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式光
傳說,元末明初的某一年,一位名叫車龍錦的風水先生云游至太平圩(今蒼梧縣石橋鎮(zhèn)務平村),在村里的朱家留宿,還得到朱家兄弟的熱情款待。為了報答朱家的恩惠,臨別那天,車先生帶著朱家兄弟來到湘桂驛道的鎮(zhèn)龍亭旁,那里有一座石拱橋。他指著橋西北的一片坡洼地說:“這是一塊風水寶地,在這里建房子、做買賣,不僅可保衣食無憂,還可以發(fā)家致富、人丁興旺?!?/p>
第二年,朱家兄弟真的在那里蓋起簡易的木屋,做起賣粥、賣茶水的小生意,方便過往行人。后來他們的生意越做越紅火,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與效仿。一些本地人和外地人陸續(xù)在那里搭棚蓋廠、打磚建房,做起買賣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那里建房和做買賣的人越來越多,就形成了一個熱鬧的小集市,人們便約定俗成,以“石拱橋”為依據(jù),將那個地方命名為:石橋圩。有一首山歌應是石橋成圩后就一直流傳下來的,歌曰:
新塘桐木織稿墊,八寨地方人賣柴。
沖口欖頭人賣菜,朱恁馬江結草鞋。
歌詞中的“稿墊”,是冬天做褥子(墊被)用的;“草鞋”,則是人們在室外勞動或走路時穿的鞋子。這兩樣東西都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現(xiàn)在都見不到了,但在農耕時代卻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據(jù)說白南林場(原名冠南林場),是曾任蒼梧縣參議員的李樹軒創(chuàng)辦的,李樹軒是當時蒼梧縣兩大富戶之一。從1930年建場開始,李樹軒每年秋收結束,就向朱恁和馬江兩個自然村的人購買幾百雙草鞋,雇請工人開山劈嶺,自己每天也穿上草鞋和工人們一起干活。經(jīng)過近20年努力,草鞋也穿破上萬雙。到解放前夕,該林場面積達1814畝,土地綠化率達到46%。至于“八寨”,指的是八寨堡,多數(shù)地方是如今梨埠鎮(zhèn)轄地,石橋鎮(zhèn)的泗歧、東掛兩村也屬于八寨堡。
據(jù)《蒼梧縣志》記載,明朝中葉以后,東安巡檢司衙門從灣島村的巡司寨遷至石橋街三多里;東安建鄉(xiāng),鄉(xiāng)公所設在石橋街;東安鄉(xiāng)的最高學府——司前社學也設在石橋街。一系列的行政舉措,使石橋圩逐漸由商貿集市發(fā)展成為東安江流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活動中心。到了清道光年間,石橋圩已有東街、西街、橋頭甲、新鋪街等主要街道,并且都用青石板鋪成,有飲食、日雜、醫(yī)藥、百貨、布匹、酒坊、油坊、典當、旅宿、打鐵、木器等店鋪68間,從業(yè)商人近300人。此外,石橋圩還有填塘地、圩頭頂、賣牛地等農貿市場,專供農副產品上市、外來商販擺賣以及家畜、家禽交易。圩期趕集人數(shù)一般在1000人以上,碰上農歷節(jié)日前的圩日,趕集人數(shù)甚至超過1500人。一首在清末民初流行于木雙、石橋的《隨水嘆》,描述了當時石橋集市情況:
行過那條古劣垌,白樓牛地出黃皮。
衙門坐落三多里,升堂巡檢審官司。
東街西街多商鋪,方圓百里趕圩期。
圩頂市場賣谷米,也賣籮筐與簸箕。
肉類市場填塘地,豬雞鵝鴨四時肥。
那時候,從外埠進入石橋的貨物多半是生鹽、煤油、火柴、砂糖等日雜用品,以及布匹、鞋帽等日用百貨。這些貨物絕大部分都是用木船從廣東都城溯西江而上運至封川、江口轉入賀江,再溯賀江而上,運至封開縣大洲鎮(zhèn)轉入東安江;然后溯東安江而上,運至奇沖村沙圳渡口轉入石橋沖,最后溯石橋沖而上到達石橋圩。那時,石橋東街靠河有一排商鋪,如均益棧、均泰棧、公益行、馀棧、英記等,他們的后門緊靠河邊,都建有碼頭,便于裝卸貨物。而在橋頭甲和土地祠河段還建有公用的大碼頭,方便西街和中心街的商鋪使用。與此同時,石橋盛產的谷米、生豬、桐油、薯莨等農副產品,也大多數(shù)用木船運銷廣東封開、都城等地。
除了水路貨運之外,石橋還有一支靠肩挑開展貿易的陸路運輸隊,他們來自石橋街和附近各個村落。每到圩日,他們就到市場買來活雞,每人負責挑15到20只,然后約定時間結伴出發(fā),沿著古驛道運往梧州出售。他們在回程時會運一些火柴、香煙、小百貨之類回來出售。日寇占領廣東后,西江航運中斷,他們還從梧州販鹽到八步去賣。干這項工作的,時人稱做“雞販佬”,這個活計既是苦力活,也是風險活。因為在那兵荒馬亂的年代,在一些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比如山心界、奇車界、大桂山等地,常有強人攔路搶劫,所以能當上“雞販佬”的,都是年輕力壯、無地或少地的農民。每當在路邊歇腳的時候,“雞販佬”往往會引吭高歌,歌詞反映的就是他們的生活。例如,有一首歌其中就有這樣的歌詞:
唔使憂,唔使愁,米缸掛在扁挑頭。
白日揾來晚上煮,免同老鼠結冤仇。
他們的歌聲飄蕩在小鎮(zhèn)上空,幾許激越,幾許蒼涼,幾許無奈,幾許滄桑,真聽得人情思悠悠,感慨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