦,故而不適用于常規(guī)篩查。當前尚未發(fā)現(xiàn)哪種特異度抗原可直接診斷胃癌。胃癌腫瘤細胞中腫瘤標志物可能有多種,腫瘤標志物也可能在不同的腫瘤中存在,因此臨床可對幾種特異度與靈敏度較高的腫瘤標志物予以組合來檢測診斷胃癌,可將患者負擔減輕,便于臨床盡早診斷治療。TK1、PGI、PGII和CA72-4等指標均密切關聯(lián)于胃癌。
胃癌患者胃黏膜會將PGI、PGII等分泌出來,故而水平可能出現(xiàn)變化,因此國內(nèi)外學者愈發(fā)關注檢測PGI、PGII對篩查胃癌的臨床價值。結(jié)合免疫原性胃蛋白酶原有PGI、PGII兩種亞群,當胃底腺出現(xiàn)萎縮現(xiàn)象時會明顯減少主細胞數(shù)量,大幅度減少PGI分泌量,水平降低;萎縮性胃炎合并胃底腺假幽門腺化生及腸化生時PGII水平升高明顯。因此PGI、PGII水平不僅可將胃體黏膜細胞及腺體數(shù)量反映出來,還可將胃黏膜萎縮程度間接反映出來,血清PG水平變化可作為亞臨床指標的一種識別胃癌前兆,因此檢測血清PG可作為胃癌初篩方式之一[2-3]。TK1作為催化胸腺嘧啶核苷向單磷酸胸腺嘧啶轉(zhuǎn)化的關鍵酶,密切關聯(lián)于腫瘤細胞增殖。其屬于細胞周期依賴性標志物,可高表達于成人與增殖細胞與胎兒組織中,胎兒發(fā)育后TK1水平降低,正常人含有極低的TK1[4]。腫瘤細胞發(fā)展至S/G2期后TK1水平明顯提升,細胞破裂后會進入血液中,故而血清檢測水平較高。CA72-4為腫瘤相關糖蛋白TAG72抗原,在胃癌、肺癌、結(jié)腸癌、卵巢癌及胰腺癌等腫瘤細胞中廣泛存在,在正常成人與良性腫瘤組織中基本沒有[5]。雖然該指標缺乏單一組織特異性,但在惡性腫瘤中特異度較高,可早期診斷惡性腫瘤。本組結(jié)果表明胃癌組TK1、PGI水平明顯低于健康組,胃癌組PGII、CA72-4明顯高于健康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
綜上所述,血清TK1、PG和CA72-4可有效篩查與診斷胃癌,便于臨床盡早治療,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楊光華,高冬冬.血清DKK1、CA72-4、GAS-17的表達情況及與胃癌患者疾病特征的關系[J].癌癥進展,2019,17(14):1704-1706.
方慧云,程偉民,季明芳, 等.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Ⅱ測定與腫瘤病灶內(nèi)癌基因表達改變的相關性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9,18(11):1163-1165.
董曉微,崔學強,張俊華, 等.血清腫瘤標志物CA19-9、CA72-4、CEA、PGⅠ聯(lián)合檢測對胃癌的診斷及預后價值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8,39(17):2185-2188.
李永元,劉洪杰.血清TK1、PG以及CA72-4檢測在胃癌篩查以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7,21(10):1682-1684.
常璠,紀榮祖.血清脂聯(lián)素、CEA、CA19-9、CA72-4聯(lián)合檢測在胃癌早期篩查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9,27(13):2322-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