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有飛 鄭艷波 馬瑞寧 蔣小珍
[摘 要]【目的】本研究探索活魚無水運輸方法,旨在降低活魚運輸死亡率,促進生鮮活魚電商模式銷售和水產(chǎn)行業(yè)的發(fā)展?!痉椒ā勘狙芯坎捎皿w重約為1kg的活鯪魚、活鯉魚,通過繩索保定或?qū)S冒b袋保定,使其不能掙扎活動,各組離水魚均用密封袋包裝并充氧,再分別置于5℃、15℃、25℃條件下,另設(shè)一個不保定的常溫對照組;觀察記錄各組魚在不同溫度存活時間長短?!窘Y(jié)果】用“弓魚法”,鯪魚15℃時?;顣r間最長,平均值為13h,顯著高于其它組。用“弓魚法”,鯉魚在5℃和15℃時數(shù)值分別為32.9h和36.9h,顯著高于其它組。在三個溫度條件下,專用包裝袋保定進行無水運輸?shù)谋;顣r間均超過“弓魚法”無水運輸?shù)谋;顣r間,尤其是在15℃,專用包袋法?;顣r間顯著超過“弓魚”法?!窘Y(jié)論】在無水運輸過程中,用“弓魚法”保定或?qū)S冒b袋保定均延長活魚運輸時間,采用本試驗自制專用包裝袋?;顣r間更長。鯪魚無水?;钸\輸?shù)膬?yōu)選溫度范圍在15℃左右,鯉魚的優(yōu)選溫度范圍為5℃~15℃。
[關(guān)鍵詞]離水;?;顣r間;保定
[中圖分類號]S981.16 [文獻標識碼]A
【研究的意義】目前常用的活魚運輸方法包括有水運輸法和無水運輸法(吳際萍等,2008)。活魚無水?;钸\輸則是一種綠色、高效、安全、環(huán)保和無污染的新型活體物流技術(shù)(聶小寶等,2014)。延長活魚無水運輸?;顣r間,降低活魚運輸死亡率,促進生鮮活魚電商模式銷售和水產(chǎn)行業(yè)的發(fā)展?!厩叭搜芯窟M展】活魚無水?;钸\輸技術(shù),該技術(shù)主要原理是模擬魚類的休眠狀態(tài),通過一系列的降溫措施,使溫度緩慢地降至活魚的生態(tài)冰溫而誘導其休眠,然后對魚體無水包裝后置于特定的低溫環(huán)境下進行運輸,待到達目的地即可采用梯度升溫的方法“喚醒”休眠狀態(tài)的活魚(呂飛等,2012;張欽江等,2005)。該技術(shù)有關(guān)鍵性缺陷,如技術(shù)裝備條件要求高、降溫時間長等。因而,活魚無水運輸技術(shù)至今為止尚未獲得廣泛的應用。也有學者采用麻醉技術(shù)進行無水?;罴夹g(shù)研究,但是由于成本高、操作繁瑣,仍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周翠平等,2014;陳守義等,1992)。朱德沐(2001)曾在文中報道,我國福建省建甌市至今傳承著一種處理塘魚?;钸\輸?shù)莫毺貪h族技藝,即經(jīng)過“弓魚法”處理的活魚,不僅在冬季能夠?;?~5天,夏季能夠?;?~2天,還可以除去魚體的泥腥味,現(xiàn)已被聯(lián)合國列入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霍振華等,2018)?!颈狙芯壳腥它c 】本研究參考民間“弓魚法”技術(shù)結(jié)合自制專用包裝袋,對活魚進行無水包裝試驗,在其它試驗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觀察不同溫度下鯉魚和鯪魚的離水?;顣r間?!緮M解決的關(guān)鍵問題 】旨在選擇出一個合適的條件讓鯉魚和鯪魚在無水運輸中達到更長的?;?。
1 試驗材料
1.1 試驗用魚
鯪魚(Cirrhinus molitorella)為20尾,體重約1kg;鯉魚(Cyprinus carpio)為45尾,體重約1kg。
1.2 氧氣
使用醫(yī)用氧氣罐,氧氣經(jīng)過高壓壓縮后成液態(tài)的氧,醫(yī)用氧含氧量是 99.6%。
1.3 扎繩
規(guī)格短繩0.5cm×25cm ,長繩0.8cm×35cm ,采用防火等級為94V-2的UL認可尼龍66料制成,具有耐酸、耐蝕、承受力強、絕緣性良好、不易老化等特點。使用簡單,直接穿孔一拉即可,避免對魚造成太大傷害。
1.4 聚乙烯膜
有透明度高、透(氧)氣率低、防靜電防潮性能、抽真空效果佳、抗拉強度與耐穿刺強度高、易熱封、密封性好。
1.5 暫養(yǎng)箱
規(guī)格為 80cm×60cm×40cm 的玻璃水槽 。
2 試驗方法
2.1 包裝方法
2.1.1 “弓魚法”保定
快速把魚撈起,右手捂嘴,左手捉尾鰭,固定于托盤,用長扎繩帶從魚的左側(cè)沿著魚的鰓蓋穿過,再用短扎繩帶扣緊魚的排泄孔后方,兩繩交叉固定,呈“弓形狀”。然后將魚放入氧氣袋,注入水約50mL,充氧密封。
2.1.2 專用包裝袋保定
專用包裝袋的研制:本研究自制一種專用包裝袋(已獲得專利證書),其材質(zhì)為聚乙烯膜。第一層袋為裝魚袋,尺寸為50cm×16cm ,三邊封,袋子頭部開有四個呼吸孔,孔徑0.3cm,袋子尾部預留待封邊;第二層袋子為氣囊,尺寸為34cm×16cm ,帶氣嘴,四邊封;第三層為氧氣袋。
保定方法:快速把活魚撈起,右手捂嘴,左手捉尾鰭,將魚從裝魚袋尾部裝入袋內(nèi),同時給氣囊充入適量空氣,氣囊鼓起的擠壓作用使活魚固定而不能掙扎。然后再將固定好的魚放入氧氣袋,注入水約50mL,充氧密封。
2.2 實驗分組與實驗條件
本次實驗采用體重約為1kg的鮮活無傷鯪魚20尾、鮮活鯉魚45尾,分為13個組,每組5尾,以不同包裝方法將5尾活魚包裝好分別裝于5個包裝袋并充氧,試驗組為5℃、15℃、25℃。不保定的常溫組為對照組。
2.3 觀察方法
外觀癥狀觀察法:對照組每半個小時觀察一次。試驗組每隔1小時觀察一次。觀察時用手輕輕托起尼龍袋,看魚的鰓蓋是否有呼吸動作,鰓蓋后緣是否外卷,再輕微搖晃包裝袋觀察魚體呼吸頻率,觀察魚體表是否干燥。
剖檢癥狀觀察法:首先進行招氣入鼻,是否有嚴重異味;其次用手托起死魚進行外部觀察,查看是否有外傷或其他異樣;然后對死魚進行手術(shù)剖檢,詳細觀察死魚的內(nèi)部器官的病理變化。如:有出血、淤血腫塊、器官發(fā)黑樣變等;根據(jù)剖檢觀察結(jié)果進行異常死亡判斷。
2.4 結(jié)果判定方法
活魚保存結(jié)果以魚存活時間確定。魚的死亡判斷標準為:鰓停止呼吸動作,鰓蓋后緣外翻且卷起,魚體干燥,鰓絲呈灰白色,魚體僵硬;將魚放入水中無生命跡象,解剖魚體,心臟停止跳動。
3 結(jié)果與分析
由表1可知,用“弓魚法”,鯪魚在15℃時?;顣r間最長,平均值為13h,顯著高于其它組。初步推斷,用“弓魚法”無水運輸鯪魚時,應優(yōu)選溫度在15℃左右。
由表2可知,用“弓魚法”,鯉魚在5℃和15℃時?;顣r間均超過24h,數(shù)值分別為30.5h和24.9h,保活時間顯著高于其它兩組。由表3可知,用專用包裝袋,鯉魚在5℃和15℃時?;顣r間均超過30h,數(shù)值分別為32.9h和36.9h,保活時間顯著高于其它兩組。初步推斷,無論用“弓魚法”或?qū)S冒b袋無水運輸鯉魚時,優(yōu)選溫度范圍為5℃~15℃。
由表4可知, 在三個溫度條件下,專用包袋保定進行無水運輸?shù)谋;顣r間均超過 “弓魚法” 無水運輸?shù)谋;顣r間,尤其是在15℃,專用包袋法?;顣r間顯著超過“弓魚”法。由此可知,本實驗自制的專用包裝袋在無水運輸中優(yōu)于“弓魚法”無水運輸。
4 結(jié)論
在無水運輸過程中,用“弓魚法”保定或?qū)S冒b袋保定均延長活魚運輸時間,采用本試驗自制專用包裝?;顣r間更長。鯪魚的無水保活運輸優(yōu)選溫度范圍在15℃左右,鯉魚的優(yōu)選溫度范圍為5℃~15℃。
[參考文獻]
[1] 陳松波,范兆廷,陳偉興.溫度對鯉魚窒息點的影響[J].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7(06).
[2] 霍振華,張曉林,李葳帥,劉賢德.傳統(tǒng)“弓魚”技術(shù)對延長大黃魚存活時間的探討[J].漁業(yè)研究,2018(05).
[3] 劉長琳,陳四清,何力,莊志猛,宋宗誠.MS-222對半滑舌鰨成魚的麻醉效果研究[J].中國水產(chǎn)科學,2008(01).
[4] 呂飛,陳靈君,丁玉庭.魚類?;罴斑\輸方法的研究進展[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