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華悅
孩提時,過清明,圖的是熱鬧。
對于孩子來說,清明與美食,是可以畫上等號的。平日里,難得一嘗的美食,可以在清明這個日子里,成為舌尖上的現(xiàn)實。于是,心生期待,雀躍以盼。
后來,長大了,對于清明,依舊頗有感觸。父母健在,人生正當風華,哪能體會到清明的思愁?那會兒的清明,依舊是熱鬧的。
而如今,每年的清明,掃完墓,我更寧愿一個人靜靜。
這種靜,源于思愁,思念那些遠去的親人;也源于安寧,人有了歲數,對于喧囂遠而避之,更希望生活多點寧靜。而在這寧靜時光中,春草姍姍走入了眼簾。
在這之前,春天的草曾一度是我的死敵。開春了,農家扛上閑了一冬的鋤頭,開始耕耘新的希望??膳c希望一同到來的,還有野草的煩擾。
那田里頭,一棵又一棵的野草,破土而出。大人們在前頭松土播種,孩子們則負責將那些野草一一除掉。大半天下來,休養(yǎng)了一冬的身軀,腰酸腿疼。
有一年,清明回鄉(xiāng)祭祖。
掃完墓,我漫步于山野間。還是那片山野,多少年了,這里似乎沒什么變化。春風吹來,野草片片,我溜達著,累了,就坐在柔軟的草地上??粗_下,身邊,還有四周無處不在的野菜,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親切感。那種在春風的撫摸下,悄然鉆出泥土,綻放生命力的頑強,令我動容。
這種感覺,是以前的自己所沒有的。
但一剎那,卻似有所悟。年少時,有著大把的青春,肆意揮霍。于是,對于野草的新生,并無特別的感觸。可一路走來,年至不惑,青春已然淡薄。身邊有多少同齡人,千方百計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卻在殘酷的時光中,最終化為徒勞。
此時,再看看腳下那一抹淺淺的綠,一種羨慕之情油然而生。春天里的草,對于生命的執(zhí)著,對于陽光的向往,正是如今年屆不惑的我所缺少的。
那一年的踏春賞草,從此讓春草,成了我清明里的主角。
一個人,有了閱歷后,終于能在清明時節(jié)里,領略到春天的野外看起不起眼的春草里,有著賞心悅目的風景。俯下身子,貼近春草,將那一縷生命的氣息,納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