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
2019年7月31日,中央文明辦發(fā)布7月“中國好人榜”,湖北省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尚家村“絕壁愚公”陳顯兵光榮上榜,獲評敬業(yè)奉獻(xiàn)類“中國好人”。
陳顯兵,巴東縣大支坪鎮(zhèn)尚家村人。出于想把家鄉(xiāng)打造成景區(qū)的夢想,自2017年5月起,他一個人、一雙手,一錘一刀開路,一鋤一鎬筑景,一步一個腳印,打通了圍繞在懸崖半山腰長約5公里的“路”,用血肉之軀掘土、修路、搭橋,在深山懸崖峭壁上開鑿出“景觀路”,用敢于拼搏、永不言棄的精神和自強不息、努力奮斗的可貴品質(zhì)在自家林地里勾勒出一個以“天心眼”為核心的景區(qū)雛形,鋪就一個人的“景區(qū)”夢。
陳顯兵從小失去雙親,獨自一人把兩個弟弟撫養(yǎng)長大,至今未婚。弟弟們外出務(wù)工后,陳顯兵在家靠養(yǎng)豬為生。村里念其家庭貧困將他列為貧困戶,未曾想被陳顯兵直接拒絕。家中雖然清貧,但陳顯兵不等不靠不要,積極脫貧致富。在駐村扶貧“尖刀班”的幫扶下,他發(fā)展了14畝茶葉和2畝黃金梨,成了村里的脫貧榜樣。奮力脫貧的陳顯兵,始終未曾忘記打造自己的“景區(qū)”。
他的事跡被州機關(guān)事務(wù)服務(wù)中心拍成微視頻《一個人“打造”的景區(qū)》,網(wǎng)上點擊率超6萬人次。近期,陳顯兵絕壁鑿路造景區(qū)的故事刷爆朋友圈,網(wǎng)友紛紛點贊,親切地稱他為“絕壁愚公”。
1.絕壁愚公精神是一種實干精神。
實干精神,是一種腳踏實地、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精神。面對懸崖峭壁,正常人在毫無保護(hù)措施的情況下,通常會嚇得瑟瑟發(fā)抖??申愶@兵卻是憑著一股“傻”勁,一種韌勁,與懸崖峭壁為伴,一錘一刀開路,一鋤一鎬筑景,一格臺階一條木梯全靠血肉之軀。志之所向,一往無前。
2.絕壁愚公精神是一種探索精神。
探索精神,是一種自強不息、主動作為、努力探索的精神。陳顯兵的成長路不是一帆風(fēng)順的,他從小失去雙親,獨自承擔(dān)撫養(yǎng)弟弟的責(zé)任, 51歲,至今未婚。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并未影響其精神富足,其獨立自強的精神品格令人尊敬。他幾次上門拒絕“貧困戶”資格,不等不靠不要,積極脫貧致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建起了茶園、果園,擺脫了貧困,成為巴東縣百佳脫貧示范戶。即便如此,陳顯兵并沒停下奮斗的腳步,繼續(xù)追尋絕壁上的景區(qū)夢。絕壁愚公精神,就是一種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努力探索的精神。
3.絕壁愚公精神傳遞社會正能量。
絕壁愚公精神,內(nèi)涵豐富,傳遞著經(jīng)久不息的脫貧正能量?!叭娼ǔ尚】瞪鐣?,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脫貧攻堅路上,陳顯兵精神感召力巨大。絕壁愚公精神在湖北乃至全國都有很強的示范效應(yīng),他用實干告訴所有人,汗水灑處,定能孕育生機、催放花朵,也讓我們深信,只要心中有詩和遠(yuǎn)方,身邊就是詩和遠(yuǎn)方。
1.“絕壁愚公”陳顯兵的脫貧故事無疑是“知其不可必為之”精神的體現(xiàn),盡管他生活條件艱苦,但是他靠著一雙手,建果園、茶園,擺脫了貧困,成為縣里的百佳脫貧示范戶。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心里裝著的不僅僅是自己的小日子,更是為了村里的發(fā)展,追尋絕壁上的景區(qū)夢。他在懸崖峭壁上開路筑景,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面對的種種困難可想而知,誰敢拍著胸口說,我也能做到!“知其不可必為之”就是這種面對困難時,不等、不靠,主動作為,努力探索的精神。
——湖北省枝江市第一中學(xué)? 賀暢《知其不可必為之》
2.一個人搬掉一塊石頭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搬石頭。愚公精神之所以感人至深,就是他面對困難不服輸?shù)哪枪蓜蓬^。陳顯兵在修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資金問題、安全問題、工具問題、有人說閑話的問題等等??墒菬o論遇到什么問題,陳顯兵都沒有動搖,而是矢志不渝,修路不止。他的事跡告訴我們,無論多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肮胖⒋笫抡撸晃┯谐乐?,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秦天《致敬“絕壁愚公”,提振脫貧攻堅精氣神》
(編輯:于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