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洪舉
據6月11日紅星新聞報道,今年3月9日,河北香河縣4歲女童邱某獨自橫穿車水馬龍的103國道時,一輛汽車疾馳而來,開“摩的”的老人侯振林見狀,疾步跑去抱起女童。隨后,二人被一輛廂式重型貨車撞倒。老人不幸去世,女童顱腦損傷但無生命危險。1個月后,香河縣政府授予侯振林“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但香河縣交警大隊認定貨車司機、女童監(jiān)護人、侯振林三人各負同等責任。侯振林家屬對此難以接受。
因見義勇為犧牲,被認定為交通違法,家屬的困惑可以理解。但嚴格地從法律層面講,并不能說交警部門的事故認定不當。尤其是,即便認定行為人構成交通違章,也并不能由此否定該行為系見義勇為的正當基礎。從這方面來講,妥善處理此事件的關鍵在于,如何褒揚見義勇為者并彌補其損失,讓其家屬不再流血流淚又傷心。
毋庸置疑,老人救助橫穿馬路女童的行為屬于見義勇為,即公民在法定職責、法定義務之外,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的行為。犧牲老人或家屬理當享受相關榮譽稱號或優(yōu)待政策,當?shù)卣呀浭谟杵洹耙娏x勇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并頒發(fā)獎金。
但另一方面,同一行為構成見義勇為的同時構成交通違法并不突兀,即二者是并列關系,而非排斥關系。侯振林老人在未仔細觀察的前提下快速穿越公路,的確屬于有礙交通安全的違章行為,會增加事故發(fā)生概率。具體到該事件中,其急速橫穿馬路也是遭遇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
那么,當?shù)亟痪块T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規(guī)定,認定其對事故的發(fā)生負有一定責任并無不妥。相反,如果否定其在事故中的責任,則可能增加貨車駕駛員的責任,甚至導致貨車駕駛員承擔刑事責任,對該貨車駕駛員未必公平。
關鍵是,恰恰是侯振林老人急速橫穿馬路抱起女童的交通違規(guī),才是其挽救女童,構成見義勇為的前提。試想,在貨車即將駛來,女童處于高度危險境地的危機情況下,仔細觀察確保安全后方去救人,危險可能早已發(fā)生。
認定見義勇為者構成交通違章,對事故發(fā)生負一定責任,并不表明其應按此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賠償他人損失或者自行承擔個人損失。一般來說,見義勇為往往屬于正當防衛(wèi)或者緊急避險,且是豁免相關責任的依據和阻卻違法的事由。如根據《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guī)定》,有證據證明救助危難或者緊急避險造成的交通違法信息,經核實后應予消除。
縱觀此事件始末,侯振林老人的行為更符合緊急避險的特征。根據《民法總則》,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由此可見,即便見義勇為者承擔了事故責任,其也無需對他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相反,其所受損失應由引起險情發(fā)生的人賠償,由受益人補償。
(選自光明網)
【素材解讀】
當?shù)赜嘘P部門理當及時采取得力措施,積極褒揚見義勇為者并撫慰其親屬,彌補其相應損失。這樣,才能讓其家屬不至于在失去親人的同時又蒙受經濟損失,進而讓更多的見義勇為者感受到政策的溫暖和社會的善意,構建積極向上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