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斌 謝 靜
1 湘南學院附屬醫(yī)院,湖南省郴州市 423000; 2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發(fā)于老年人,該疾病具有氣流受限持續(xù)存在的特征,呈進行性發(fā)展的狀態(tài)[1]。由于有害顆?;蛭镔|(zhì)侵入氣道和肺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會伴以慢性炎癥反應,且炎癥反應會不斷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同時也會帶來較高的死亡率,不但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更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2]。該疾病會影響患者的肺功能,預后困難。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過程中,藥物治療是現(xiàn)階段的首選,常用的治療藥物是支氣管擴張劑,包括抗膽堿能藥物、β受體激動劑等。其中,抗膽堿能藥物的新型選擇性藥品之一就是噻托溴銨,噻托溴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中應用較為廣泛[3]。近年來,有研究發(fā)現(xiàn),將噻托溴銨與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聯(lián)合使用,會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其療效優(yōu)于單一地使用其中某一種藥物。為了了解二者聯(lián)合使用的治療效果,筆者選取本院收治的162例穩(wěn)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間收治的162例穩(wěn)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照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81例。排除標準:(1)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支氣管哮喘疾病患者;(2)治療的近2周內(nèi),患者有過疾病的急性發(fā)作,且使用了抗生素藥物;(3)近1個月內(nèi),患者接受過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參照組男41例,女40例,年齡51~82歲,平均年齡(68.2±6.21)歲,病程8~29年,平均病程(15.3±4.4)年;研究組男38例,女43例,年齡53~85歲,平均年齡(70.4±5.1)歲,病程9~28年,平均病程(16.1±3.6)年。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給予參照組噻托溴銨治療。具體措施為:為患者提供止咳化痰、營養(yǎng)支持、平衡維持水電解質(zhì)等對癥治療,同時對患者施以噻托溴銨治療,1次/d,劑量為18μg。
1.2.2 給予研究組噻托溴銨聯(lián)合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治療。具體措施: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為研究組患者提供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劑治療,2次/d,劑量為沙美特羅50μg、丙酸氟替卡松500μg。兩組患者的療程均為3個月,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氣喘加重、痰黏稠等癥狀,則可以按照3次/d的頻次沙丁胺醇氣霧劑、10mg/次的氨茶堿片、30mg/次的鹽酸氨溴索片[4]。
1.3 觀察指標 使用檢測儀對患者的肺功能情況進行檢測,檢測指標包括FEV1、FVC、FEV1%,數(shù)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肺功能情況越好。
1.4 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的咳嗽、氣促等癥狀消失,痰液量明顯減少且十分稀薄,肺部無啰音;有效:患者的咳嗽、氣促等癥狀基本消失,痰液量有所減少且變得稀薄,肺部啰音明顯減少;無效:患者的咳嗽、氣促等癥狀未消失,痰液量很多且呈濃稠狀態(tài),肺部啰音明顯,甚至出現(xiàn)病情加重現(xiàn)象。總有效率=(總例數(shù)-無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情況比較 經(jīng)檢測,兩組患者FEV1、FVC、FEV1%等指標均有所提高,但研究組的肺功能情況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情況比較
2.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χ2=0.013,P=0.02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進行性氣流受限的系列癥狀,患病者的肺功能會嚴重受損。該疾病的主要癥狀是咳嗽、痰多且濃厚、胸悶氣短等。長期吸煙、在粉塵環(huán)境下工作、感冒、呼吸道疾病等因素都會引發(fā)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因而男性的患病率更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會為患者帶來較大的身體痛苦和精神壓力,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命質(zhì)量[5]。這種疾病是可以防控的,主要的防控方法是祛痰劑、激素類藥物,若患者的病情不斷惡化,則這種防控方式也難以對其進行有效抑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目標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預防并發(fā)癥、保護肺功能、降低死亡率。在目標的實現(xiàn)上,支氣管擴張劑的作用十分顯著,得到了廣泛認可。對患者施以支氣管擴張劑治療,能夠松弛患者的支氣管平滑肌,讓其擴張與緩解氣流受限。作為支氣管擴張劑的一種,噻托溴銨能夠與膽堿能受體強力結(jié)合,充分激發(fā)其阻滯作用[6]。這一治療藥物的治療效應長,可以減少患者黏液分泌,從而改善咳嗽咳痰的癥狀。而作為長效復合制劑的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也具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其中,沙美特羅通過對氣道平滑肌上的β2腎上腺素受體施以作用,可以發(fā)揮支氣管擴張作用;丙酸氟替卡松則可用于應對炎癥,丙酸氟替卡松能夠抑制炎癥細胞的活化,限制炎性因子的生成,局部抗感染活性較高,從而在多環(huán)節(jié)上緩解氣道炎癥,抗炎治療的效果較為顯著[7]。沙美特羅與丙酸氟替卡松同屬糖皮質(zhì)激素,與噻托溴銨聯(lián)合使用時,能夠?qū)崿F(xiàn)優(yōu)勢互補,治療效果更為理想。需要注意的是,治療過程中需對患者的心率加快等不良反應進行及時監(jiān)測。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顯著優(yōu)于參照組(P<0.05);參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9.01%,明顯低于研究組的92.59%(P<0.05)。
綜上所述,單一地使用噻托溴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治療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在使用噻托溴銨治療的同時加用沙美特羅/丙酸氟替卡松,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情況,療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