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看臺
上周末,李娟回到墊江老家,正在和家人拉家常的她,突然被侄兒黃圣凱拉到一邊問問題。他拿起語文課本,翻到110頁,先讓姑姑讀,問姑姑讀完有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李娟又仔細讀了一遍,但沒發(fā)現(xiàn)問題。
“沒看出什么問題?!惫霉美罹暌槐菊?jīng)地回答侄兒。黃圣凱不依了,直接問,“你看,蚌的肉被鳥的嘴夾住了,蚌又用殼把鳥的嘴反夾住了,那么它們是怎么開口說話的?”聽完這個問題,李娟當時就愣住了,真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李娟查了資料,自己也無法解釋,最后把這個問題發(fā)到了朋友圈。
(摘自“新華網(wǎng)”)
追本溯源
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
《鷸蚌相爭》選自《戰(zhàn)國策·燕策》。記載辯士蘇代借用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來說明趙燕相持會給兩國帶來禍害,從而阻止了趙國攻打燕國。
趙國將要攻打燕國,蘇代為燕國對惠王說:“今天我來,路過了易水,看見一只河蚌正從水里出來曬太陽,一只鷸飛來啄它的肉,河蚌馬上閉攏,夾住了鷸的嘴。鷸說:‘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會干死你。河蚌也對鷸說:‘今天你的嘴出不去,明天你的嘴出不去,就會餓死你。兩個不肯互相放棄,結果一個漁夫把它倆一起捉走了。現(xiàn)在趙國將要攻打燕國,燕趙如果長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會疲憊不堪,我擔心強大的秦國就要成為那不勞而獲的漁翁了。所以我希望大王認真考慮出兵之事?!壁w惠文王說:“好吧?!庇谑峭V钩霰ゴ蜓鄧?。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在各種紛亂復雜的矛盾斗爭中,如果對立的雙方爭執(zhí)不下,結果會兩敗俱傷,使第三者坐收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