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顧藍
多彩五月,粽葉飄香。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奶奶的綠豆糕和往年一樣如期而至。奶奶是極古樸守舊的小老太太,頭上插一根傳家的木頭簪子;綠豆糕也是極樸素的綠豆糕,淡黃色的,小小的幾塊,細心地盛放在一個看上去有些年頭的瓷盤中——這一切放在過去是極能撩撥起人的胃口的。
但女孩很忙碌,也很煩躁。女孩的目光一直盯在電腦屏幕上——網(wǎng)課的主講老師滔滔不絕。奶奶覺得電腦好像要被孫女的目光點燃了。女孩的手邊放著一杯牛奶、一碗麥片——這是她的早餐。奶奶搖了搖頭,說:“大端午的,連粽子都不吃?,F(xiàn)在的孩子啊……”她小心地給孫女遞上綠豆糕。但女孩似乎不領情,她條件反射般地推開了綠豆糕,說:“這是你喜歡的,我不喜歡?!?/p>
奶奶欲言又止,她默默地把綠豆糕放下,走出房門,回頭輕輕掩上門。
女孩恰好看過去,她看到了奶奶落寞的神色,眼睛里也沒有光芒。
女孩有點后悔,怎么能這樣?拒絕的方式有多種,但她似乎不能這樣對待年逾古稀的奶奶。她想過去抱抱奶奶,但奶奶已走到門外。
她又重新端詳起眼前那盤綠豆糕來,淡黃色的,小小的幾塊,似乎在召喚著她,她拿起一塊綠豆糕放入嘴中,沒有想到,味道甜而不膩,軟而不黏,還不錯啊,她的嘴角微微上揚。一轉頭,奶奶正在門縫里瞧她,此時的奶奶抿抿嘴,也笑了。
但奶奶和孫女之間的沖突還是真真切切地存在著。奶奶喜歡傳統(tǒng)的美食,孫女更喜歡肯德基與麥當勞;奶奶時常嘮叨讓她多吃點,她卻時常喊著要減肥;奶奶經(jīng)常在家聽京劇,而她更喜歡聽流行音樂……奶奶和孫女之間有“代溝”,她們的摩擦也是存在的,但今天,她想明白了,你的與我的,似乎并不矛盾,退一步靜思,再進一步實踐,可以品嘗到更美好的滋味。
文中的女孩就是我,在淡淡的綠豆糕香中,我看到了奶奶慈愛的面容,心中又是一陣愧疚與感動。
(江蘇南京市秦淮外國語學校)
點評
讀罷這篇作文,感受到一種直抵人心的力量。作文乍看似乎單寫親情,細嚼之后,又覺“別有洞天”,其中展示的是對“你的和我的”獨特的思考。作文的語言雋永,淡黃的綠豆糕,古板的小老太太,精靈的小女孩,寥寥數(shù)筆,形象全出,有場面有神態(tài),不簡單。更值得稱道的是,小作者寫出了女孩情感變化的過程,最后點出女孩便是“我”,運筆自如,水到渠成,卒章顯志,讓人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