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美(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4)
2018年11月2日,英國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于美國上映,公映首日便以1840萬美元票房奪取當日票房冠軍,在公映期內(nèi)票房持續(xù)高歌,日前全球票房已超越7.5億美元,一躍成為影史票房最高的傳記類電影。對一部制作成本為5200萬美元的電影作品而言,拿到如此亮眼的票房成績堪稱奇跡。有人斷言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高票房是由狂熱的粉絲撐起,更有人將這部電影定義為——為了同時迎合“口味不同”的影迷和樂迷的觀影趣味而拍得不倫不類的傳記片。不過,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第76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第69屆美國剪輯工會獎等一眾頒獎典禮上“拿獎拿到手軟”的事實則證明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電影價值。這部向搖滾傳奇——被譽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藝人之一”“所有音樂中最偉大的聲音之一”的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致敬的電影,圍繞佛萊迪個人生平展開,以對皇后樂隊經(jīng)典歌曲的重現(xiàn)和對經(jīng)典搖滾盛會的復刻和回望,表達了電影創(chuàng)作者關(guān)于佛萊迪的深深緬懷和他帶給世人的搖滾音樂的贊賞。
《波西米亞狂想曲》整部電影的時間線是從1970年到1985年,電影以倒敘的形式交代了皇后樂隊成立以及聲名鵲起的過程,不過電影著墨最多的,還是佛萊迪·摩克瑞的生平事跡。
佛萊迪出生于東非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在印度度過童年的大部分時光,后因桑給巴爾島爆發(fā)戰(zhàn)爭舉家遷往英國,他之后的一生都保持著英國公民的身份。關(guān)于自己的身份,佛萊迪一直諱莫如深,電影對此進行了十分真實的還原。電影中,佛萊迪會在父親提到法魯克這個名字時急切地制止,也會在父親批評他沒有成長為一個具備良好的思想境界和談吐舉止的人時對父親流露出不屑;佛萊迪和女朋友瑪莉的雙方父母會面時,佛萊迪的母親提到了他的原名法魯克,眾人的滿臉狐疑表明了佛萊迪在朋友面前對自己身世的刻意隱瞞。不過,對于佛萊迪為何隱藏過往,電影并未交代,卻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佛萊迪對此的避諱,此舉大概是電影并不想對佛萊迪這個人物形象上與音樂無關(guān)的細枝末節(jié)進行過多評判,但又想將佛萊迪這個人物形象刻畫得豐滿有加而刻意為之。
佛萊迪的性取向為雙性戀幾乎是公開秘密,電影對佛萊迪一生中最重要的兩段情感進行了深入的刻畫。
第一段戀情是與瑪莉·奧斯汀的戀情。佛萊迪在酒吧與瑪莉相識,二人幾乎是一見鐘情,感情發(fā)展得迅速而甜蜜?,斃蚺惆橹鹑R迪從最初的無名小卒變成世人皆知的搖滾巨星,這期間直至佛萊迪的后半生,他都將瑪莉視為最知心的朋友。在二人的熱戀時期,佛萊迪向瑪莉深情求婚,并要瑪莉此生都不要摘下求婚鉆戒。此舉可見佛萊迪對瑪莉的用情至深,誠如佛萊迪在電影中多次提到的,瑪莉是他的一生摯愛?;屎髽逢犇鞘字腖oveOfMyLife就是佛萊迪獻給瑪莉的作品。遺憾的是,二人并沒有以戀人的身份相伴一生,不過,卻保持了終身的友情,也算是一段佳話。
第二段戀情是與保羅·普蘭特的戀情。關(guān)于自己的性取向,佛萊迪一開始是不愿承認也不愿接納的。電影中,在一次與瑪莉的通話中,一位卡車司機的媚眼相向第一次在他心中蕩起同性之戀的漣漪,不過他始終不愿接受,就算保羅對他強吻和示愛,他也嚴詞拒絕,并小心呵護著他與瑪莉的戀情。然而,紙終究是包不住火的,就算他刻意隱瞞,最懂他的瑪莉還是看穿了,在一次和瑪莉的深談中,佛萊迪坦陳了一切,二人就此取消了婚約。此后,佛萊迪的性取向迅速被樂隊成員乃至更多的人知曉,不過面對媒體的一再逼問,佛萊迪仍舊閃爍其詞。然而,在保羅的引領(lǐng)下,佛萊迪徹底解放了天性,頻繁出入同志酒吧和浴室,舉辦各種奢華的同志派對,生活開始糜爛不堪。隨著名氣的大漲,膨脹的佛萊迪越發(fā)囂張跋扈,整日沉浸于聲色犬馬的生活中不能自拔,音樂創(chuàng)作開始走下坡路,與樂隊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也猶如箭在弦上,越發(fā)緊張,加上自私的保羅借機挑撥離間,終于使樂隊成員紛紛棄他而去。紙醉金迷的生活使佛萊迪漸漸迷失自我,甚至丟掉了對音樂最原始的熱愛,加上保羅對各種與音樂有關(guān)的邀約的拒絕和朋友問候的隱瞞,佛萊迪變成了歡鬧生活下的孤獨者,他甚至一度開始懷疑自我。屋漏偏逢連夜雨,佛萊迪被確診為艾滋病,面對所有治療手段都達不到理想治療效果的現(xiàn)實,佛萊迪幾近崩潰。此時瑪莉的適時出現(xiàn)喚醒了他,他開始痛定思痛,決心結(jié)束墮落的生活,辭掉了保羅。卑鄙的保羅似乎對這一切早就有所準備,被佛萊迪辭掉后,他立馬將佛萊迪的性取向透露給媒體,并不擇手段地揭露和詆毀佛萊迪的私生活。保羅對佛萊迪的批判義正詞嚴,殊不知,他才是一手將佛萊迪推向墮落深淵的操縱者。
實質(zhì)上,通過電影的塑造,保羅這個人物形象是差點摧毀佛萊迪音樂事業(yè),并將他推向患病境地的始作俑者,就像是禍國殃民的“紅顏禍水”,是世人口誅筆伐的對象。不過,保羅是否真的如此邪惡,還是有待考證的,因為樂隊的成員“花花”和“梅爺”都曾明確表示對他的反感,而這兩位又是電影制作過程中的關(guān)鍵人物,想必他們的想法也深深滲透到了劇本當中。
除了描寫佛萊迪的私生活,電影也圍繞佛萊迪的個人生活對皇后樂隊的成軍和崛起進行了非常詳細的刻畫。
佛萊迪在開啟音樂事業(yè)的職業(yè)化發(fā)展道路之前,是飛機場的一名行李搬運工,會在每天晚上跑去酒吧聽歌。某一天,恰巧碰見Smile樂隊主唱離隊,佛萊迪毛遂自薦加入樂隊,并親自將樂隊名字改為Queen(皇后樂隊),從此便開啟了皇后樂隊的輝煌音樂道路。
生活中的佛萊迪看起來沉默寡言,但是在舞臺上他就仿佛變了一個人,臺風華麗而夸張,裝扮自信而大膽,戲劇化的表演十分引人入勝。對佛萊迪在舞臺上的表現(xiàn),電影做到了“Ctrl+V”式的表演。佛萊迪的扮演者拉米·馬雷克從外形到情緒的把控都十分到位,舞臺上的每一個眼神、每一次揮拳甚至每一次咆哮,拉米都模仿得恰到好處。最傳神的是,拉米將佛萊迪面對親離眾叛時絕望、哀傷且孤獨的情感波動演繹得恰如其分,直擊每一位樂迷內(nèi)心。電影以此勾起了觀者憐惜之情的同時,仿佛開啟了一個時間隧道,促成了佛萊迪與樂迷的一次超時空對話和親密接觸,這對于每一個深愛佛萊迪的人而言,都是非??少F的回望。
《波西米亞狂想曲》中,共選用了皇后樂隊的17首經(jīng)典歌曲,包括SomebodyToLove、DoingAllRight、KeepYourselfAlive、KillerQueen、FatBottomedGirls、LoveOfMyLife、BohemianRhapsody、WeWillRockYou、AnotherOneBitesTheDust、IWantToBreakFree、UnderPressure、WhoWantsToLiveForever、RadioGaGa、HammerToFall、WeAreTheChampions、Don’tStopMeNow、TheShowMustGoOn。這其中,BohemianRhapsody出自皇后樂隊里程碑式的第四張專輯ANightattheOpera,電影對這首歌曲的誕生過程做了非常詳細的還原。Bohemian Rhapsody時長為6分鐘,在電視上只允許播放時長3分鐘的歌曲的20世紀70年代,這首歌被唱片公司斷言永遠不會發(fā)行。不過在首都電臺播放后,該歌曲大放異彩,一躍奪得1975年英國圣誕排行榜第一名,并持續(xù)了9周。佛萊迪去世后的兩周,在距BohemianRhapsody第一次發(fā)行16年之后的1991年,這首歌被再次發(fā)行,且二度奪得英國圣誕排行榜第一名,并維持了5周。這首歌一度創(chuàng)下英國史上銷售最高單曲紀錄,時至今日,這首歌仍舊排名英國史上銷售最高單曲紀錄第三名,被視為皇后樂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這首歌的錄制是一個艱難且曲折的過程,皇后樂隊為此專門去往洛克菲爾德農(nóng)場展開歌曲錄制工作,整個錄制過程持續(xù)三周,最后連母帶都被磨穿了。據(jù)說BohemianRhapsody講述的是佛萊迪的性格以及對待人生的看法。這首6分鐘的歌曲包羅萬象,由多種音樂元素組成,用佛萊迪的話來形容便是:“用歌劇的規(guī)模、希臘悲劇的痛苦、莎士比亞作品中的才智、音樂劇中無拘無束的喜悅來做一張搖滾專輯。融合多種曲風,打破了音樂的界限……能夠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歸屬感?!?/p>
電影用大段篇幅對BohemianRhapsody的創(chuàng)作過程進行了還原,不僅滿足了觀眾對這首創(chuàng)下了單曲銷售奇跡的歌曲的創(chuàng)作歷程的獵奇心,也透過該片段對佛萊迪執(zhí)著、謹慎、自信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進行了放大和摹寫。這樣做不但使這個人物變得更加立體,也透過描摹一首歌曲從誕生到發(fā)表的不易,表現(xiàn)出對皇后樂隊的崇敬之情。
1985年7月13日在溫布利球場舉辦的旨在為埃塞俄比亞饑荒籌集資金的“Live Aid”(拯救生命)大型搖滾樂演唱會在皇后樂隊的演唱生涯中占據(jù)了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場演唱會是佛萊迪走出人生低谷之后重新回歸音樂事業(yè)的首發(fā)站,他個人非常重視,也為此付出了不少努力。
電影在還原這段場景時幾乎是1∶1地呈現(xiàn),就連舞臺上飲料的位置,都被絲毫不差地擺放出來。拉米的表現(xiàn),更是仿佛將觀眾帶回了30多年前的那場盛會。
在這場演唱會上,皇后樂隊一共唱了4首歌曲,第一首便是BohemianRhapsody,還有一首幾乎是耳熟能詳?shù)母枨鶺eAreTheChampions,這首歌從創(chuàng)作的初衷就是與觀眾的友好互動,加入了“跺腳,跺腳,拍手”的節(jié)奏,由此引發(fā)了數(shù)萬人大合唱,場面十分震撼,哪怕不是搖滾樂迷,也會被這種氛圍感動得熱淚盈眶。
這場盛會被英國樂評人評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現(xiàn)場,電影對此的還原幾乎分毫不差,就像當年的現(xiàn)場一樣,點燃了所有觀眾的搖滾情懷,非常具有懷念意義。
有人評價說《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部毫無深度思考的紀錄片,電影只是單純地將佛萊迪的音樂生命記錄下來,并沒有針對人物形象所處境遇去挖掘一些抑或人性、抑或反抗的深層次解讀空間,也并沒有試圖走進這個傳奇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去向世人展現(xiàn)某種普世煩惱。不可否認,這部電影的確不能算作一部執(zhí)著于忖度世事的高級劇情電影,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佛萊迪引領(lǐng)的皇后樂隊本身就是一個難以復制的傳奇,無論他們經(jīng)歷過怎樣的人生,他們帶給搖滾音樂的貢獻和對搖滾樂迷的精神鼓舞都是無法磨滅的。如此而言,如假包換地復制皇后樂隊的日常才是觀眾最希望感受的精神向度,才是電影展露出的最大敬意,這也是這部電影大獲成功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