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會 田健美 孔小行 成芳芳 曹夢露 林 強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感染性疾病科,江蘇 蘇州 215003)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少數(shù)病例出現(xiàn)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huán)障礙等,極少數(shù)病情危重的患兒出現(xiàn)死亡或者治愈后留有后遺癥。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1-2]是導致重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為了加強對EV71感染致手足口病的認識,我們對蘇州地區(qū)146例EV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分析,比較重癥病例和普通病例的差別,以便更好地識別重癥手足口病,提高診療水平。
1.1 病例 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感染科住院的所有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的患兒。納入標準: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版)》[1]診斷標準:急性起病,發(fā)熱,口腔黏膜出現(xiàn)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xiàn)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疹內(nèi)液體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患兒入院12 h內(nèi)采集肛拭子和咽拭子,采用實時熒光PCR技術(shù)進行EV71型檢測,其中一項標本檢測結(jié)果陽性。排除其他出疹性疾病、合并腫瘤或混合其他感染的患兒。
共收集到146例患兒,依據(jù)病情嚴重程度劃分標準將患兒分為3組:①普通組(75例):患兒有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發(fā)熱。②普通重型組(62例):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累表現(xiàn),如:精神差、嗜睡、易驚、譫妄;頭痛、嘔吐;肢體抖動,肌陣攣,眼球震顫,共濟失調(diào),眼球運動障礙;四肢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驚厥;腦膜刺激征,腱反射減弱或消失。③危重型組(9例):出現(xiàn)下列情況之一者: 頻繁抽搐、昏迷、腦疝。 呼吸困難、紫紺、血性泡沫痰、肺部啰音等。 休克等循環(huán)功能不全表現(xiàn)。普通重型組和危重型組合并為重癥組。
1.2 方法 收集各組患兒的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資料(包括血常規(guī)、免疫指標、肝腎功能、肌鈣蛋白、血糖及腦脊液檢查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 表示,符合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的數(shù)據(jù)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對存在理論頻數(shù) 1≤T<5,采用χ2連續(xù)性矯正公式檢驗;對理論頻數(shù) T<1,采用 Fisher 確切概率法。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和方差齊性的用Mann-Whienty u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普通組75例,男50例,女25例,男女比例為2:1;重癥組71例,男48例,女23例,男女比例為2.09:1,普通組和重癥組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04)?;純耗挲g3個月~11歲3個月,3歲以下患兒95例(65.07%),3~6歲45例(30.82%),6歲以上6例(4.11%),提示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手足口病高發(fā)。普通組和重癥組年齡分布相比,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604),見表1。45例(30.82%)有明確的患兒接觸史。
表1 普通組和重癥組年齡分布[例(%)]
2.2 臨床表現(xiàn)
2.2.1 發(fā)熱 普通組75例手足口病患兒中,4例無發(fā)熱,其余患兒發(fā)熱天數(shù)多為1~3 d,最長7 d;體溫峰值在38℃以下者8例(10.67%),38.0~38.9 ℃ 37例(49.33%),39.0~40.0℃ 26例(34.67%)。71例重癥組手足口病患兒均有發(fā)熱,發(fā)熱天數(shù)多為4~9 d,最長17 d;體溫峰值為38.2~40.3 ℃,其中38.2~39.0 ℃20例(28.17%),39.1~40.3 ℃51例(71.83%)。
2.2.2 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和體征,重癥組71例中,驚跳47例(66.20%),肢體抖動39例(54.93%),嘔吐37例(52.11%)。神經(jīng)系統(tǒng)體征中,頸抵抗28例(39.44%),巴氏征8例(11.27%)、布氏征6例(8.45%)、克氏征4例(5.63%)、肢體癱瘓3例(4.23%)。未發(fā)現(xiàn)有抽搐患兒。
2.3 實驗室檢查
2.3.1 外周血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比例、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Ig)、淋巴細胞亞群、肝腎功能、肌鈣蛋白、血糖變化 146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兒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為(3.36~26.84)×109/L,平均(9.96±3.32)×109/L,其中≤4×109/L 1例(0.68%),(4~10)×109/L 86例(59.59%),≥10×109/L 59例(40.41%)。中性粒細胞比例<0.5 患兒30例(20.55%),>0.5 患兒116例(79.45%)。危重癥組中1例患兒肝功能丙氨酸轉(zhuǎn)氨酶、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異常,分別為102.1 U/L、93.8 U/L,余均未見異常。前白蛋白正常26例(17.81%),降低120例(82.19%),肌鈣蛋白均正常;腎功能均正常。兩組比較,重癥組患兒白細胞計數(shù)、中性粒細胞比例、C3、C4、外周血IgA、外周血IgG、CD3-CD16+CD56+均高于普通組(P<0.05)。重癥組前白蛋白、血糖、CD3+、CD3+CD4+均低于普通組(P<0.05)。重癥組和普通組患兒血小板、超敏C反應蛋白、IgM、CD3+CD8+、CD3-CD19+、CD19+CD23+之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普通組和重癥組實驗室指標比較
2.3.2 腦脊液檢查結(jié)果 重癥組腦脊液常規(guī)檢查顯示,腦脊液無色清亮65例(91.55%),無色微渾4例(5.63%),微黃2例(2.82%);潘氏試驗陽性28例(39.44%),陰性43例(60.56%);腦脊液中總細胞數(shù)最高1 720×106/L,平均(217.89±277.79)×106/L; 白 細 胞 數(shù) 最 高900×106/L, 平 均(123.86±158.18)×106/L;總蛋白最大值1 175 mg/L, 平均(414.01±213.00)mg/L;腦脊液葡萄糖(3.69±0.76)mmol/L,IgA(2.80±2.58)mg/L,IgM(2.15±2.55)mg/L,IgG(29.21±22.43)mg/L。
普通重癥組患兒腦脊液中總蛋白、IgG明顯低于危重組,而腦脊液中白細胞、總細胞、葡萄糖、IgA、IgM、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引發(fā)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和EV71型最為常見。重癥手足口病或死亡病例多由EV71感染引起[2-4],因此對EV71重癥病例的認識尤為重要,可以早期識別重癥病例,積極治療,減少后遺癥,避免死亡。
EV71主要通過消化道、密切接觸、呼吸道等途徑傳播。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146例患兒中,有明確接觸史者45例(30.82%),占1/3,其余101例患兒無明確接觸史,這提示我們應該重視隱性感染者及間接接觸傳播者,在手足口病高發(fā)季節(jié)盡量減少外出或者少到游樂場等公共場所。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重癥病例均有發(fā)熱,且多持續(xù)3 d以上,高熱多見,退熱效果差。重癥病例多先累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以驚跳、肢體抖動、嘔吐最為常見,抽搐未見,體征以頸抵抗最多見。這與潘瑞英等[5]發(fā)現(xiàn)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累常見表現(xiàn)基本一致。
表3 重癥患兒中普通重癥和危重癥患兒腦脊液實驗室檢查結(jié)果比較
文獻報道EV71感染會對心肌細胞造成一定損傷[6]。但本組資料心肌損害敏感指標肌鈣蛋白均未見異常,提示EV71可能對心肌直接損害作用不明顯。146例患兒中只有1例發(fā)生肝臟損害,且程度較輕微,提示EV71感染對肝臟損傷也不常見;腎功能檢驗未見異常。鄭偉華等[7]報道EV71感染死亡患兒尸檢提示心、肝、脾、腎、胰等器官無明顯改變,這與我們觀察的EV71較少引起心臟、腎臟、肝臟損傷相一致。研究提示前白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會有下降[8-9]。我們發(fā)現(xiàn)在重癥手足口病患兒前白蛋白低于普通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大量研究提示EV71感染人體后導致免疫功能紊亂[10-13],但目前機制尚不明確,而且不同的研究結(jié)論也不完全一致。EV71感染后通過多種途徑促使T細胞凋亡或抑制其增殖,從而引起機體部分免疫功能缺失[14]。本研究中重癥組CD3+T細胞、CD3+CD4+T細胞低于普通組,表明隨著疾病的進展,部分T淋巴細胞凋亡或增殖受抑制。這與王潔等[15]觀察的T細胞變化是一致的。機體細胞免疫受抑制時候,固有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會相應亢進,激活體液免疫細胞,分泌更多的抗體和炎癥因子。重癥組自然殺傷細胞(CD3-CD16+CD56+)、IgG、IgA高于普通組,表明隨著手足口病病情惡化,自然殺傷細胞活化,B細胞可能受到一定刺激,免疫球蛋白合成增多,體液免疫中IgA、IgG水平升高。補體系統(tǒng)不僅是機體固有免疫的重要部分,也是抗體發(fā)揮免疫效應的主要機制之一。重癥組補體固有成分C3、C4高于普通組,提示隨著病情進展,補體系統(tǒng)激活更加明顯。因此,EV71感染導致患兒免疫功能異常,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具有一定相關(guān)性,檢測相關(guān)指標有助于提高診療水平。
比較不同程度重癥患兒腦脊液指標發(fā)現(xiàn),危重癥組腦脊液總蛋白含量明顯高于普通重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危重癥患兒腦脊液外觀多微渾或者微黃,總蛋白多大于500 mg/L,這些患兒臨床癥狀多明顯,病情往往偏重,提示腦脊液總蛋白越高病情相對越嚴重。這與文獻報道一致[16-17]。危重癥組腦脊液IgG高于普通重癥組,這與外周血中IgG重癥組高于普通組的趨勢一致,提示IgG越高病情往往越重。Tsai等[18]對46例EV71感染患兒的研究發(fā)現(xiàn),腦脊液細胞數(shù)升高的患兒容易發(fā)生神經(jīng)系統(tǒng)后遺癥。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危重癥手足口病和普通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腦脊液總細胞數(shù)和白細胞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我們認為,對于重癥手足口病患兒腦脊液檢查如果出現(xiàn)總蛋白、IgG升高,需警惕危重癥傾向。
綜上,蘇州地區(qū)EV71感染以男童為主,發(fā)生心肌損害、肝腎功能異常較少,重癥病例多有驚跳、肢體抖動、嘔吐、頸抵抗等臨床表現(xiàn)。要重視免疫指標、腦脊液總蛋白和IgG變化的重癥患兒,及早識別危重癥,提高診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