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安琪
【摘 要】福克納是20世紀頗負盛名的美國作家。本文以其短篇小說為例,以圣經(jīng)原型這一嶄新的視角,探究福克納如何借用或再現(xiàn)圣經(jīng)原型來塑造意象。水和火在圣經(jīng)中具有多重意義,以短篇小說《老人》與《燒馬棚》為例,水和火如同圣經(jīng)中大洪水和死亡之火一般摧毀了人類的邪惡,??思{還賦予水和火洗滌心靈的力量,反映了他對救贖南方衰落文明的渴望。
【關(guān)鍵詞】??思{短篇小說;原型批評;神話模式;圣經(jīng)原型
中圖分類號:I1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6-0197-03
威廉·福克納(1897-1962)是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美國作家。因其“對美國現(xiàn)代小說之強而有力與高度藝術(shù)性的貢獻”榮膺1949年諾貝爾文學獎。??思{居住在密西西比州,位于素有“圣經(jīng)地帶”之稱的美國南部。該地區(qū)在殖民時期曾是圣公會的根據(jù)地,后經(jīng)18世紀一系列宗教復興運動的洗禮,基督教浸會派逐漸成為主流。美國宗教鑒定協(xié)會2013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密西西比州的浸會派教徒占比達到75%,宗教在密西西比州的影響力可見一斑。祖父在??思{小時候便會要求他先背誦一段《圣經(jīng)》節(jié)選再吃午餐[1]。
在宗教文化的熏陶下,不難看出福克納的很多作品里都反映了基督教思想和教義。內(nèi)華達大學博士Jessie Coffee曾做過統(tǒng)計,福克納直接或間接引用《圣經(jīng)》中的典故達到379次之多,其中《新約》的四福音書占比約三分之一[2]。這些來自圣經(jīng)的人物或意象使得他筆下的人物更加鮮活,故事情節(jié)更具內(nèi)涵。他把基督教教義當作一種“對比的原則、批判的標準和對人性進行探索的參照系”[3]。不得不說,從圣經(jīng)原型的角度對??思{作品進行深度挖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一、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
國內(nèi)??思{作品的譯介和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早期研究大多集中于對《喧嘩與騷動》和《獻給艾米麗的玫瑰》的人物形象和意識流手法的探討。1990年后,隨著福克納更多作品的翻譯出版,國內(nèi)學者如陶潔(1994)①、肖明翰(1997)②更多聚焦于種族和婦女問題。傅景川(1991)③則是將??思{的作品與美國南方的社會歷史聯(lián)系在一起。近20年的??思{研究穩(wěn)步發(fā)展,研究視角“擴展到敘事學、闡釋學、心理分析、后殖民主義、原型批評、美國黑人批評、女性主義、生態(tài)主義、比較文學、語言學等各個方面”[4]。不過,??思{的短篇小說研究70%以上集中在《獻給艾米麗的玫瑰》和《熊》這兩部作品上[5]。??思{一生創(chuàng)作了129篇短篇小說,截止到2018年12月,有中文譯本的只有四十余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研究的空缺。
在??思{作品的原型研究中,國內(nèi)學者更加關(guān)注小說,如《喧嘩與騷動》《押沙龍!押沙龍!》等作品中的圣經(jīng)原型,對短篇小說的原型研究卻相對有限。關(guān)于??思{為何頻繁引用圣經(jīng)原型,陳海暉(2003)將其概括為“一是20世紀初神話在現(xiàn)代文學的復蘇,二是內(nèi)戰(zhàn)前后美國南方特殊的文化及社會背景,三是??思{的懷舊情緒?!盵6]朱振武(2003)則在探究??思{作品中的神話范式時,得出??思{用神話“詮釋傳統(tǒng)、審視現(xiàn)實、打造英雄”這樣的結(jié)論[7]。
??思{研究在國外起步于20世紀30年代。在1949年??思{獲得諾貝爾獎后,福學研究掀起熱潮,大多集中于意識流、多角度敘事等寫作手法的探討。1970年后,西方文學批評理論層出不窮,“運用神話原型、解構(gòu)主義、女權(quán)主義、新歷史主義、新馬克思主義、后殖民主義等批評方法進行的研究大量涌現(xiàn)”[8],研究視角不斷增加。就原型批評這一研究主題而言,國外研究集中與希臘神話和圣經(jīng)中的人物原型。Tischler(1969)在研究小說中的黑人形象時發(fā)現(xiàn)《八月之光》中的喬是耶穌的替罪羊原型④。Williams(1977)認為??思{筆下的一些女性形象能找到希臘神話原型與之對應,比如《掠奪者》中的科麗的原型是谷種女神科爾,《喧嘩與騷動》中的凱蒂的原型是眾神之母蓋婭⑤。進入21世紀后,國外的福學研究則是進入了平緩期,數(shù)量上呈下降趨勢[8]。
總體而言,國內(nèi)的??思{研究要滯后于國外,對短篇小說的解讀也有待深入。就神話原型研究而言,國內(nèi)外研究都集中在其長篇小說上,短篇小說的原型研究仍有大量空白亟待填補。
二、原型批評理論
“原型”一詞源于希臘語,神話原型批評源于20世紀初英國的古典學界崛起的儀式學派,從古老的儀式、巫術(shù)和神話入手闡釋文學現(xiàn)象[9]。20世紀20年代初,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出了集體無意識和原型理論。基于前人的研究,加拿大學者弗萊于1957年在《批評的剖析》一書中提出了原型批評理論,標志著神話原型批評理論的確立。
弗萊將原型定義為反復出現(xiàn)的意象。他認為文學起源于神話,是神話的置換變形。神話中蘊含著后代文學發(fā)展的一切形式與主題。同處于某一特定文化中的人們能夠?qū)υ彤a(chǎn)生共鳴。例如,大多數(shù)人能夠認同白色代表貞潔,皇冠象征力量,十字架使人聯(lián)想到耶穌的死亡和復活。許多作家運用人物或意向的原型引導讀者自然地將某個意象與某種含義聯(lián)系起來,而??思{正是其中之一。
弗萊提出了三種原型意象: 神諭意象、魔怪意象和類比意象。神諭意象代表充滿希望的天堂,“展現(xiàn)人類欲望中上升和超越的意象”;魔怪意象則代表地獄或煉獄,“展現(xiàn)人類欲望中所鄙棄和懼怕的意象”[10]。弗萊認為,圣經(jīng)中的每個神諭意象都與魔怪意象相對應。水和火這兩種意象也不例外。神諭世界中的水與生命緊密相連,意味著凈化與新生;而到了魔怪世界,水亦能覆舟,爆發(fā)出毀滅性的力量?;鹪谏裰I世界里代表光明和神圣,“最高位的六翼熾天使便環(huán)繞在火焰和光芒之中”[10];在魔怪世界里,火則變成了懲罰人類的天火,多與所多瑪和蛾摩拉兩座城市遭受的焚毀之火聯(lián)系在一起。
??思{短篇小說中的意象不難找到其圣經(jīng)原型。水和火的多重含義分別在《老人》和《燒馬棚》中得以體現(xiàn)。??思{通過引用圣經(jīng)中的意象,暗示讀者情節(jié)的發(fā)展以及小說的主旨。
三、水的原型——以《老人》為例
《圣經(jīng)》中水的內(nèi)涵是多元的。舊約的第一卷《創(chuàng)世紀》中寫道,神創(chuàng)造萬物時大地一片混沌,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說明水在創(chuàng)造天地時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出生在基督教家庭的嬰兒要接受洗禮,這種傳統(tǒng)的儀式表示赦免入教者的原罪和本罪,并賦予其恩寵和印記。
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同時,水也是無情殘酷的——洪水。該隱弒弟拉開了人類互相殘殺的序幕,人間陷入無休止的爭斗之中。在《創(chuàng)世紀》的第六章至第八章,耶和華制造了大洪水以懲罰人類的邪惡。他與諾亞立約,命其建造方舟,攜帶飛禽走獸進入方舟。大雨持續(xù)了四十天,直至所有的生命痕跡都被抹去。災難最終消退,罪惡被徹底清洗。
《老人》講述了一個高個子罪犯在洪水中營救孕婦的故事。1927年密西西比州大雨不斷,河水水位上漲至30英尺,洪流不斷累積,爆發(fā)了洪水。持續(xù)了六周之久的洪水淹沒了許多動植物,沖走了樹木和建筑物,摧毀了河岸、農(nóng)田、村莊和城鎮(zhèn)。在??思{的筆下,洪水就是水的魔怪意象。面對洶涌的洪流,膽小的人類四散而逃。然而,主人公高個子罪犯卻臨危受命,在茫茫洪水中劃著小舟拯救無家可歸的人們。他一直不放棄生的希望,用堅強的意志對抗自然的威力。結(jié)局卻是自愿返回監(jiān)獄,令人唏噓。但這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方式的重生呢?高個子犯人在洪水中得到洗禮,獲得了心靈上的自由。
密西西比州的大洪水可以在《創(chuàng)世紀》中找到原型。洪水就像上帝的意志,凈化人類的罪惡;洪水使得生物滅絕,又使他們重生。高個子罪犯的小船和諾亞方舟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人類被毀滅的時候,只有正直善良的諾亞和家人活了下來,高個子罪犯身上同樣具備這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與時代背景聯(lián)系起來,不難想到當時的美國享樂主義盛行,經(jīng)濟繁榮的代價則是道德的淪喪。撈取不義之財?shù)娜耸バ叛?,如同沒有方向的小舟,只得隨波逐流;而堅持本心的人才能戰(zhàn)勝困難,帶著希望重新開始。
四、火的原型——《以燒馬棚》為例
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盜取火種,開啟了文明。火在圣經(jīng)里有溫暖、神圣和光明的意味。新約的《約翰福音》記錄了一種特殊的洗禮方式:耶穌在上天堂之前,把圣靈賜予他的追隨者。當他再次回到人間,就用火給信徒施洗,只有擁有圣靈的人們可以通過考驗。這里的火象征凈化,也是虔誠的標尺。
《創(chuàng)世記》中也提到了毀滅之火。所多瑪和蛾摩拉這兩座城市的人們淫亂不堪,耶和華為了懲戒他們,降下硫磺與火,傾覆了整座城市,所有生物焚燒成灰?;鹗巧系蹖θ祟悏櫬涞膽土P。
在《燒馬棚》中,火這一意象出現(xiàn)了三次。白人阿伯納處于底層階級,他野蠻暴躁,獨斷專橫。因為被鄰居誤會是小偷還鬧上法庭,他便點燃了鄰居的谷倉,這場火是泄憤之火。而后在搬家的途中,阿伯納為了取暖在夜晚架起篝火,“火堆不大,甚至有些小家子氣”⑥。這樣的火顯示出阿伯納作為一家之主,能力卻不足以支撐一個家庭,是蒼白之火。阿伯納帶著兒子沙托里斯向新雇主表達感謝時,他們的鞋子無意中弄臟了雇主得斯潘少校別墅門口的純白地毯。黑人奴隸對阿伯納頤指氣使,命令他將地毯上的污漬擦洗干凈。階級壓迫令阿伯納怒火中燒,計劃實施第三次縱火,我們可以稱之為正義之火。泄憤之火是一時沖動,蒼白之火是無可奈何,正義之火則是奮起反擊。
美國南部地區(qū)秀美多姿,實則腐朽衰敗。南北戰(zhàn)爭以前,白人貴族養(yǎng)尊處優(yōu),黑人奴隸喪失人權(quán),處處受到剝削和壓迫。南北戰(zhàn)爭以后,舊南方分崩離析,貴族階層日趨沒落;同時,北方的工業(yè)化進程不斷向南方推進。階級的沒落、經(jīng)濟的繁榮帶來的卻是道德的淪喪。南方在奴隸制的殘余和工業(yè)化的進程中苦苦掙扎,在不可調(diào)和中尋求岌岌可危的平衡。上帝用火懲惡,而阿伯納縱火,雖然沖動,卻也是對社會不公的無聲反抗。既然階級矛盾無法調(diào)和,就用火去焚毀一切。從另一種角度來看,又何嘗不是對罪惡的懲罰和清洗。
五、結(jié)語
本文將弗萊的神話原型批評理論應用于??思{的短篇小說的情節(jié)分析。從基督教文化這一視角,??思{作品中的意象可以得到更清晰、更深刻的解讀。
文學作品是神話的置換變形。水和火具有神諭意象和魔怪意象的雙重含義。水既能創(chuàng)造萬物,凈化原罪,又能懲戒邪惡,涅槃重生?;鹣笳魃袷ズ凸饷鳎嗄茉炀蛢A覆之勢。本文從圣經(jīng)原型的角度解讀了《老人》中的水和《燒馬棚》中的水火兩種意象。水是懲罰罪惡的工具,只有正直善良的人才能戰(zhàn)勝災難?;鹗菍共还奈淦?,只有焚毀罪惡才能重獲新生。
??思{說,情節(jié)的精心設計決定著故事的藝術(shù)效果[1]。他引用圣經(jīng)中的意象編織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情節(jié),引起讀者共鳴,深化作品主旨。福克納筆下的水和火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凈化人們的心靈。南方傳統(tǒng)文明走向衰落之時,??思{的作品是對南方文明的救贖,喚醒人們要守住道德底線,因為善良終將戰(zhàn)勝邪惡。
注釋:
①陶潔.《喧嘩與騷動》新探[J].外國文學評論,1994,(4):32-39.
②肖明翰.威廉·??思{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7.
③傅景川.論??思{創(chuàng)作的文化取向[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1,(03):73-79.
④Tischler, Nancy M. Black Masks: Negro Characters in Modern Southern Fiction. Pennsylvania: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69.
⑤Williams, David. Faulkner's Women: The Myth and the Muse.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77.
⑥.福克納.??思{短篇小說集[M].李文俊譯.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5.
參考文獻:
[1]潘小松.??思{—美國南方文學巨匠[M].長春:長春出版社,1995,117.
[2] Coffee, Jessie McGuire. Faulkners Un-Christlike Christians: Biblical Alluions in the Novels[M]. Michigan: UMI Research Press, 1983,183.
[3]馮宇.??思{小說中的圣經(jīng)原型對人性的探索[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6,(05):61-64.
[4]藍仁哲.第三屆??思{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在四川外語學院召開[J].當代外國文學,2004,(3):169.
[5]朱振武,楊瑞紅.??思{短篇小說在中國[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0,(05):109-122.
[6]陳海暉.福克納小說的圣經(jīng)原型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3.
[7]朱振武.論??思{小說創(chuàng)作的神話范式[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04):9-14.
[8]袁秀萍.國內(nèi)外福克納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16,(12):22-27.
[9]葉舒憲.神話——原型批評[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10]白東旭.諾思洛普·弗萊神話批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