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航
當你在路上不小心踩中一塊晃動的地磚,被濺起的泥水污了褲腳,你或許會心生一陣懊惱,感嘆這“晃動的地磚”給自己造成了莫大的困擾。而事實上,“晃動的地磚”還絕不僅僅只你踩中的這一個,因為其實每一塊漏出了縫隙的地磚都是一塊“晃動的地磚”,就像公共安全中的一個個細小漏洞,如果無人修復,這“地磚之晃”最終都會變成“地磚之患”,污了行人的褲腳,更污了社會的褲腳。
舉些例子。在福建南平實驗小學門口殘殺13名小學生的鄭某、在湯山投毒案中造成395人中毒的陳某、劫持大客車在大街上橫沖直撞致10人死亡的張某??這些鋌而走險的肇事者就好比馬路上“晃動的地磚”,皆因遭遇了生活的“搖擺”而露出了心底的“裂縫”,這個“裂縫”在得不到親人、朋友以及社會應有的關注后越來越大,負面情緒越積越深,最終畸變成“社會之患”。他們也就成為威脅社會公共安全的“洪水猛獸”,一旦被人再度觸發(fā),就會瞬間引爆,傷及無辜,危害巨大??蓱z的受害者們,跟肇事者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卻還是免不了被損傷被殘害的命運。
“地磚之患”的根源在于“觀念之晃”。依舊拿上述案例來說,其心底的“裂縫”或許我們無從避免,但卻可以修復。而我們恰恰欠缺這種觀念,一在公民個人的欠缺,二在有關部門的欠缺,三在社會整體的欠缺,于是乎放任“地磚之晃”滋生泛濫,最終發(fā)展成“地磚之患”,對整個社會的公共安全產生巨大危害。試想,倘若在這些肇事者的心理癥狀爆發(fā)之初,有親人、朋友、鄰居等對其加以關注和疏導;或者相關部門積極作為,找準病因對癥下藥,把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至少不至于讓他們情緒崩盤,導致萬劫不復??
余秋雨談中國文化的弊病時一針見血:疏于公共空間和法制觀念!
其實,那些“晃動的地磚”,位置已經低無可低,只要我們多一份責任,多一點必要的關注,它們就可能被修復,就能各自安守本分,就能堅守在崗位上,安安穩(wěn)穩(wěn)地作出應有的貢獻——千萬莫讓“地磚之晃”成為“地磚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