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梅
我從小出生于福建南安,不過我是在福建閩西的連城縣成大的,我記憶中的連城,風景很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還很少有高樓,也很少有車子,青山綠水和質樸的小城文化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每次想起這座童年居住的小城,就好像有延綿不絕、充滿韻律的微風,把那香甜的記憶,吹到我心中的河灣里。當時我父親劉再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而我母親陳菲亞在福建的連城一中做中學教師,他們一直無法調動到一起,那時夫妻兩地分居的現(xiàn)象很普遍。在連城,奶奶跟我和媽媽一起住,她們把我照顧得很好,培養(yǎng)我愛讀書的習慣。我從小就是連城縣的小明星,媽媽的同事新華阿姨,教我和我童年的小伙伴郭榕榕彈琴唱歌,我和榕榕四五歲就在縣城的大劇院登臺演出,還去龍巖巡回演出,為當時縣城只有八大樣板戲的匱乏的文化生活增加了一點色彩。記得每年暑假,我跟媽媽都會一起坐汽車和火車去北京看爸爸,坐完令人眩暈的盤山汽車,還要換好幾趟火車才能到北京,我印象中,每次旅程都要五天五夜才能到達北京。平時在家里,我奶奶、媽媽基本上都講閩南話,所以我從小就會聽、會講閩南話,我媽媽也常常帶我回她的老家福建南安詩山,去看我的外公外婆,讓我體驗鄉(xiāng)下的生活。
我十歲那年,媽媽調動到了北京,在中國科學出版社做編輯,一家終于在北京團聚。在北京我上東總布小學和北京二中,然后考上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文學專業(yè)。大學畢業(yè)后,就出國留學,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跟葛浩文教授讀碩士,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跟王德威教授讀博士,后來就在馬里蘭大學教了十七年,2012年才轉到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書。雖然我從南漂到北,又從東漂到西,現(xiàn)在又漂回香港,可是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度,我心目中的家鄉(xiāng),一直都是福建。我奶奶、爸爸、媽媽總是鄉(xiāng)音未改,他們講的閩南話,常常喚起我對家鄉(xiāng)的渴望,小時候住過的像魯迅的“百草園”一樣的院子,院子旁的井水,南方四季常有的綠色植物,會偶爾從逝去的時間長流中突然蘇醒過來,接納著我尋尋覓覓的眼光。今年吳子林先生跟我聯(lián)系,要把我這本書編入閩籍學者叢書,我馬上欣然答應,因為我的祖籍就是福建,這種回家鄉(xiāng)的感覺真好。
這本集子所收錄的文章,展示的也是我在學術道路上的一個“回家”的路徑,不過我所說的“回家”,不是回歸地理意義上的故鄉(xiāng),而是回歸文學的本身。1990年我北大畢業(yè),剛到美國開始讀碩士,那時的學界正在時興后結構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和后殖民主義等西方理論。最開始,我還有一種新鮮感,拼命跟著老師和同學們在課上研讀深奧的西方文學理論,言必稱“希臘”,張口閉口拉康、???、德里達,因為這些理論我在八十年代的北大從來沒有聽說過,所以希望它們能夠拓展我的思維、開闊我的視野。不過,我后來發(fā)現(xiàn),無論是選修英美文學的課,還是選修中國文學的課,課上普遍重視的都是同樣的一套西方理論話語,而我最渴望閱讀的中外文學作品,反而被放到次要的地位。好在哥倫比亞大學還有夏志清老師和王德威老師,他們一直堅持讓我們細讀中國古典文學和現(xiàn)代文學作品,不然我離文學就更遠了。到了我博士畢業(yè)后,在馬里蘭大學教書、開始著書立說之時,我運用西方文學理論來分析中國文學作品,總覺得有一種很“隔”的感覺,而學界的同行們,由于過于崇拜西方理論,紛紛征引同樣的話語和概念,越來越缺乏創(chuàng)意,有雷同和重復的趨勢,并且許多學者為了證明西方文學理論的“神圣”和具有普遍性真理,甚至不惜削足適履,細讀中國文學作品或電影作品的時候,只要套上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就算完事大吉。對于這種現(xiàn)象,我一直抱著質疑和批判的態(tài)度。我在十幾年前寫過一篇題為“集體‘遺忘癥的故事”,針對的就是這一怪現(xiàn)象:
重讀《百年孤獨》,特別是重讀小說中這些關于遺忘癥的描寫,我差一點叫出聲來,因為我突然發(fā)現(xiàn)我自己和我的同一專業(yè)的朋友同事們也發(fā)生了一個集體遺忘癥,就是忘了自己的角色——文學研究者、文學評論者及文學課教師。大約有二十年時間,不知道什么原因,這一病癥在我們的圈子里傳染、蔓延,從西方到東方,一個接一個,都發(fā)生角色錯位,愈來愈遠離自己的角色。前不久,我在《重新?lián)肀膶W的幸?!返亩涛闹幸腰c破此事,說我們這些文學專業(yè)者,個個都著迷地講著政治話語、文化話語,滿口都是世界版圖、話語霸權、后殖民主義等大概念。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文章中和種種學術討論會上,也一律都是大概念,無形中,政治話語竟統(tǒng)治了我們的文學領域,我們這些文學人突然變成了女權主義、解構主義、后殖民主義……各種主義的載體,并在美其名曰“跨學科研究”的名義下,去研究自然科學、政治經濟學、人類學、傳媒學、視覺藝術等等;寫書、寫文章,選題都是如此。不知不覺中,我們全忘了自己的本色,忘記我們原本是研究文學的。于是,讀的文學作品越來越少,文章越來越空,有論無史,有道無味。在大風氣中發(fā)展至今,我自己的角色也發(fā)生了混亂,幾乎也要在自己的案頭墻上貼上“文學研究者”的標簽,才會想起當年進入北大中文系課堂的那個原初的角色,那個讀《詩經》、讀《楚辭》、讀唐詩、讀宋詞、讀莎士比亞、讀托爾斯泰的角色,倘若沒有那個標簽,我可能整天在???、德里達、利歐塔、薩依德等理論圈子中轉來轉去,東奔西突。我并不是完全否定這些人的價值,但整天沉迷其中,畢竟遠離文學了。
讀《百年孤獨》,從遺忘病中驚醒,返回文學,讓自己的角色重新歸位,就變成人生的課題了。記住這一點,就意味著必須讀一部部小說,一部部詩集,一部部文學研究著作,也意味著我將有一個新的艱苦的跋涉的旅程。這絕對不像商品社會中品牌翻新那樣有趣,那樣立竿見影地取得市場價值,也不像追逐新的理論思潮那樣時髦,那么先鋒。這樣,等待著我的恐怕只有孤獨與寂寥了。
現(xiàn)在回去編選自己的文章,我很慶幸自己還記得“回家”的路,畢竟文學一直都是隱藏在我心底的精神故鄉(xiāng),而且這一故鄉(xiāng)古老悠久,包羅萬象,豐富多彩,永遠跟本源──原始神話的精神緊緊相連,就像波蘭作家布魯諾·舒爾茨所說的:“任何一首詩均是一次書寫神話的行動,致力于創(chuàng)造有關這個世界的神話。將世界建構為神話的過程仍未終結?!蔽膶W本身不僅用神話為生活增添夢幻的色彩,而且為在生活中迷失的人們提供一個不斷重塑神話的場地,讓我們在探尋生命本源的過程中,為每一次語言或形式的創(chuàng)新而欣喜若狂。生活中如果沒有伊甸園,文學就給了我們再造一個伊甸園的機會。我現(xiàn)在回頭審視自己曾經寫過的文章,就如同看到自己在努力地尋找一條回歸文學的道路,這條路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是反學界中的風氣和潮流的,不過我自己卻越走越感到明亮,而且心中充滿了樂趣,因為它是順應我內心的需求的。奧地利作家羅伯特·穆齊爾在他的小說《沒有個性的人》中,有一句話我一直難以忘懷,主人公烏爾里希回憶起:“人們認為家鄉(xiāng)有一種使思索生根并有堅實基礎的神秘能力,他懷著一個漫游人的情感在家鄉(xiāng)住了下來?!弊鳛橐粋€漫游者,回歸文學這一永恒故鄉(xiāng)的目的,是為了回歸自我,為了再次體驗靈魂的震顫,感受有大鵬的翅膀可以飛翔的自由。
我出版過兩本英文著作,在此,我挑選了幾個章節(jié)。當寫我的第一本英文著作《革命加戀愛: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女性身體與主題重復》之時,我雖然還是搬用了許多西方的女性主義理論,不過已經有更加重視研究方法的意識了,所以在“重寫文學史”的框架下,我以“革命加戀愛”的公式化的寫作為案例,試圖探索現(xiàn)代人的內在分裂——個人的情愛與集體主義——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糾纏不清的表現(xiàn)。我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文學史的研究者,而對“情愛”的定義,也只是屬于個人情感范疇的男女之間的愛情,并不包括世情、親情等更廣泛的“情”,當時我在漢學界,也屬于比較早就重視對女性身體和女性情感研究的學者之一。寫到《莊子與中國現(xiàn)代文學》,我的思路就更加開闊了,我想勾勒一條中國現(xiàn)當代知識分子對待莊子的不同態(tài)度的線索,因為這條線索其實代表了“個人主義”在中國文學和文化中起起伏伏的路徑和歷史,也代表了中國知識分子在大時代的壓力下所展現(xiàn)的形態(tài)各異的精神旅程。當然選擇莊子作為研究課題,也是因為我自己被莊子的哲學思想和文學精神所深深吸引。
從美國馬里蘭大學轉到香港科技大學工作后,我的寫作興趣轉移到了文學批評,尤其是小說評論。其實做一位文學評論家,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不僅要有敏銳的文學直覺,而且要閱讀大量的古今中外文學作品,既要鑒別出哪些是上乘的文學作品,也要能夠闡釋出文學作品內含的深層意義。蘇珊·桑塔格在《反對闡釋》一文中,對現(xiàn)代風格的闡釋充滿質疑:“傳統(tǒng)風格的闡釋是固執(zhí)的,但也充滿敬意;它在字面意義上建立起另外一層意義?,F(xiàn)代風格的闡釋卻是在挖掘,而一旦挖掘,就是在破壞;它在文本‘后面挖掘,以發(fā)現(xiàn)作為真實文本的潛文本……”蘇珊·桑塔格的這篇文章寫于1964年,可是后來她所批評的這種現(xiàn)代闡釋學越演越烈,到了二十一世紀,現(xiàn)代闡釋學對文學作品的獨立性完全失去敬意,只是隨意切割,把文學作品拿來證明某一個理論體系的普遍性真理,或者只重視挖掘文本的政治性,成了對真正藝術的一種侵犯和掠奪,發(fā)展到最后,文學創(chuàng)作界和文學批評界甚至可以達到互不相干,自說自話,各有各的話語體系。我對中國當代文學和西方現(xiàn)當代小說的閱讀,就試圖逃避這種現(xiàn)象,而努力找尋一條回歸文學本身的路。這種找尋“回家”路途的辦法,無非就是把自己當作一個弗吉尼亞·伍爾芙所說的“普通讀者”,不被偏見和教條所腐化,一邊閱讀一邊感悟,讓閱讀文學和文學批評也變成文學自身的一部分。
我要感謝我的父親劉再復,因為他總是告誡我要做“文學中人”,而不是“文壇中人”,他讓我明白,我對文學的思索,不需要迎合學界的風氣,也不需要迎合文壇的時尚,只要追求“文學自性”就可以了。我也要感謝吳子林先生,沒有他的熱情邀約,就沒有這本《尋找文學的“靈山”》。我還要謝謝我的博士生喬敏,幫我做好了一個簡明的學術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