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鹽城市大豐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 江蘇 鹽城 224100)
失眠在臨床上被定義為:入睡時間在30min以上,夜間覺醒2次及以上,夜間睡眠少于6h,且做夢較多,患者多數(shù)次日存在頭暈、耳鳴、精神萎靡、乏力及嗜睡等癥狀[1]。隨著社會發(fā)展,人群社會壓力普遍增加,失眠以成為社會常見的健康問題之一,據(jù)研究表明,我國總人口約有20%存在失眠,中國老年人中約有35%存在失眠問題[2]。臨床上對于慢性原發(fā)性失眠采取藥物與非藥物治療的方法,非藥物治療主要通過心理疏導、心理干預,通過消除患者心理壓力、焦慮等情緒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但臨床療效不顯著,本文針對慢性原發(fā)性失眠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慢性原發(fā)性失眠患者共86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中男性23例,女性20例,患者的年齡范圍為48~77歲,平均年齡為(54±4.7)歲,失眠病程平均為(44.8±0.9)個月,對照組43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3例,患者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55±3.6)歲,失眠病程平均為(45.2±0.5)個月。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停止服用任何關于影響睡眠的藥物,如臨床常用精神藥物、催眠藥、及抗驚厥藥物。停服藥物兩周后進行藥物治療,服用勞拉西泮片(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105;生產(chǎn)企業(yè):山東信誼制藥有限公司),2mg/次,每日2次,患者睡前服用,持續(xù)治療一個月。
1.2.2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療,3mg/片,每日一次,患者睡前服用,持續(xù)治療一個月。
觀察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以及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RSS評分變化情況。
采用SRSS睡眠問卷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評定標準包括:入睡情況、睡眠質量、睡眠時間、有無噩夢、睡中驚醒等情況。評判標準如下:優(yōu):患者入睡快,睡眠質量好,無噩夢及驚醒;良:患者入睡較快,睡眠質量較好,無噩夢及驚醒;可:患者入睡慢,睡眠質量可,有少數(shù)噩夢及驚醒;差:患者入睡極慢,睡眠質量差,經(jīng)常噩夢及驚醒。臨床總有效率=(優(yōu)例數(shù)+良例數(shù)+可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兩組SRS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均低于治療前,但實驗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RSS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SRSS評分比較(±s,分)
組別例數(shù)治療前治療后實驗組4325.78±6.5115.15±5.89對照組4325.89±6.4819.78±5.16
隨著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由于競爭加劇,失眠已經(jīng)成為社會常見問題之一[3-4],存在失眠的患者,對于失眠認識不足,對于睡眠的重要性認識不合理,早期治療或干預方法不適合,使很多患有失眠患者發(fā)展成為慢性原發(fā)性失眠,大部分患者才發(fā)展成慢性原發(fā)性失眠后出現(xiàn)焦慮、抑郁、恐懼等負面情緒障礙,極大的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與心理健康,對社會存在巨大隱患,針對慢性原發(fā)性失眠,臨床上常采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方法,其中非藥物療法的臨床療效不顯著,患者受各種環(huán)境及心理因素影響較多。
結果顯示,對照組采用勞拉西泮片進行治療,臨床療效為65.1%,實驗組患者采用勞拉西泮片結合右佐匹克隆片進行治療,臨床療效為93.01%,實驗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進行SRSS評分比較,采取治療后兩組患者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實驗組患者數(shù)據(jù)變化幅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原發(fā)性失眠采用勞拉西泮聯(lián)合右佐匹克隆片治療,臨床效果顯著,提高患者睡眠質量及延長睡眠時間,緩解患者負面情緒,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