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見知
【真題回放】
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寫一篇文章。
蘇格蘭阿伯丁的馬歇爾學院大門上鐫刻著三句話:
“他們說?!?/p>
“他們說什么?”
“讓他們說去吧。”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哪些聯(lián)想與思考?請你寫一篇文章,可講述經(jīng)歷,可抒發(fā)情感,可闡述觀點……
要求:(1)自選角度立意,題目自擬。(2)文體自選,詩歌不少于16行。(3)不少于600字。(4)不出現(xiàn)真實的校名、人名等。
【名師題解】
2019年紹興的作文題目可謂是言簡意豐。簡短的幾句話與生活息息相關(guān),學生有話可講,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也可以從寫作中體現(xiàn)學生的思辨力。
題目一共三句話,都圍繞“他們說”展開,核心就在“他們說”。其實,這個題目主要思考對待“他們說”的態(tài)度。立意時,可以針對三句話中的任何一句話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他們說什么”是種好奇,是種在意;“讓他們說去吧”是種理性的行為,是種灑脫的態(tài)度。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學生都應該會面臨這種情況,聽到別人說時,很想去打聽一下,當聽到別人說自己的時候,心里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想法。
還可以把三句話連貫起來進行思考。比如“他們說”,是把自己置身度外的聽;“他們說什么”,是把自己參與進去以后的聽;“讓他們說去吧”,是把自己擺脫出來的聽,是理性的回歸。因此,這個題目可以思考,如何在別人說和自己做之間尋找一種適當?shù)亩ㄎ?也可以以片段作文的形式闡述自己對待“別人說”的態(tài)度,從而引出對成長的感悟。
考生對“他們說”有不同的理解,就會有不同的思考與感悟。比如,“讓他們說去吧,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是灑脫的表現(xiàn);“讓他們說去吧,怎么說都改變不了我”,這是理性的堅守。也可以跳出“我”這個范疇,以“樹”、“小草”、“花”、“小鳥”? ……為敘事視角,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來寫,這樣也許更能吸引眼球。
【滿分作文一】
傾聽思考,砥礪前行
浙江省新昌縣七星中學詩路文學社
黃品旋
聆聽中丈量方向,行動處堅定信仰。
——題記
這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而在這形形色色的路中,我們該何從選擇?是該在凡塵繚繞中關(guān)切他人的想法,還是在世事喧囂里堅守自我?也許我們更應該兩者兼顧,聽他們說了什么,方能繼續(xù)前進。
此時此刻,我想起了屈原,不僅僅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更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生活創(chuàng)作者。一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浮浮沉沉。“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不是自由撰稿人,不會我行我素地隨心潑墨,記錄生活。嘗遍人間疾苦的他,作為那個時代的傾聽者,人們的哀號、啜泣、怨聲載道,時時牽動著他的心弦,當權(quán)者昏庸無能,他深感痛心。這些聲音無時無刻不在他耳畔縈繞,久久揮之不去。他將悲憤化作筆墨,鐫刻在時代的紙上。汨羅江畔白浪滔滔,卻無法洗刷他滌蕩的心靈、憂國憂民的壯麗詩篇。他始終傾聽人民訴苦,堅守在自己的路上,不離不棄。“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代其序”,歲月不居,時節(jié)如流,他的所作所為仍被后人銘記,他的人格亦在歲月的光輝里熠熠發(fā)光。
“在殿堂與田壟之間,你選擇了后者。腳踏泥濘,俯身躬行,在荊棘與貧窮中拓荒,揮灑的汗水叫青春,播種下的種子叫理想?!边@是耶魯村官秦玥飛人格的完美寫照。他本可以選擇優(yōu)越的工作,舒適的人生,但他最后卻選擇了希望的田野。即使留學異鄉(xiāng),他也一直在傾聽著故土那貧困人民的心聲。山海盡頭,有那么一群人,頭頂著昏黃的黑日,飽受風霜的摧殘,疾苦之劍貼在他們頸邊,逼出絲絲鮮血。他聽著、想著、矛盾著,但仍毅然決然選擇回去幫助這些身處困境中的人們,與他們同甘共苦。他的人格也就在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中迸發(fā)出繁花般美麗璀璨的光芒。躬耕南陽,漫山遍野,翠色橫流。
既然這樣,我們就更應學習這種傾聽與堅守同存的精神。習總書記曾反復強調(diào):“要把自己的小我,放到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提升人生境界?!毙膽烟煜拢瑠^斗就會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自己學會了把握別人的聲音,一切都將會是最好的結(jié)局。
千帆過盡,回首當年。我們是否會為自己當年的堅守而感動,是否會為自己的滿腔熱血和傾聽間懂得取舍的智慧而感動?
傾聽間明確方向,行動處磨煉信仰。新月,冉冉升起,青春,砥礪前行……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聽?還是不聽?這是個問題。有些人一直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忘了自己的初衷;有些人只顧著埋頭拉車,而屏蔽了旁邊好心人的善意提醒,結(jié)果事倍功半。在聽和做之間如何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平衡點,這是一個更大的問題。本文小作者就很好地闡述了這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文章開篇就提出觀點:“是該在凡塵繚繞中關(guān)切他人的想法,還是在世事喧囂里堅守自我?也許我們更應該兩者兼顧,聽他們說了什么,方能繼續(xù)前進?!苯又詴r間為軸,以屈原、秦玥飛的傾聽與堅守為例,很好地證明了中心論點。接著宕開一筆,告訴同時代的青年學子要在“傾聽間明確方向,行動處磨煉信仰”。這樣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明天。文章對古往今來的人物素材運用恰當,可見作者平日積累素材之豐富。
【滿分作文二】
一個人,一條路
浙江省新昌縣七星中學詩路文學社? 張? 易
不論流言蜚語,我只愿做我自己。
——題記
花開,是它沒有理會昆蟲的譏諷,堅持自己得到的結(jié)果;石縫中松樹的生長,是它沒有因大風的吼叫而動搖,最終得以“一覽眾山小”。當面對他人的議論時,人是不是也應如此?
生活中,總是有父母不盡的嘮叨,總是有七大姑八大姨不斷的評論,總是有路人甲乙丙丁是非不分的言語。就像在家中,總是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里?!澳憧纯茨惆嗟哪莻€誰,這么優(yōu)秀,你就不能向他學學嗎……”沒錯, 別人家的孩子,上得了舞臺,下得了廚房,吟得了詩詞,做得出奧數(shù),寫得好作文,掙得了稿費,彈得了鋼琴,做得了攻略,身懷十八般舞藝,又打得一手好球,好不令人羨慕!但是,我就是不如他們,同時我也不想去復制他們的優(yōu)秀。
于是,我踏上了尋找“真我”的路。
清晨,迎著和煦的風,在跑道上灑下奔跑的汗水。此刻,太陽適才伸著懶腰,打著哈欠,慷懶地睜開雙眼,溫柔地注視著大地。幾圈下來,汗珠悄悄地從我的額頭上冒出來,順著臉頰漾開了一朵花,綻放在嘴角。汗水浸潤了衣衫,化作了自己的顏色。此刻,我撇開了流言蜚語,奔跑在那條屬于自己的路上。
夜深,萬籟俱寂,只留下我在孤燈下鏖戰(zhàn)。每天吃過晚飯,我就會關(guān)上門,走進自己的小房間。每天,這里都上演著筆尖與紙的狂歡,從未斷過。微微仰之,則可見一座紙山巍然屹立在書桌上,我卻從未怕過。不管是復雜多變的力學,還是似是而非的相似三角形,再或是那勻蠻任性的“小霸王”——英語,面對它們,我動用了所有的細胞在和它們周旋著、拼殺著。一支支用完的筆芯,挨挨擠擠地躺在課桌的抽屜里;一本本廢棄的草稿紙,層層疊疊地縮在墻角邊。遠離嘈雜,走在屬于自己的路上,我敢于直視慘淡的分數(shù),敢于正視未做的試卷,這又是怎樣的幸福者與勇敢者?
一個人,一條路,我是我,那個真正的自己。讓他們?nèi)フf吧!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亮點精評與素材解析】
也許很多時候,成長只在一念之間,一句習以為常的嘮叨,或是一個眼神、一件小事,都可以成為孩子改變自己的轉(zhuǎn)折點。而我們的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成為一個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人,于是“別人家的孩子”就橫空出世。一直生活在“別人家的孩子”影子里的作者,面對著彌漫在耳邊的嘮叨,沒有屈服,沒有抗議,只是選擇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不遷就,不復制。在她堅定的步伐里,在她深夜孤燈下鏖戰(zhàn)的影子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執(zhí)著、奮進、敢于拼搏的真實的孩子。
文章從自己的生活中選取素材,把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寫入考場文章中,帶給讀者親切、真實的感覺。文末化用魯迅與但丁的名句,整篇文章行文流暢,語言詼諧幽默,讓人不禁莞爾。另外細節(jié)刻畫富有生命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是對文章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失為一篇考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