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慧
【摘 要】 目的:對早期宮頸病變應用高危型HPV DNA檢測與TCT診斷的效果進行探討。方法:選取76例早期宮頸病變患者,將其隨機分組,觀察組38例患者實施高危型HPV DNA檢測+TCT診斷,對照組38例患者實施單純TCT診斷。對兩種不同診斷方法的應用效果展開比較。結果:觀察組的診斷符合率89.47%、靈敏度92.07%、特異度93.17%、約登指數(shù)72.39%、陽性預測值90.32%、陰性預測值88.72%,對照組的診斷符合率76.32%、靈敏度74.15%、特異度72.06%、約登指數(shù)60.12%、陽性預測值68.91%、陰性預測值71.48%,數(shù)據(jù)比較,觀察組的各項數(shù)據(jù)均比較高,(P<0.05)。結論:臨床對宮頸病變進行診斷時,建議實施高危型HPV DNA檢測與TCT聯(lián)合方案。
【關鍵詞】 高危型HPV;DNA檢測;宮頸病變;TCT
【中圖分類號】R7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67-02
近年來,宮頸病變的發(fā)病率呈年輕化的發(fā)展趨勢,一旦診治不及時,導致病變持續(xù)加重,極有可能引發(fā)癌變[1]。據(jù)統(tǒng)計95-100%患者因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發(fā)宮頸癌。所以,及早診斷宮頸病變對預防宮頸癌發(fā)生有關鍵性作用。實驗選取76例早期宮頸病變患者,現(xiàn)將診斷方案及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收治的早期宮頸病變患者共76例,將其隨機分組,觀察組38例患者實施高危型HPV DNA檢測+TCT診斷,患者最小年齡21歲,最大年齡68歲,平均(45.07±0.39)歲,對照組38例患者實施單純TCT診斷,患者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69歲,平均(45.04±0.43)歲,所有患者入院前1周未使用陰道疾病治療藥物,其臨床資料可比,組間差異不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TCT診斷,取標本放置于Thinprep細胞保存液容器中,處理制片儀器:美國賽迪公司生產(chǎn)的Thinprep2000,同時采用巴氏染色。最終的診斷結果應用TBS分級,其中細胞學陽性:ASC-US及以上級別。
觀察組:高危型HPV DNA檢測+TCT診斷,取樣本,采用美國Digene公司生產(chǎn)的高危型HPV DNA試劑盒、DMI2000TM基因雜交擴增儀分析檢測,其中應用第二代雜交捕獲法對標本的多種HPV高危亞型進行檢測,高危亞型具體包括:HPV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HPV51、HPV52、HPV58、HPV59、HPV68。陽性結果判斷標準:HC2以HPV DNA超過1.0RLU/CO。具體結果以WHO制定的《乳腺及女性生殖器官腫瘤病理學和遺傳學》診斷標準進行判定。陽性:病理組織學為SCC或CIN。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診斷符合率、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進行觀察,詳細統(tǒng)計相關數(shù)據(jù)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專用軟件(SPSS20.0)對實驗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信息進行分析,計量資料描述過程中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X2檢驗,依次分別用±標準差和%表示,統(tǒng)計學意義判斷標準:P<0.05。
2 結果
詳細見下表1:有表可知,觀察組的診斷符合率、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與對照組相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球形DNA病毒,能夠對人體皮膚黏膜造成鱗狀上皮增殖[2]。近年來,性病中尖銳濕疣的發(fā)病率不斷提升,而人乳頭瘤病毒發(fā)生后的臨床表現(xiàn)有尖銳濕疣、尋常疣等,一旦出現(xiàn)病毒感染,極易引發(fā)宮頸癌、肛門癌等嚴重病灶發(fā)生[3]。研究發(fā)現(xiàn):人乳頭瘤病毒感染與性生活頻繁、年齡等有一定的關系,及早發(fā)現(xiàn)對預防宮頸癌發(fā)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TCT檢查,能夠反應患者宮頸細胞的形態(tài),且該種檢查方式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廉等優(yōu)勢,是臨床診斷篩查宮頸癌的常用手段[4]。但由于檢查過程中對宮頸細胞的取樣不規(guī)范,甚至存在制片等問題,大大降低了疾病診斷率[5]。而高危型HPV檢測方法,是利用HC2法,對宮頸細胞進行檢測,通過判斷13種高危亞型并對其進行定量定性分析,顯著提升了疾病診斷率,對早期防治宮頸癌有巨大的幫助作用。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診斷符合率、靈敏度、特異度、約登指數(shù)、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應用TCT與高危型HPV DNA檢測,對宮頸病變的判斷有顯著的價值。
綜上,臨床對宮頸病變進行診斷時,建議實施高危型HPV DNA檢測與TCT聯(lián)合方案。
參考文獻
[1] 黃艷,王歡歡,程龍海.高危HPV基因分型PCR檢測在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04):740-743.
[2] 姜昭敏,張艷明,趙靜.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DNA聯(lián)合新柏液基細胞學檢測初篩宮頸癌的價值[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8,25(11):1336-1338.
[3] 董婕,陳瑛瑛,王凱怡.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癌基因-E6/E7 mRNA檢測的臨床價值[J].中華婦幼臨床醫(yī)學雜志(電子版),2018,14(05):527-534.
[4] 劉歡,蔣花香.高危HPV檢測聯(lián)合宮頸細胞液基檢測對宮頸上皮瘤變及宮頸Ca早期診斷意義[J].現(xiàn)代醫(yī)院,2018,18(07):1061-1064.
[5] 潘敏,鄧再興,桂啟芳.液基細胞學聯(lián)合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DNA檢測在早期宮頸癌及癌前病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7,27(15):2208-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