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日)永井荷風 譯/邵 沖 楊曉鐘
回想起自己十九歲那年的秋天,隨父母一起去上海游玩兒時的林林總總,已恍如隔世。
家父甚好唐詩宋詞,因此很早便結識了一些清朝文人。在我兒時,父親的書房和會客室的壁龕里總掛著何如璋、葉松石、王漆園等清朝名士的書畫。
何如璋作為清朝公使,大概從明治十年開始,便常駐于東京。
葉松石也是同一時期最早被招聘到日本外國語學校的教授。他在重游日本時,不幸病故于大阪,其遺稿《煮藥漫抄》的序言里,有詩人小野湖山為他作的小傳。
那時,每逢院中梅花凋零,家中的會客室里總會掛出何如璋揮毫所書的東坡絕句——《東欄梨花》。我如今雖已耄耋之年,但仍能誦出這二十八個字: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何如璋在明治時期的儒生墨客中頗受尊重。幾乎所有的詩文作品集里都有他的題字和書評。
我于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年)九月離開東京。具體的出發(fā)日期和船名,我已全無印象。只記得自己坐船先離開橫濱,到達神戶,在那兒等待乘車而來的父母。
輪船因要裝貨,故在碼頭停留了兩天兩夜。我借此游覽了京都大阪的名勝古跡,盡情地享受著人生的首次旅行。那時的情景早已淡漠在風塵中。
輪船剛抵達長崎時,一個中國人登船拜訪了父親。他身穿淡紫色長衫,嘴里叼著煙卷,看樣子像個商人。那時,長崎還沒有供輪船??康拇a頭,所以他乘小船而來。在離開時,他一邊下舷梯,一邊“舢板!舢板!”地呼喚著小船。這聲音讓我激動不已,仿佛自己已處在那遙遠的異國他鄉(xiāng)。多年后的今天,我仍然無法忘懷那種難以言表的感覺。
輪船在清晨到達長崎,又迎著夕陽重新出航。翌日午后,我們進入?yún)卿两娜牒涌?,在蘆荻之間略作等待,趁著漲潮,抵達上海碼頭。那年春天,父親辭官從商,開始接手上海某公司的業(yè)務,所以前來迎接我們的人很多。碼頭上停著威風凜凜的雙頭馬車。在東京,拉鐵道馬車的馬匹個個都骨瘦如柴,一副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與之相比,這兩匹馬健碩有力,甚是討人喜愛。隨車還配著車夫和隨從各兩名。他們戴著墜有紅穗的帽子,身穿白色制服,紅色的袖口和領口鮮艷奪目。那時候駐東京的歐美公使所乘坐的馬車也不過如此。所以車中的我們有一種自己是貴族的錯覺。
父親的住處就安排在公司里,離碼頭只有兩三條街的距離。馬鞭聲音乍響未落,我們就沿著石墻進入一道鐵門,在一座法式的灰色石建筑前停了下來。
這是一座二層小樓。第一層是寬敞的會客室和餐廳。將它們之間的隔擋左右拉開,這里寬敞得足夠舉辦舞會。樓上還有兩間帶陽臺的屋子,分別是父親的臥室和書房。從陽臺眺望而去,黃浦江的風景盡收眼底。父親安排我住在靠內側的房間里。雖然沒有陽臺,但是透過法式窗戶,能看見草坪對面的辦公樓和石墻之外的日本領事館。那時,日本在上海還沒有租界,所以除了位于英租界繁華地段的正金銀行和三井物業(yè)之外,日本領事館、企業(yè)和商店等大都位于美國租界內。
英美租界之間隔著運河,一座名為虹口橋的石橋坐落其上。橋的對面是依江而建的西洋式公園。吃過晚飯,父親公司的人帶我去那兒轉了轉。走了一個多小時,估計來回路程得超過一日里。
我回到房間,躺在床上,雖然疲憊不堪,但卻輾轉難眠。心底激蕩的波瀾有了深刻的質變,已不再單單是剛踏上這片土地時的興奮與好奇。那時,年幼無知的我,尚不知“異國情調”這個詞,更別說認知和剖析這樣的心境,能做的僅是從感官上膚淺地體會這一切。
但每日沉浸其中,我也終于模模糊糊地開始感受到由外國文化所喚起的別樣情懷。中國人的生活里充滿著絢麗的色彩。街上商人的衣著,車中婦人的服飾,印度巡查的頭巾,土耳其人的帽子等,還有江上往來不息的小船所涂的漆色,以及不絕于耳的各種奇妙聲音。即便那時的我既不懂這些色彩和聲音,也不懂西洋文學藝術,但周圍的一切給我?guī)砹俗钪苯拥母泄贈_擊。
我曾遇見鑼鼓喧天、浩浩蕩蕩的道臺隊伍;也曾目睹暮色時分,哭聲震天的奔喪女眷。這些奇異的風俗令我驚奇不已。此外,田園林間,美麗婦人頭戴桂花、乘坐馬車的情景;蕭條徐園,回廊上所掛的對聯(lián),以及昏暗中庭里,默默盛開在秋日的寂寞野花,還有連接劇院和茶館的繁華街道。這一切都讓我愈發(fā)感到異國色彩的奪目絢爛。
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之后,中國人改掉了清朝二百余年的舊風俗,開始和我們一樣接納歐美文明。因此,三十年前我所目睹的繽紛色彩想必現(xiàn)已在新上海的街頭銷聲匿跡了。
年輕俊美的中國男子,留著長辮,辮尾還系著帶長穗兒的綢帶。走起路來,穗尾忽閃忽閃地不斷拍打在雪白的緞面鞋跟上。當年的我曾在心里無數(shù)次地感慨過這種風俗的精巧優(yōu)雅。華麗的綢緞上衣外還套著更加光鮮亮麗的寬邊馬褂。衣服上裝飾著鑲有寶石的扣子,帶有長穗的腰帶上墜著各式繡工精美的荷包。我那時極其羨慕這比女性服飾更加精致的男裝。
和江戶時代一樣,清朝的歷法也是陰歷。某日,我和父母乘馬車到郊外一座名為龍華寺的古剎游玩。坐在馬車上,父親說到上海市中心既無可登高之處,又無能望遠之景,唯有站在郊外龍華寺的塔頂上,才可眺望到云霧渺渺間,低伏于遠處的群山。上海遠郊的平原上,楊柳影疏,蒹葭萋萋,桑枝低垂,放眼望去無邊無際。而龍華寺便隱沒其中?,F(xiàn)在回想起來,那天好像是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喜好漢詩的日本文人自江戶時代便熱衷于這個節(jié)日。重陽佳節(jié),登高望遠,賞秋菊、摘茱萸,賦詩言情。
到了昭和時代,日本人都將秋高氣爽游山一事稱為遠足。這是從美國傳來的新詞。但在我這樣頑固不化的人看來,僅自古以來所用的“登高”一詞便足夠了。
我不記得那年的陰歷九月十三是陽歷的哪一天,只記得那天吃過晚飯,父親與我在書房閑聊時,說到今天是九月十三,便即興做詩一首。
蘆花如雪雁聲寒,把酒南樓夜欲殘。四口一家固是客,天涯俱見月團樂。
我本想在上海找個合適的大學,這樣便可長居于此。因為若是回到東京,便得接受征兵體檢。不過讓我最不可忍受的是即便上了大學,也得學習柔道等無聊的東西。然而,事不遂我愿,那年冬天,我便和母親乘船回到東京。我離開上海時,已是初冬時節(jié)。公園里依然有貌美的女子乘著馬車游玩,只是在她們頭上已看不見秋菊的影子。
如今回首,這一切仿佛是自己三十六七年前做的一場黃粱美夢。如潺潺流水般,匆匆逝去的歲月不曾為何人停下腳步,正如東坡居士詩中所言:“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