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苗 李東升
【摘 要】目的:分析對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納的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患者94例進行分組,對照組45例給予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49例給予全程護理,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96%(48/49),對照組為84.44%(38/45),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4.08%,對照組6例,發(fā)生率13.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全程護理可提高結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滿意度,同時降低并發(fā)癥,臨床上值得應用。
【關鍵詞】對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探討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2
近年來飲食習慣的改變也使得人們腸胃疾病發(fā)病率屢高不下,而結直腸癌發(fā)病人數也隨之升高[1],臨床上主要通過手術治療結腸癌,同時隨著醫(yī)療科技技術的更新,腹腔鏡手術因術后并發(fā)癥少、切口小等優(yōu)勢不斷應用于臨床,但行腹腔鏡手術同時還需配合有效的護理,以促進患者更好更快康復?;诖?,本文為分析對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的結直腸癌患者實施全程護理的效果探討,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納的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患者94例進行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4月收納的行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患者94例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5例,女20例,年齡為28-64歲,平均年齡為(51.38±6.57)歲。研究組患者男21例,女28例,年齡為29-65歲,平均年齡為(53.61±7.40)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過病理檢查后符合結直腸癌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均符合手術指針,且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同意。排除標準:患者有手術禁忌癥;存在精神病史或意識不清,伴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以及原發(fā)性病變。
1.2 方法 對照主題與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健康宣教、病房清潔以及術中配合醫(yī)生手術治療和術后飲食指導。研究組給予全程護理,主要內容包括:(1)術前護理,在常規(guī)進行術前各項檢查后,對此次腹腔鏡手術過程、優(yōu)勢以及并發(fā)癥等詳細講述給患者和家屬[2]。通過心理輔導降低患者的恐懼、緊張等負面情緒,對于患者疑問盡可能的解答,在術前一天指導患者口服洗腸粉,以及在手術當天進行灌腸,確保無糞渣即可。(2)術中護理,手術開始前還需對患者基礎資料詳細核對,確認無誤后開始手術,護理人員持續(xù)監(jiān)測患者血壓、心電以及呼吸循環(huán)功能,協助建立氣腹,觀察心率、血壓二氧化碳分壓是否出現異常,當時還需保持靜脈通路順暢,防止壓迫神經組織。手術完畢以后對手術器械嚴格清點以及消毒歸位。(3)術后護理,患者送入病房后,協助取平臥位,為防止出現吸入性肺炎以及誤吞嘔吐物,需將頭部偏向一側[3]。為促進切口愈合可調整適當體位,同時患者康復期間對心電等生命體征等嚴格監(jiān)測,觀察引流液的色、量、狀,同時進行適當補液。在食物攝入方面,早期應給予其流食或半流食,以促進消化和吸收,總體應攝入高營養(yǎng)、高蛋白且給予適量纖維食物。開展術后肛門康復訓練,使得肛門收縮功能以及排便反射加快恢復。一天訓練3~4次,直至患者出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將研究數據使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t值檢驗計量資料,卡方檢驗計數資料,以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96%(48/49),對照組為84.44%(38/45),組間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2.2 研究組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4.08%,對照組6例,發(fā)生率13.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3 討論
結直腸癌臨床上近些年來通過腹腔鏡手術治療普遍取得良好成效,該手術方案出血少、切口小,同時可有效減少住院時間,在術后腸胃蠕動功能恢復方面也具有促進效果[4-5]。與此同時,科學有效的護理方案配合臨床手術治療,對于患者降低并發(fā)癥以及促進康復也至關重要,而本文實施全程護理,從患者入院及其到出院對患者不同階段的護理更為細致化,促使患者心理情緒得到改善。而本文中得出,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7.96%(48/49),對照組為84.44%(38/45),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并發(fā)癥2例,發(fā)生率4.08%,對照組6例,發(fā)生率13.33%,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得出,全程護理不僅包括了常規(guī)的飲食指導、體位護理,同時對于術后早期康復訓練也更為關注,因此患者恢復普遍較好。
總而言之,通過全程護理可提高結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滿意度,同時降低并發(fā)癥,臨床上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李劍.腹腔鏡結直腸腫瘤根治術的手術護理配合及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8):243-244.
張玲玲.手術室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患者恢復的效果評價[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06):927-929.
張紅妹.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下結直腸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7,9(22):244-245.
趙菁,徐翎翎.早期腸內營養(yǎng)聯合優(yōu)化護理對結直腸腫瘤術后康復的影響[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18,25(05):272-276.
鈕林霞.早期腸內營養(yǎng)聯合優(yōu)化護理對食管癌切除術后患者營養(yǎng)狀態(tài)及胃腸道恢復的應用價值[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782-2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