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佳
一陣秋風緊跟著另一陣秋風,秋漸漸地走向深處。
田野并不荒涼,反倒熱鬧了。山崖邊,田埂上,河渠邊,野菊花開得沒邊沒沿的。野菊花不大,卻擠擠挨挨地熱烈相擁,這邊成片,那邊成群,不華貴,卻占據(jù)了半壁江山。
秋收季節(jié),鄉(xiāng)親們在地里忙活著,野菊在地梗邊共享著豐收的喜悅。黃色的,白色的,粉色的,淺紫色的,不招搖,綻放得淡定從容。開得多了,鄉(xiāng)親們習以為常,并不停下秋收的腳步。只有那些女孩子們悠閑著,看著一叢又一叢的野菊花,心里癢癢的,摘下幾朵戴在頭上,野菊花搖身一變,成為女孩子頭發(fā)上的點綴,有了不一樣的風采,花兒美,人也俏。
一提到菊花,就會想起陶淵明的詩“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在籬笆旁品性升華到極致,從默默無聞到流芳百世,陶淵明的“人淡如菊”功不可沒。寥寥數(shù)語,不起眼的菊花大放異彩。
菊花成名,陶淵明有名。淡淡之中,就連籬笆也生香。菊花歷經千年的淘洗,風姿不改當年,韻味沾染著書香,舞盡秋的風光。從籬笆墻內外,到荒山野嶺,再到庭院深深,菊花是秋的一扇門面。
同事喜菊,折了一段枝條,插在花盆里,沒想到一入秋就開了一大朵黃菊花。枝頭上還有幾朵花蕾羞澀著,遲遲不見動靜,仿佛是要把風光都留給已開放的黃花,不忍搶了風頭。自從開了黃菊花以后,花盆的位置也變了,從墻角移到桌子上,大家共同品評。沒想到從不會蒔花弄草的她,竟也能培養(yǎng)成這么美麗的黃花。
只見那黃菊花的花瓣卷曲著,攢成一團,像一張笑臉,瓣瓣都瞇縫著眼,令人忍俊不禁。養(yǎng)在花盆里的菊花就尊貴了些,人們從心底多了一分憐愛之情,不惹風霜,只管嫵媚,一朵黃菊花吸引了眾人的眼球,一花,一桌,一室,蓬蓽增輝。只單單的一朵就令秋的韻味綿長起來。秋的落葉,秋的蕭索,被掃蕩一空,只記得秋的美。
山上的野菊就隨意一些,農閑時候,有心人會采野菊花曬干做枕頭,據(jù)說山菊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淡淡的菊香夜夜相伴,菊香里融理了濃濃的愛,一采一曬一枕,菊花化作關切,于無形中滋養(yǎng)著人的身心。外表純樸的野菊花到此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其藥用價值顯出磅礴的氣勢,這是它最為驕人的品格。就像農民樸實不驚艷,腳步遍布山野,一年又一年勞作在土地上,流下的是汗水,收獲的是供養(yǎng)每個人的身體的食糧。他們從不喧嘩,只是默默耕耘,深秋那些金黃的收獲是他們樸素的精神寫照,默默無聞中又何嘗沒有滲透著奉獻的精髓?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黃?;☉湫|籬族,猶向陶翁覓寵光?!笔菍σ熬彰撍灼沸械馁澷p,也是對普通勞動者的贊揚。
我也喜歡菊花,庭菊有庭菊的媚和嬌,野菊有野菊的雅和傲,雅俗共賞是菊的天性。菊如此,人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