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首通俗歌詞中凝結(jié)著古典詩詞中聲韻、節(jié)奏、意象等諸多因素。借鑒了古典詩詞中的聲韻原則,卻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上做了調(diào)整,使歌詞的聲韻上升到了“變化統(tǒng)一”的美學高度。歌詞的節(jié)奏韻律借鑒了宋詞的格律但是又不盡相同、新穎別致與曲調(diào)產(chǎn)生“合力”使歌曲充滿動力感。歌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古典詩詞、尤其是婉約派詞作中的意向。雖多引經(jīng)據(jù)典卻無雕琢痕跡,通過現(xiàn)代語匯與“古典情結(jié)”的完美結(jié)合,使詞作增添了文學性和藝術(shù)性。方文山的通俗歌詞《菊花臺》為現(xiàn)代歌詞的寫作提供了新思路,實為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典范。
關(guān)鍵詞:古典情結(jié);聲韻;節(jié)奏;意象
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首映后,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隨著時間的漸遠,電影給我心靈的震撼已漸漸淡去。與之相反影片的主題歌《菊花臺》卻余音繞梁、日久彌存。究其原因,除了那柔美、凄婉的旋律外,大多是那歌詞中蘊含的“古典情結(ji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審美感受。
詞作者方文山原為詩人,在其通俗歌詞中大多有古典詩詞的韻律。《菊花臺》整首歌詞的聲韻以“江陽折”為基礎(chǔ),兼用“言前折”。例如:“菊花殘滿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淌。北風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痹谶@一段里,只有倒數(shù)第二句“你的影子剪不斷”是“言前折”,其它句都是“江陽折”。古典詩詞中講究“起、承、轉(zhuǎn)、合”其中的“轉(zhuǎn)”既指聲韻的變化。在一個統(tǒng)一的韻折中“轉(zhuǎn)”是十分必要的,“你的影子剪不斷”不但形成段落的高潮部分,同時為段落的尾句(合)做好了鋪墊。但是作為現(xiàn)代歌詞《菊花臺》中的聲韻變化又不完全是“墨守成規(guī)”的,歌詞中間段的聲韻就是個例外:“誰的江山馬蹄聲狂亂,我一身的戎裝呼嘯滄桑。天微微亮你輕聲的嘆,一夜惆悵如此委婉”。不難看出這段歌詞的聲韻改以“言前折”為主“江陽折”為輔。從宏觀的角度來看,這一整段的聲韻變化與歌詞的整體布局并不矛盾,因為這里的變化相對歌詞的整體而言當屬局部變化,仍處于輔助地位,與段落中某一句的聲韻變化是同理的?!霸谧兓星蠼y(tǒng)一”,這體現(xiàn)了最高的美學原則,同時也說明現(xiàn)代詞作較古典詩詞更具可變性和靈活性。
另外這首歌中的節(jié)奏韻律也頗具古典詩詞的意味。例如:“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jié)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的絕望?!睆奈姆ㄉ峡捶执硕慰煞譃樯舷聝删洌恳痪溆挚煞譃樯舷聝蓚€短句。但是同樣是這段歌詞,以演唱者的呼吸點來劃分句讀,古典詩詞的節(jié)奏意味就躍然紙上了。例:“你的淚光/柔弱中帶傷,慘白的月彎彎/勾住過往。夜太漫長/凝結(jié)成了霜,是誰在閣樓上/冰冷的絕望?!鄙侠忻恳痪浞炙膫€呼吸點,每一個呼吸點正對應(yīng)著歌曲旋律的一小節(jié)。每小節(jié)對應(yīng)的字數(shù)也是有規(guī)律的,第1小節(jié)、“你的淚光”四個字;第2小節(jié)、“柔弱中帶傷”五個字;第3小節(jié)“慘白的月彎彎”六個字;“勾住過往”四個字……整段每小節(jié)字節(jié)的排列順序為:四、五、六、四,四、五、六、五。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宋詞對文字的排列是十分講究的,每一種詞牌都要規(guī)定句數(shù),每一句要規(guī)定字數(shù),還有相應(yīng)的平仄關(guān)系等?!毒栈ㄅ_》歌詞中顯然有借鑒古典詩詞韻律的痕跡但是又脫離了古典詩詞韻律僵化的模式。作者運用歌詞中每一個呼吸點字節(jié)的遞增使歌詞的語勢成上升趨勢,增加了歌詞的節(jié)奏感和動力感。事實上《菊花臺》的旋律在一片凄婉的氣憤中娓娓道來,其間少有沖突和激情,但是歌曲卻起伏跌宕高潮的到來順理成章、不期而至,這與歌詞節(jié)奏韻律是有直接關(guān)系的。歌曲通過每小節(jié)歌詞字節(jié)的逐漸增多推動音樂情感的波浪式前行,通過幾次反復(fù)吟詠最終升華為全曲的高潮。
《菊花臺》這首通俗歌詞還成功的運用了古典詩詞中的意象。通俗歌詞中的意向與詩歌中的意向不同。詩歌講究意向的新穎離奇,而歌詞講求意向的通俗,俗中見竅。這首歌詞中出現(xiàn)的意向都是人們所熟悉的:“月、夜、閣樓、雨、風、菊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但是由于古典詩詞中意象的介入?yún)s使這些現(xiàn)實生活中通俗常見的實物立刻“雅”了許多,而且別有一番滋味。如上所述,月光、閣樓、夜的意象都指向思念?!氨憋L亂夜未央,你的影子剪不斷,徒留我孤單在湖面成雙?!碧N含著“明月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曹丕《燕歌行》)、“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保ɡ铎稀断嘁姎g》)“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等詩句。再加上“風”意向的渲染,一個身陷深宮、形影相吊的女子形象被刻畫的淋漓盡致,聞?wù)卟荒懿粸槠涿\而惋惜感傷。然而在這“凋謝的世道上”除了對其惋惜、感傷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菊花”意象是《菊花臺》歌詞中的主要意象?!熬栈ā币庀騼?nèi)涵的豐富性照應(yīng)著主人公內(nèi)心情感的復(fù)雜性。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菊花”象征著美好的修養(yǎng),高潔的品性。在黃巢的筆下,菊花又是另一番景象“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不第后賦菊》),菊花成了遠大志向和不懈追求的象征。《菊花臺》中的“我”就具有這樣的才干和抱負?!拔乙簧砣盅b”,渴望建功立業(yè)。但在“凋謝的世道上”只能“呼嘯滄桑”卻無能為力。菊花還代表著對故鄉(xiāng)、故人的思念。菊花臺中的“我”以深秋滿地飄落的殘菊為背景展開了對“你”(陷入深宮的親人)的思念和牽掛。“花落人斷腸,我心事靜靜躺”,“你的影子剪不斷”,“怕你上不了岸一生搖晃”是其復(fù)雜情感的形象寫照。古人常借花喻人,以比喻抒情。李清照《醉花蔭》中“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黃花即菊花,以菊花的殘敗意指詞人的消瘦和憔悴?!熬栈垵M地傷,你的笑容已泛黃”?!澳恪边@一意象同菊花已融為一體。往日明媚燦爛的笑容逐漸淡去,現(xiàn)在只留下瘦弱與憔悴。“花已向晚,飄落了燦爛”蘊含著“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你”相思成苦,在苦苦的掙扎,猶如飄落的殘菊,近黃昏的夕陽,終將耗盡生命的光彩?!拔摇敝挥小盎淙藬嗄c”,“心事靜靜淌”,因為“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只能目睹你“冰冷的絕望”。此情此景,可憐可嘆。
這首通俗歌詞中凝結(jié)著古典詩詞中聲韻、節(jié)奏、意象等諸多因素。借鑒了古典詩詞中的聲韻原則,卻從微觀和宏觀兩個角度上做了調(diào)整,使歌詞的聲韻上升到了“變化統(tǒng)一”的美學高度。歌詞的節(jié)奏韻律借鑒了宋詞的格律但是又不盡相同、新穎別致與曲調(diào)產(chǎn)生“合力”使歌曲充滿動力感。歌詞中運用了大量的古典詩詞、尤其是婉約派詞作中的意向。雖多引經(jīng)據(jù)典卻無雕琢痕跡,通過現(xiàn)代語匯與“古典情結(jié)”的完美結(jié)合,使詞作增添了文學性和藝術(shù)性。方文山的通俗歌詞《菊花臺》為現(xiàn)代歌詞的寫作提供了新思路,實為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典范。
參考文獻:
[1]《全唐詩佳句類典》競鴻 陸力主編,南海出版公司1992年板
[2]《流行歌詞寫作新概念》付林、王雪寧合著,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3年版。
[3]《哲理詩鑒賞》 田戈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板
[4]《情感藝術(shù)的美學歷程》邢維凱著,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板
[5]《未完成美學》茅原著,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板
作者簡介:
潘鴻澤,1971年3月11日出生,漢族,黑龍江省安達市人,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