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歌謠與花朵:青海校園作家創(chuàng)作評述

2019-10-21 08:47:40劉大偉
青海湖 2019年5期
關鍵詞:青海詩人校園

當下文壇,人們普遍認為大學不是作家的搖籃,哪怕是文學人才相對集中的各大院校的文學院(文學研究所),也只是謙虛地宣稱自己所培養(yǎng)的對象是“具有一定文字功底、能勝任企事業(yè)單位辦公室文員相關工作的專業(yè)人才”。事實上,考察改革開放以來的文學現場,不難發(fā)現——來自高校的作家詩人群體,憑借其自身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正在改變著文壇的格局,他們當中的佼佼者,已然成為各自所屬作家團體的中堅力量。

就青海作家的主體結構而言,畢業(yè)于青海師范大學、青海民族大學兩所高校的作家詩人及評論家,自“40后”至“90后”都有相當數量的分布,從文學青年到成熟作家,他們在不同時期貢獻了重要的創(chuàng)作力量。值得一提的是,《青海日報》“江河源”文藝副刊曾于2016年6月推出了“80后、90后詩人作品小輯”,曹誰、劉大偉、嘎代才讓、鴻穎、王偉、嚴雅楠、綠木、邦吉梅朵、趙維、花朵、陳慧遐等“80后”詩人與夜槳、憐夕、祁小鹿、牧白、馬文秀、馬應卉等“90后”校園詩人集體亮相,引發(fā)了文壇的關注,正如評論家劉曉林先生所言——這是一個充滿了蓬勃活力、顯示了無限可能性的群體,他們懷著對詩歌的虔敬之心,帶著生命的溫度,向世界詠唱源自內心真實的歌謠。他們在“共名”之下,憑借各自的詩學觀念和人生體驗努力發(fā)出屬于自己的聲音,仿佛一片片樹葉,擁有各自的形狀、葉脈與風中的姿態(tài),密密匝匝聚集在青海詩歌這棵大樹的枝條上,青翠而鮮活。

須得指出,在這些校園作家的成長歷程中,校園文學社團發(fā)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如青海師范大學的“天風文學社”和青海民族大學的“河湟草文學社”,兩個文學社團自上世紀90年代誕生以來,一直薪火相傳不曾中斷,上述詩人名單中的大多數皆與“天風”和“河湟草”有關。當然,也有一些校園作家游離于文學社團之外,所學專業(yè)也與文學無關,但他們依然是心懷理想的文學青年。本期《青海湖》“箐箐校園”出現的新面孔,主要由省內高校學生和少量到異地求學的青海籍學子構成。

本期大學生來稿散文隨筆數量最多,詩歌次之,小說僅有一篇。這似乎也是當下青海文壇創(chuàng)作結構的一個縮影——我們擁有數量可觀的詩歌散文作者,缺乏的是對敘事能力有著嚴格要求的小說作家。或許高寒、開闊、“離天最近”的地理環(huán)境更適合抒情,悠久的歌謠和史詩傳統也為文學的詩意化呈現提供了重要語境,然而我們所享用和傳承的昆侖神話實際上是一種高級的敘事藝術,這種藝術轉化到小說創(chuàng)作中來就是一種講述故事的能力。

彭措加的短篇小說《去拉薩》講述了達瓦卓瑪和頓珠格勒這對年輕人的成長故事,小說敘事節(jié)奏由“懵懂之愛”與“人性之潔”組成的明暗兩條線索交織推進,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純情與夢想在現實中難免遭受諸多不可控因素的擠壓,小說的矛盾沖突由此激發(fā),故事情節(jié)隨之跌宕起伏。作品敘述語調由悲而喜,悲喜交加,能在讀者的期待視野中產生一定的共鳴。小說結構簡單,語言簡潔,人物單純,整體上體現出一種“象牙塔式”的浪漫格調,貌似簡單的小說敘事卻能傳達出“真善美”三者之間的內在關聯,并進一步強調“善有善報”“因善而美”的樸素觀念,作為年輕的寫作者,能在小說中表達出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值得褒獎。

在詩歌作品中,佳禾的組詩《捕獲深夜》令人眼前一亮,那種對生活細微的洞察力和對時空變幻的感知力是這組詩歌最為出彩的地方。詩作《你的模樣》表面上書寫位于西寧北郊的柴達木公園及其花草與季節(jié)的關聯,實際上描繪的是“一顆敏感而孤獨的心”,你的模樣“一步一步,由寒冷走向空曠”,“在記憶中兀自發(fā)白”,其蘊含的內在情愫卻是“被喜歡,被記住,被關注”。詩句不長,寥寥數語,一位略帶煩亂思緒的純情女孩形象便躍然紙上。從詩歌的審美角度而言,這樣的表達無疑是成功的,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數校園詩人的創(chuàng)作視野過于狹小,除了美麗校園內的那點小小情緒,更廣闊的社會生活似乎被他們刻意屏蔽了。實際上,來自校園與社會的對照與體悟,更能讓一位創(chuàng)作者的表達豐富起來。

肖文淵的組詩《平原走馬》表現出一種校園詩人少有的冷峻與深思,作者顯然拒絕了抒情維度,進而選擇了零度敘述的姿態(tài),在不動神色的表達中巧妙達成了反諷與揭示的意愿,語言鋒利,內含張力。“再多走幾步/欲將我窮盡/把裝的腔打斷/作的勢看破/在頹勢將現前止步/假裝不懼枯榮”(《山勢》),詩歌大有“把世態(tài)窘相看穿,把人情冷暖看淡”的氣勢,鋒芒畢現,極具思想銳度。需要警惕的是,為了實現這樣的修辭效果,個別詞語的使用顯得較為生硬,這對語言的準確性和詩意的有效呈現有著一定的妨害。

相對而言,害馬的詩歌更具后現代主義氣質。具體而言,作品所表達的是一個可用多種角度解釋的人物個性或事件經歷,作者并不給予表達對象特定的意義指向,而是由讀者自己去尋找其角色定位和意義所指,而這種意義的表達是否成立,意義與無意義的界限,全由讀者自己去理解把握。“上帝銜住烏漆的人頭,密密匝匝一坑/再拉起一位嗜酒的女郎,噴吐/人也是煙霧/煙霧暢通無阻,就像持有份烏有鄉(xiāng)的/萬國護照,闖入何地,何地便是無人區(qū)……”(《即景》)這是怎樣的風景——令人眩暈的城市,躁動不安的靈魂,煙霧般的人群,荒蕪的歷程……虛無、無意義似乎構成了生活的主體,詩人由此發(fā)問:“你怎么打算?是承認羞恥是最好的掩體/還是贊頌感官生活的一切?”(《一則手札》),答案并非二選一那樣簡單,不確定、模糊、雜糅、多義應該是回答這一問題的角度。

許瑞雪和南江才措的詩歌溫暖中透著知性,清麗中蘊含恬淡。無論是對理想的追尋,還是對自我的認知,作者都能找到一個恰當的心靈參照物,進而表達出生活的詩意與心靈的吶喊?!耙粋€陽光明媚的午后,你笑容燦爛/就像擁有了全世界/記得回信啊/我在遠方為你祝?!保ā堵萌恕罚拔矣|碰到了你的靈魂/以為那就是一方凈土”(《尋覓》),“聽與唱,皆一人之事/獨自歡,獨自喜”(《獨奏者》)這些詩句無需過多闡釋,無論是精神上漂泊無依的旅人還是在思想和心靈深處不斷尋覓的獨奏者,讀者都能清晰地看到,他們的身份與處境,如同初雪一樣。

在諸多散文書寫者當中,已出版散文集《小路》的劉永霞無疑是佼佼者。從散文作品來看,出身農家的她對農村生活的體悟與認知遠遠超出了同齡人的感受能力。關于農村她曾有過這樣的表達——農村與我有著別樣的情感,盡管貧瘠與苦難一度使生長在黃土地里的百姓舉步維艱,我又不得不承認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散發(fā)出人間溫暖和與自然和諧的氣氛。散文《土房子及其他》為讀者展現了一幅幅真實細膩的農村生活圖畫,其出色的語言組織能力和敏銳的生活洞察能力在作品中得以充分體現。“我們身上的塵土來自于莊廓以外的田地、小路,還有燒柴、麥捆和一天也離不開的農具上”,這樣的表達貌似平常實則不凡——都說莊稼人身上的土多,大多數人所知也僅限于此,事實上莊稼人身上的土的構成非常復雜:農田之土、道路飛塵、燒柴灰塵、麥捆衣草、農具攜塵等等,沒有真正的農村生活經歷是寫不出如此鮮活生動的文字的。

這樣的生活體驗同樣反映在如下語段:“都說莊廓是養(yǎng)人的,其實是人在養(yǎng)著莊廓”“莊廓院里幾乎沒有樹,家里的老人認為院子里興土是不吉利的”“芍藥牡丹在沒有人照料的時間里開得比人在院子里時還要繁盛,好像花取悅的從來都不是人,是日復一日無法回得去的土房子”“莊廓院在不住人的時間里以驚人的速度老化,椽子間存在的不再是灰塵,是一些密密麻麻的蟲眼,它們用不同的姿態(tài)表示著土房子被丟棄之后的面目”……像這樣極具生活質感和生存智慧,同時又閃耀著詞語與修辭迷人光芒的句子俯拾即是,這些因素構成其散文樸實而睿智的獨特韻味。

詩人郭建強先生在《小路》序言中說“劉永霞的描述里有一種冰涼的幽默感和喜感”,譬如在《學?!菲轮?,她這樣描述農村孩子及其學習成績:“在放假的日子里孩子們像風一樣回到自己的家里,偶爾的某一天也會陪父母拾掇一下地里的莊稼。莊稼從來不會等農人的時間,學習也不會等懶惰的孩子,有時候孩子的成績與鎮(zhèn)上的孩子相比,也會有一些出入?!闭\如斯言,冰涼的幽默實質上是一種無力和無奈的表達,然而無奈中又有積極的掙扎。這樣的文字讀來令人心酸,同時也讓人更加清醒,這也是劉永霞試圖在散文作品中所要表達的核心主題——貧窮、疾病、苦難和生老病死。不得不說,很多大學生還沉浸在無病呻吟的清淺文字中時,劉永霞已經將散文的筆觸探向了廣闊的社會生活,這是一種創(chuàng)作的自覺,也是一定意義上文學的擔當。

同樣書寫故鄉(xiāng)主題的作品還有張立堃的《故里》,這篇散文將敘述的視角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通過回憶逐漸描摹出孩童心中那個與親人相關聯的故鄉(xiāng):“那里有許多關于生和死的故事,那里有一本記錄一群幼稚小孩從成長到衰老的語文書,那里有一所早已變成停車場和集市的小學,那里,是我這一生開始的地方?!惫裆摹兑煌胨釡穭t把對故鄉(xiāng)的思戀集中在一種熟悉的味道上,作者將一碗酸湯背后承載的區(qū)域民俗和地方文化引述開來,“我也因為想到曾經的鄰居,而對鄉(xiāng)愁,對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有了不一樣的體驗和感悟,也因此讓我更加了解了回族這個樸實而勤勞的民族以及穆斯林文化”。諸如此類的描述,讓讀者在品讀化隆地區(qū)飲食習俗的同時,喚起了內心深處極為相似的鄉(xiāng)愁情緒。

周雪的《冬天》以北方的落雪入題,敘述記憶中的江南冬天,筆觸細膩靈動,“在冬天的夜晚里,睡上一覺,可能醒來就會有驚喜。在無人知曉的夜里,暖鋒推著冷鋒慢慢向北,路過的地方,牛毛般的細雨,綿綿地凈濕了青瓦房、地面,或者,你昨天忘記收的衣服?!边@樣的語言頗具“語絲體”的味道。郭赪昊的《一種成長》則用強烈的告白方式,表達著成長歷程中的種種苦悶,這種告白不是簡單的傾訴,而是經過了對比分析后的澄明,“總不能受點傷就喊疼,碰到點難題就說自己邁不過去,父母不能陪你走完這一生,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多杰扎西的《昨夜星辰昨夜風》實際上也是在講述個人的成長故事,作品將“少年出門遠行”與“大人們復雜的內心”結合起來,表達出一個少年新奇、孤獨而又無奈的心理結構,讀來令人疼惜:“然我活在小孩世界里,但我渴望快快長大,像他們一樣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墒呛髞砦议L大了,卻發(fā)現很多事情都是太多的身不由己。兒時的世界只屬于你,長大后的世界卻不只是你?!?/p>

相對而言,李楠佳措的《向死而生》明顯跳出了青春思維中的煩惱情緒,作品通過對“死”的考辯論證,進而得出生命與死亡的內在關聯,或者生命的終極意義——那就是向死而生。那么,人們如何靠近這一生命的奧義呢?作者借用《擺渡人》中的話語做了這樣的解釋: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人命運的擺渡人?其實唯有自度才有可能力及其余。只有活著才能做到向死而生。作為一名年輕的寫作者,李楠佳措避開了這個年齡段該有的青春姿態(tài),去嘗試一種蘊含了哲思的難度寫作,這樣的創(chuàng)作路徑值得肯定。

當我評述完每一位校園作家詩人的作品后,將探尋的目光再次落到開篇的那個話題時,內心深處的欣喜之感油然而生——青海“90后”乃至更年輕的寫作者,他們的背影并不單薄,盡管在創(chuàng)作方面還存有一些缺憾,但他們正在以文學的方式成長,并用文字發(fā)出了各自的聲音,其人其文值得我們關注、鼓勵和期待。

猜你喜歡
青海詩人校園
新銳詩人
椰城(2022年8期)2022-08-05 06:16:16
大美青海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青海行七首(錄二)
岷峨詩稿(2017年4期)2017-04-20 06:26:36
校園的早晨
琴童(2017年3期)2017-04-05 14:49:04
春滿校園
青海 管放相宜 漸入佳境
青?!瓣J關”
開心校園
万全县| 大姚县| 台东市| 应城市| 东明县| 海门市| 应用必备| 德惠市| 西昌市| 张家口市| 岑巩县| 丰县| 万宁市| 崇文区| 百色市| 孝感市| 北流市| 广安市| 贵港市| 理塘县| 临洮县| 林西县| 宁城县| 黄山市| 阜阳市| 花莲市| 康马县| 离岛区| 军事| 通化县| 巴林右旗| 清水县| 获嘉县| 萍乡市| 海兴县| 阳江市| 民和| 瑞昌市| 宣汉县| 天水市|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