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芳 鹿寨縣城南實驗小學 廣西柳州 545600
前言:受新型教育教學理念影響,小學心理咨詢工作備受重視。但因制度、理念等影響,小學心理咨詢體系、模式等仍過于單一、傳統(tǒng),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強。小學班主任、相關從業(yè)者等要從心理健康教育層面尋求新的突破,以期建立完整、靈活的小學心理咨詢體系。
概念界定:小學心理咨詢體系的依托原理為發(fā)展性輔導,心理輔導教師以多元輔導方式,為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家長、教師等提供心理指導。這項服務除了具備障礙性干預特征之外,也是一種潛能開發(fā)、危機防御,使個體健康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對個人成長非常有幫助。服務對象:該體系除了為存在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服務之外,也服務于心理健康但希望更好自我發(fā)展的學生。既要滿足團體學生共同訴求,還要對個體學生要求加以兼顧。目標:依據小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引導其進行自我探討?;蛘邽樾W生提供幫助,使之克服各類心理困難和障礙,學會自我調試。同時,鼓勵小學生認識、接納、欣賞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備較強的人際交往及適應能力,對人生有明確定位,關注自身潛能開發(fā),促進個體全面發(fā)展及成長。內容:小學心理咨詢體系中,以發(fā)展性問題為主,涵蓋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及人際交往、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乃至性格、情緒管理等。簡言之,涉及學習、人際交往、情緒三個方面。
其一,心理輔導課。通常,心理教師會依據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靈活運用各類心理學原理、技術等,對各類輔導內容進行設計和安排,引導小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會解決各類心理問題,保持身心健康發(fā)展。或者,依據班主任、任課教師的反饋,對各班心理輔導課內容進行單獨調整。其二,主題活動。依據社會要求、個體學生特點,借助知識講座、心理劇、故事宣講等形式,對小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向他們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其三,個別輔導和咨詢。在小學心理咨詢中,個別輔導非常特殊,結合個體學生問題,為其提供針對性服務,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使小學生能夠正確處理自身行為及問題,培養(yǎng)人際交往能力。其四,團體輔導。在學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團體輔導作為主要形式,非常關鍵。其服務對象是擁有共同煩惱、困擾的小學生,課題統(tǒng)一。舉例而言,后進生團體輔導、人際交往訓練等?;蛘?,依據各班級反饋,從社會熱點切入,開展團體輔導。其五,社團活動。社團活動具備自主性特征,社團成員由心理輔導教師和小學生構成,時間、地點、輔導教師固定。心理咨詢內容豐富,方法多元,評估效果好。社團內的心理輔導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yè)技能之外,還以寓教于樂的方式,致力于小學生心理健康服務。
之所以要構建小學心理咨詢體系,目的是服務于小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引導小學生科學應對生活、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壓力,學會自我調節(jié),適應外部社會、環(huán)境等,始終保持積極樂觀的學習、生活狀態(tài)。未來,小學心理咨詢體系構建應立足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完善心理咨詢輔導體系。嚴格落實小學心理咨詢工作,為全校學生提供同等咨詢服務,滿足其認知、社會性、人格、職業(yè)等多方面發(fā)展需求。該背景下,還要依據實際教學情況,把心理咨詢服務融入德育、教學等,使之相互滲透,共同影響。結合這項工作要求,強調發(fā)展性咨詢的作用,注重預防和成長。其次,一些小學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由德育教師或班主任兼任,缺乏專業(yè)性。針對這種情況,要不斷提高學校心理咨詢服務質量,使廣大師生需求得到滿足,確保小學心理咨詢工作更具職業(yè)化、規(guī)范化特征。除此之外,還要增加該板塊經費投入,發(fā)揮資金優(yōu)勢,構建良好的心理咨詢環(huán)境,使軟硬件設施更加完整。加強資格證書管理,使小學心理咨詢體系更加完整、規(guī)范,強調職業(yè)性[2]。第三,區(qū)分心理咨詢與德育。小學德育囊括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等相關內容。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則是引導小學生認識自我,學會自我調控,具備較強的抗挫折能力和環(huán)境適應能力,幫助小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之具備良好的心理品質。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咨詢非常關鍵,切忌流于形式,安排專職教師負責該項工作,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環(huán)境。
綜上所述,小學心理咨詢體系非常專業(yè),其構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無論小學心理健康咨詢教師,還是班主任,都要明確小學心理咨詢體系概念、服務對象、目標、內容等,結合小學心理咨詢體系現(xiàn)狀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多個方面,對其加以構建和完善,使該系統(tǒng)更加完整、專業(yè),將其與德育工作區(qū)分開來,為小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長及發(fā)展環(huán)境,使之積極投身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