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存友 張麗君 張麗靜
關鍵詞:古詩詞;云平臺;混合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8454(2019)18-0080-03
一、問題的提出
1.中小學古詩詞教學現狀
古詩詞是中國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古代開始,詩人用詩詞抒發(fā)自己欣喜、悲傷、想念佳人、思鄉(xiāng)、憂國憂民的情感,或把自己的滿腔抱負寫于詩詞中。古代詩詞節(jié)奏分明、情感飽滿,流傳至今,依舊朗朗上口[1]?,F代社會,絕大多數家長從嬰幼兒起就開始教孩子背誦古詩詞,但僅限于對詩句的重復。在步入小學階段后,古詩詞作為正式的教學內容在語文教材中出現,筆者通過對家鄉(xiāng)10所中小學的古詩詞教學現狀進行調查分析,發(fā)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學校教育改革觀念落后,教學模式陳舊老套
在被調查的10所中小學學校中,農村學校領導與教師的觀念因循守舊,語文課堂教學中僅限于將書本知識通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傳授給學生,對于抽象的古詩詞教學,這種方法顯然無法讓學生體會詩詞意境之美,更談不上讓學生陶冶情操,激發(fā)學生對古詩詞學習的興趣。
(2)教師把背誦詩詞作為首要教學任務,忽略詩詞內涵
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古詩詞是專家綜合考慮課程標準、學習者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進行選擇編排的,新課標強調要加強優(yōu)秀詩文的誦讀,在誦讀的同時體會詩人描繪的意境,但在被調查的學校中,大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機械式地背誦詩文,忽略了帶領學生體會詩歌的內涵之美[2]。長期以來,這種教學方式表面上教會了學生背誦默寫古詩,但實際上只是死記硬背,學生對詩詞內涵根本不理解,導致這種記憶也只能停留在短時記憶,且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無法實現變通。
(3)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中小學學習中,語文科目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邏輯性不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不能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不能與其產生共鳴,難免會出現無聊乏味的情緒,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更是如此。
2.新時代下中小學古詩詞教學的改進策略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蓬勃發(fā)展,各高校將信息技術和各門學科進行整合教學,收獲了很好的成效。《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校園寬帶網絡、班級優(yōu)質資源和學生網絡學習空間的搭建。學校以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勢在必行,在云計算和混合式學習盛行的今天,各學校紛紛利用云計算服務進行混合式學習。在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的中小學古詩詞教學資源更加豐富,給學生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感悟詩詞情感,讓學生有機會進行角色體驗,融入古詩詞的情境中[3]。
二、云平臺簡介
1.問導網教育云平臺
“問導網”是為順應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要求打造的一款推動山西省中小學教育數字化普及的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包括教學大師、影視課堂、名校試卷、虛擬實驗、問導資訊、教研直播和問導資源7個功能模塊,其中“教學大師”模塊涵蓋了語文、數學、物理、化學、英語、科學等14門學科的海量資源?!熬W絡閱卷”模塊與中高考接軌,節(jié)省了師生的時間和精力,且具有精確高效的特點?!熬W絡教研”模塊提供教研、備課、教學一體化服務。本次教學實踐主要使用問導網提供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服務,為教師備課選擇教學資源節(jié)省時間,在授課時可以向學生展示更全面更精美的教學內容,以此提高備課、授課效率。
2.學樂云平臺
“學樂云”平臺是由杭州博世數據網絡有限公司研發(fā)的一款集教學、家校交流和教育管理為一體的產品。它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為用戶提供精準高效服務。平臺有教師端和學生端兩個入口,登錄教師端入口,有教學、學情、作業(yè)、資源中心、空間、提分中心、考試7個功能模塊,學生端有課前預習、互動課堂、在線考試和課后作業(yè)等模塊。教師可以通過平臺的云盤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通過云教學同步練習提高教學效率;學生可以通過手機App完成教師布置的電子作業(yè),共享自己的學習資源,建立興趣相投的學習圈;家長可以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獲得孩子的學習報告,建立良好的家?;?學??梢詫崿F可視化教學管理,用教育大數據提高教學效率;教育局可以及時了解各個學校的教學情況,獲得本區(qū)域教育方面的大數據,以此來優(yōu)化教與學活動。該平臺支持所有智能終端接入,降低了用戶的接入成本,使得本次教學實踐有更強的可行性。
三、混合式學習概述
在21世紀,混合式學習隨著網絡的發(fā)展,以學習理論的形式出現在教育技術界,國內外學者對混合式學習有不同的界定。在國外,混合式學習被定義為是“一種將面授教學與基于技術媒介的教學相互結合而構成的學習環(huán)境”[4],后來進一步擴展為是“技術、場所、教學方法的多方面融合,而不僅僅是教學組織形式的結合”[5]。在國內,何克抗教授認為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E-learning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6]。黎加厚教授把“Blended Learning”翻譯為“融合性學習”,他認為“融合性學習”是指對所有的教學要素進行優(yōu)化選擇和組織,以達到教學目標[7]。李克東教授將混合式學習定義為“遠程在線學習和面對面學習兩種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8],他強調的是在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下,根據學生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
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混合式學習體現在教師課前利用云平臺進行備課,課堂實施過程中,利用云平臺的服務進行教學活動的展開,通過平臺演示備課時準備好的教學資源并利用平臺功能實現與學生良好的互動。
四、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在《春曉》中的教育教學實踐
1.教學模式
根據學生的特征分析和古詩詞教學目標,選擇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教師利用云平臺呈現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互動等誘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分組完成教師課堂布置的小游戲、小任務等,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樂。
2.教學環(huán)境
采用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進行教學時,需要配備有電子白板的多媒體環(huán)境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
3.教學案例
(1)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fā)
本次教學實踐是采用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方式向學生講解孟浩然的《春曉》一詩。在進行教材內容、學習者特征、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分析后,教師進行備課。首先準備圖片素材,圖片比單一的文字呈現或者教師陳述更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在問導網教育云平臺“小學教學大師”模塊下載需要的教學資源,具體包括生字卡片、PPT課件和情景課文等,其中生字卡片是以動畫格式素材呈現的,每個生字從拼音、部首、結構、字義和組詞五個方面進行教學;PPT課件是選擇符合小學生認知的精美課件,讓學生可以對古詩產生學習興趣;情景課文是以視頻素材的形式讓學生感受情景交融的景象,同時在這種意境下有感情地朗讀古詩;最后將準備好的教學資源分類整理保存到本地文件夾,并將準備好的教學資源利用支持混合式學習開展的學樂云平臺進行備課。
(2)課堂實施過程
依據教學大綱和教學目標,設計基于學樂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的教學流程,下面結合古詩《春曉》的學習從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拓展應用、評價反饋等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課堂實施。
導入新課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學樂云平臺的AI-class授課界面展示圖片、動畫、音頻、視頻等素材,并通過“隨機點名”功能讓學生回答相關問題,由此引入新課。通過圖文聲像畫等素材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師通過展示“春”的圖片,并隨機點名學生回答“你們喜歡美麗的春天嗎?你怎樣把自己喜歡春天的心情表達出來呢?”以此引入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
講授新課環(huán)節(jié),首先,教師通過AI-class資源帶領學生認識并學習生字,學生初讀古詩,整體感知古詩情境;其次,教師通過制作的PPT課件逐詞逐句講解詩句,引導學生疏理古詩脈絡,對古詩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能夠體會詩人當時的心情,在了解古詩大意后再次朗讀并背誦古詩;然后,教師播放古詩背景伴樂,讓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背誦,在音樂的感染下,使其感受情境交融的景象,更進一步融入古詩中,加深對古詩的記憶;最后,點名學生背誦古詩并復述詩句大意。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通過適當提問實現與學生互動,并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古詩大意時,教師提問“通讀古詩,說說古詩中提到哪幾種景物?”學生先找到古詩塑造的景物,對古詩形成初步的認識。再如,教師提問“之前學習過的有關春的文章有哪些?”通過新舊知識銜接讓學生對古詩產生親近感,更容易融入課堂。整個授課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學樂云平臺“錄微課”功能將教學過程錄制成微視頻,教師將微課共享至班級圈供學生課后鞏固學習,使學生可以對存在疑惑的問題進行再次學習。
鞏固練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學樂云平臺“作業(yè)”模塊布置針對性練習,學生在學生端進行作答并及時提交作業(yè),教師通過大數據了解學生作答情況。
拓展應用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知識應用,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并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比如,教師布置作業(yè)讓學生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春曉”圖,加深對春的認識,并將每個學生的畫通過學樂云平臺“隨堂反饋”功能展示供全班學生欣賞,將作品共享到班級圈,家長通過家校平臺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又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角色扮演,對所學古詩通過游戲的形式呈現,更有助于學生體會其中情境。
評價反饋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學樂云平臺大數據呈現的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將拓展應用環(huán)節(jié)學生多種形式的應用效果通過平臺進行共享,教師設置相應的評價維度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同伴互評。通過多種評價形式,激勵學生形成更加完善深刻的認識。
五、結束語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準備更加精美、吸引學生注意的教學素材,設計更加豐富的教學形式,學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興趣,做小動作的現象明顯減少,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積極主動回答,在拓展應用階段,學生更加渴望表現自己,爭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針對教師和同學提出的建議認真修改完善以求更好。在課后,學生會主動和教師、家長、同學交流學習內容。教師布置學習任務和課外作業(yè)后,大部分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提交作業(yè),而且通過學樂云平臺大數據顯示的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發(fā)現大部分學生有明顯進步,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全面。通過教師和學生在課堂觀察和課后作業(yè)完成情況兩個方面的表現,說明此次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對中小學古詩詞采用基于云平臺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時,教師可以準備更多優(yōu)質豐富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活動,平臺中的隨機點名和隨堂反饋功能讓學生有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保持更持久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將自己的作品通過平臺向全班同學展示,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實施過程中多種形式的拓展應用,讓學生有機會進行小組合作,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
參考文獻:
[1]王先榮.中小學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閱讀與寫作,2004(9):44.
[2]高宇.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新校園(中旬刊),2016(10):59.
[3]金妍.讓古詩詞的魅力之光在心靈閃耀——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1):128.
[4]Graham CR.Blended learning systems:definition,currenttrends,and future directions[C] //Bonk CJ,Graham CR.Handbook Blended Learning:Global Perspectives,Local Designs[M].San Francisco,CA:Pfeiffer Publishing,2005:3-21.
[5]Elizabeth Stacey,Philippa Gerbic.Success factors for blended learning [EB/OL].http://www.ascilite.org.au/conferences/melbourne08/procs/stacey.Pdf.
[6]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 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04(4):21-31.
[7]黎加厚.關于“Blended Learning”的定義和翻譯[J].電化教育研究,2003(10).
[8]李克東,趙建華.混合學習的原理與應用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04(7):1-6.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