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蒙古◎包玉平[蒙古族]
我們,曾經(jīng)在一群螞蟻面前的高大雄姿,隨風飄落于
眼前的,空無中。
——誰能撫慰這人間的偌大
苦痛、褶皺和滄桑!
誰又在放牧這些怪獸
從山澗深淵到蒼穹,古老生物的遺骸,抱緊了速度和堅硬,如今驀然出現(xiàn)在我們這些未來
古人面前,讓我們新奇又驚怵!
巖壁上,可以看到火山,涂抹時間棕色的嘴唇,仿佛剛剛舔舐了
一下眼前殘枝上,發(fā)愣的人間。
嘴唇下面,是從紅河谷
流淌,漂浮過來的。起伏不定的天空,繼續(xù)在尋找落差、翻騰,運送歲月所需的物資,我們在岸邊
靜靜地,凝視,凝視在谷底的
又一條河水的背影和水底的
頑石,它們因與時間的逆向、對峙的復雜關(guān)系,無奈擺正了
坐相,睡姿,目視前方,此刻,他們默然起身,逆流而上,匆匆,引領(lǐng)我們走上
返程的歸途。
谷底,更空。
無法目測的寬大凹陷的虛無,只收留了我們羸弱的影子,其它已拋給了
從頭頂上砸下來的
一陣陣旋風,像一捧紙屑,四處飄散。
其實,大峽谷,沒有谷底。
——我們發(fā)出的聲音,在我們下陷的時刻,音頻也逐漸變小,嘴唇在嘴唇的位置上翕動,卻幾乎聽不到聲響,那么,我們用什么來,填補這么
龐大的,虛空!
岑寂,還在擴大、蔓延,蔓延成,死寂。
而我聽見了火山巖的心跳,天空瓦藍,偽裝,驚惶的云朵,在疾速后退、逃亡。
毒日照射。
流水中,迸濺的碎銀,閃出細碎的光芒,這半個河道的洶涌,激蕩,撼動著兩岸萬物。
——溪流中,到處是驚惶的眼神。
人,在大峽谷,顫動的坡度上,滾石棱角斑駁的陰影里,膽怯地向前,挪動著——
返回的路徑,在棧道上,已被鐵質(zhì)的流水聲,正在切割,或焊接。
仰望碧空,幾片浮云,靜默。
地下暗河,在蟬聲環(huán)繞、撒網(wǎng)中,露出馬腳,從四面八方,鉆出時間的縫隙,帶著饑渴之心,用詭異的眼神,打量著,我們——
幻覺中
流水,撕裂著我們,從人世間帶來的心事,魂魄……這時,靠岸的熔巖,早已化作無數(shù)怪獸,猛撲過來,我們像一群
螞蟻,蜷縮在
谷底,不時環(huán)顧著,歲月模糊的出口。
1 第四紀晚古。
一場自殺式的爆炸,方圓20公里附近的巖石,全部成了
熔巖,成了骸骨、亡靈。
滄桑,大興安嶺。
火山,死一樣的寂靜。
天空,格外瓦藍。
人間寧謐,安好。
這時,才能清晰聽得見流水,看得見、也能捕捉到花蕾炸裂的聲音,在蝴蝶翅羽的花紋上,花朵,急切肆意爆裂。
急切消弭。
在人世間,如此反復著:我們的夢幻。
眼前,山坡上,一絲不掛的火山熔巖,模仿著猛獸奔突的動作,在一座山與另一座山之間,似乎在自由出入,于是,一只從灌木叢,驀然出現(xiàn)的狍子變成了
一道閃電。
烏云,穿越時空,保持著柔軟的翔姿,繞過青色崖壁時,云朵——在留戀、抽絲,縹緲隱去。
鴉群散漫,拍打黑衣般的雙翅,艱難穿越山體、熔巖,正在嘶啞鳴叫……棧道里,拾級而上的旅人,甩動疲憊的假肢,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火山巖,四處散落著我們
一生的疑問,也不時在模仿我們的奔跑、坐姿、醉態(tài)和我們的追求,模仿我們曾經(jīng)為愛,變成
一塊墓碑,一片黑夜。
2 在這里,每一塊熔巖,是一條漆黑的
毛色沉沉的
——蒙古笨狗,盯著周圍,盯著遠方:
是一種黑透、變態(tài)的安靜。
或許,有朝一日,如若我回到科爾沁草原,會引起黑色笨狗的恐慌和吠叫。
3 在深山里,到處都是火山憤怒過的面孔。
大火高溫過后,淬煉過的事物,應運而生的蜂窩里,是我們拔走的,許多釘子的孔洞,是我們曾經(jīng)燃燒過的一?;鸬挠∮?/p>
細孔里,穴居著我們的過往、冷暖。
——那些蜜蜂,早已把我們的
苦和淚,愛和恨搬運到另一些巢穴中
并一直不斷地還在搬動,致使我們,不斷地、不停地去苦苦,尋找——
這時,從熔巖縫隙中,驀然鉆出來的,不是蕨類植物(原始低等植物——地衣苔蘚或高等植物)
而是古人,和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