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民
夜里趕到薩瓦伊馬多普爾,此地隸屬印度中部的中央邦,已靠近德干高原,從班車下來周遭一片混亂,瘤牛拱食垃圾,水果攤占了大半的馬路。
我和同伴站在人群中四處張望——突突車很少,好不容易截到一輛。趕到村子深處的一幢三層酒店,白色的外墻,走廊里掛滿了動物的照片,以虎為主,還有豹子、水鹿、各類鳥雀。
我問酒店侍者倫滕波爾國家公園公園風景怎么樣,能不能看到老虎?侍者聳聳肩撇撇嘴:“冬季老虎都不出來喝水,夏天見到的幾率要大很多?!?/p>
他剛說完,我便看了同伴一眼,埋怨同伴安排不當。
無功而返
去倫滕波爾公園,我們預定了上午、下午兩趟行程。
上午坐的是小型敞篷卡車。早上六點半,天蒙蒙亮我們就爬上卡車,座位都叫露水打濕了。
這邊的酒店和旅館外觀整潔,花草茂盛,村里鋪著土路,接近紅砂石的顏色。
森林公園入口處有一棵很大的樹,主干粗大,枝杈彎曲,跳著許多小小的葉猴。葉猴身形比獼猴小,嬌俏、可愛,把胡蘿卜往路上隨手一扔,它們便會跳下來。
敞篷卡車越往里開,樹木垂下的枝葉越多,刮著車身、貼著人的腦袋劃過,我們甚至聽到銳利的石塊剮著輪胎。陽光出來后,身子才慢慢暖和了一些,冬天的森林略微有些干枯,綠意蒼翠。
碰到其他的敞篷車,兩車司機互相詢問有沒有看到老虎,大家的目標都很明確,尋找老虎。
其實沒有老虎的森林,風景也是很好的。一群野豬迅疾地閃過,往森林深處奔去;數(shù)只斑鹿閑庭信步地從干涸的溪邊走過,它們的毛發(fā)在冬天變得和枯草接近;一只貓頭鷹在高高的樹洞中探出大半張臉,一動不動,不仔細看也發(fā)現(xiàn)不了。
卡車在一處稍作停留,此地鳥雀眾多,活潑歡快,跳到車里尋食,毫不懼人。
終見老虎
下午,我們再次入公園尋虎。吉普越野車上的印度導游很健談,什么季節(jié)什么動物出來活動,路邊池子裝水是用來干什么的,高山上的雄鷹以什么為食,我們認真地聆聽,導游熱情地解說。
吉普越野車走了另外一條線路,一座又一座光禿禿的山頭,老鷹盤旋在起著淡淡煙霧的藍天下。說是冬日,更像是國內(nèi)秋高氣爽的好天氣。石路、土路、干枯的溝渠、崎嶇的森林小道,越野車艱難地攀登,俯沖。到了山頭視野變得很開闊,深紅色的荊棘,落光了葉子的小樹,不遠的前方,是我們來時經(jīng)過的蒼綠的松樹林。
沿途遇到更多動物,水鹿、藍牛、蹬羚,蹬羚比鹿小,機警而矯健。
西移的日頭下,枯草遍染金光,遠看像是烈焰。司機提升了車速,路上看到白色的骨頭,導游嚷著說這一定是老虎吃剩的!
終于,在山頂矮小的枯樹背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只正在咬噬白牛的老虎,睜大了眼睛才能看到虎紋些微動彈。
“老虎! 老虎!”人群發(fā)出興奮的尖叫,有人扔樹枝、發(fā)出怪叫去逗它,它不為所動,沉沉地趴著。夕陽漸落,始終不見它有動靜。大家有耐性地耗著。最終,它站起身來,透過紛亂的枝杈,它回頭張望了我們一眼,挺著身子站在叢林中,不一會兒便慢慢往山下走去。
回來的路上大家都很滿足,興奮地聊著。
晚上,我和同伴討論,如果我們長居于此,在倫滕波爾公園山腳下,夜聞深山虎嘯,心懷畏懼與期待,那樣的人生肯定是另外一番風景。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王若宇
21846888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