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情 鄭州大學 450001
所謂社會保障就是:“老年、遺屬、殘疾和健康保險(簡稱QASPHI),在美國通稱為社會保障。它是公辦社會保險中最重要的項目,是美國社會福利的基石”?!?】(p210)
發(fā)端于美國股市的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深刻影響了美國社會,引發(fā)了諸多的問題。新上任的羅斯??偨y改變了前任胡佛總統的自由放任政策,開啟了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實行“新政”,作為新政核心內容的《社會保障法》,于1935年8月14日經簽署生效。它是社會福利政策中影響最大、不斷完善并一直延續(xù)至今的法律文獻。羅斯福指出:“這項法律照顧了人的需要,同時又向合眾國提供了極其健全的經濟結構”。【2】(p86-87)
社會保障落后的需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美國經濟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完成了工業(yè)革命,實現了近代工業(yè)化。與此同時,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階段。“1894年美國工業(yè)總產值達94.98億美元,為同年英國工業(yè)總產值的2倍,超過了英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而居世界第一位”?!?】(p424)作為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期間發(fā)生了重大的變化,一戰(zhàn)使美國獲得了大量的財富,而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遭戰(zhàn)爭的洗禮已難以與美國相抗衡。如在黃金儲備上,美國“黃金儲備50億美元,而當時全世界黃金儲備只有90億美元”?!?】(p153)經濟的迅速發(fā)展也暴露了美國的社會問題,由于社會保障相對落后,與經濟的發(fā)展不相應,美國社會出現了一些嚴重的問題。相對于一些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美國在社會保障方面較為落后。
工業(yè)革命的沖擊。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美國發(fā)生了巨大的轉型,經濟出現了繁榮,但繁榮所帶來的物質利益的承擔者卻是為數有限的大資本家,許多工人未能享受繁榮所帶來的成果。由于技術的進步,企業(yè)的轉型,一些老年工人由于技術上的限制而面臨失業(yè),同時又很難找到新的工作,這造成了美國社會生活的動蕩。為了穩(wěn)定社會秩序,美國政府開始著手考慮社會保障問題。
人口年齡構成變化的推動。工業(yè)革命推動了技術的進步,美國的醫(yī)療衛(wèi)生條件得到改善,人均壽命得以增加,老年人增多。紐約州參議院保羅?道格拉斯宣稱:“危機使得大多數美國人相信,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無法維持老年人的生活,必須由社會提供保障。因為在危機期間,千百萬老年人被剝奪了工作,被迫退休,過早失去職業(yè)和家庭的基本生活來源。特別是當銀行倒閉時,他們多年積蓄的存款被一掃而空,以致瀕臨絕境”?!?】(p15)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使老年人在國家選舉中的作用與影響力得以加強,為了爭取老年人的支持,美國領導人也積極采取措施以完善社會保障,加快了社會保障法的出臺。
經濟危機的催化。1929-1933年爆發(fā)于美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引發(fā)了企業(yè)的倒閉、銀行的關門,使得很大一部分人失業(yè),生活艱難。據統計:“從1931年到1933年美國失業(yè)人口增加到了四千萬,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經濟危機也使得美國的國民總收入下降了43%,幾乎達到了一半”?!?】(p371)生活的窘迫進一步激化了階級矛盾,當時哈佛商學院的院長查爾斯?施瓦布就感嘆地說:“資本主義正經受考驗,西方文明前途如何,取決于這次考驗的結果”。為了緩和社會矛盾,減少貧困,積極構建社會保障制度已刻不容緩。
1935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社會保障法》,對沒有工作能力及沒有工作可能給以最低限度的救助金。作為羅斯?!靶抡敝猩鐣@叩闹匾獌热?,美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也逐漸確立起來,該法案共有10章。
對老年人的救助表現在:“年滿六十五歲的老人每月發(fā)放一定的救濟金;未滿六十五歲而去世的老人由保險局檢查情況屬實后,給予一定的撫恤金;對于年滿六十五歲但不符合救助條件的老年人,仍然給予一定條件的救助”。對失業(yè)者的救助:“各州紛紛建立了失業(yè)保障體制,以免失去管轄區(qū)內雇主們所付的全部保險費”。。還有對殘廢兒童和盲人的社會保障救濟。社會保障法“按照對等原則向各州提供國家援助以幫助不能維持生活的母親,也用于公共衛(wèi)生事業(yè)”。1935年《社會保障法》所進行的是一種雙軌防線:“繳納性的社會保險與公共援助,目的是在于防止生活失去保障”。
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出臺在美國社會發(fā)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為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羅斯福指出:“即使參議院和眾議院在這次艱難持久的會議期中只通過這一項法案,這一時期也會被看作是劃時代的”。
推動美國福利國家的建設進程。從美國歷史上的救助歷程來看,之前的救助一般都是一些有錢的階層或者一些團體自愿發(fā)起的,社會保障的規(guī)模和效果十分有限,而1935年美國《社會保障法》,使政府成為社會保障的直接載體。這對社會和經濟的正常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同時也促使美國邁上了福利國家的道路。
推動美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1935年《社會保障法》是美國福利主義的重要轉折點,在戰(zhàn)后乃至今日美國社會保障事業(yè)的發(fā)展都是以1935年《社會保障法》為前提條件,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和發(fā)展。伴隨著社會保障法的不斷修訂和完善,其受益范圍也不斷擴大。
穩(wěn)定社會秩序,避免美國走上法西斯道路。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頒布是治療美國社會“疾病”的良藥,它對于老年人、失業(yè)者、兒童、盲人的保障救助,極大地獲得了他們對于國家和社會的認可度,科學合理地降低了他們對于社會政治和國家的不滿與反抗,減少了對抗沖突?!艾F代工業(yè)社會與傳統農業(yè)不同,對大多數人來說,工資即意味著生存,從某種角度看,失業(yè)是對生存和生存質量的最大威脅,失業(yè)保險給社會和政治穩(wěn)定加上了重重的砝碼”。由此可見,美國政府所進行的較大規(guī)模的救助無疑有著重要意義。經濟危機的爆發(fā),引發(fā)了社會動蕩,不同的國家為了應對危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美國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頒布,一系列措施的推行挽救了民主政權,美國由此從經濟危機中走出來,經濟走上了正軌,維護了世界的和平。
加重了政府的財政負擔。社會福利政策起源于歐美國家,歷史悠久,美國社會保障法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具有盲目性和片面性。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頒布,使得聯邦政府每年需要進行大量的財政支出,從而減少了在其它方面的投入。聯邦政府推行的社會保障以國家為后盾,財務支出增加,社會承受的壓力加重。
家庭親疏關系淡化。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頒發(fā)公布,對于美國的社會保障的展開和進行有著重大意義。國家作為社會保障的強大支持者,其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十分明顯,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由于美國崇尚自由和獨立,在一些年輕人看來,國家建立了社會保障系統,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未成年人是國家的事,與自己的責任不是太大。
社會保障經費管理不當。美國的1935年《社會保障法》,使社會保障成為一種的制度,關鍵是做到有效合理、公正高效、科學節(jié)儉,使得在聯邦政府的領導下發(fā)揮國家財政的合理作用。但令人遺憾的是,社會保障并不是以營利為目的,它的實行以國家財政為重要支持,這使得國家公職人員在辦事過程中并不是十分盡力,辦事的效率與質量降低,辦事的好壞在他們看來也與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另外,美國社會保障經費也存在著被貪污的現象,貪污腐敗十分嚴重,這給實際上的工作執(zhí)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縱貫歷史的發(fā)展,可以認識到,社會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技術革命與社會化大生產的重要產物。它的形成有著其獨特的原因,它的發(fā)展與完善是衡量一個國家繁榮與興盛的重要參考物。1935年《社會保障法》的出臺是美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的開端。美國政府依據自身的國情并吸取有益的經驗教訓,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社會保障制度。
1935年《社會保障法》為美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fā)展打下了堅實的根基。美國政府采取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模式,將國家政府作為社會保障工作的強大經濟后盾,拯救美國社會。作為社會財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促使了美國經濟的恢復與發(fā)展。但是,《社會保障法》也給美國帶來了一些問題,財政負擔的不斷增加制約著美國經濟的發(fā)展,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它在美國財政開支中的比重大大的增加,削弱了美國在全球的經濟競爭力;推行之初的婦女地位邊緣化問題、貪污腐敗問題、保障覆蓋小的問題也十分突出,在后來的不斷完善中這些問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