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正卿
(南京大學(xué)地球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江蘇 南京 210023)
鈮鉭是重要的稀有金屬元素,鉭具有高熔點(2996℃),高密度(16.7g/cm3)和耐腐蝕性,鈮同樣具有高的熔點(2485℃)和較高的密度(8.57g/cm3)和耐腐蝕性(Mackay and Simandl,2014),華南是我國重要的稀有稀土元素礦集區(qū),著名的稀有金屬鈮鉭礦床有江西宜春鉭鈮礦床(Belkasmi et al,2000)、江西橫峰葛源鉭鈮鎢錫礦床(鉭為特大型)(黃定堂,1999)、廣西栗木黃玉~鋰云母~鈉長石花崗巖鉭礦床(甘曉春等,1992;Zhu et al.,2001),福建南坪西坑偉晶巖鉭鈮礦床(王文瑛等,1999;陳寶泉,2008)等。其中江西橫峰葛源鉭鈮鎢錫礦床是贛北地區(qū)重要的稀有金屬礦床,該礦床發(fā)育在燕山晚期靈山巖體外圍,因此,開展靈山巖體地球化學(xué)與年代學(xué)研究對于稀有金屬找礦有重要的意義。
靈山巖體地處江西省東北部,行政區(qū)劃上屬上饒市,研究區(qū)交通發(fā)達,位處于閩、浙、贛三省交界的內(nèi)陸地區(qū)。在地質(zhì)構(gòu)造上,靈山巖體位于德興~煌固北西向斷裂與葛源至樟村北東向斷裂交匯部位,呈巖基狀產(chǎn)出,為一典型的環(huán)狀雜巖體。
兩組斷裂具有多期次活動的特點,既切割了巖體也有巖脈充填。巖體中心地勢較平緩,邊緣為陡峻山峰,平面上近圓形,形如環(huán)狀。
巖體侵入于青白口系、南華系~寒武系地層中,見有少量圍巖捕虜體。內(nèi)接觸帶局部見有寬約20cm不等的冷凝邊;外接觸帶可見20cm~30cm的烘烤邊,接觸變質(zhì)帶寬窄不一,寬約100m~1500m,北東較寬,南西較窄,主要為石英云母角巖,局部地段見較弱的硅化和矽卡巖化。與圍巖接觸面產(chǎn)狀較陡,南西側(cè)一般外傾,后期偉晶巖及其期后的巖漿熱液活動強烈,礦化蝕變巖脈發(fā)育;北東側(cè)一般內(nèi)傾,巖脈及蝕變不發(fā)育。
巖體補充期小巖體或脈巖發(fā)育,主要有花崗斑巖、細晶巖、正長斑巖、堿長巖、細粒花崗巖等,往往成群出現(xiàn)。靈山雜巖體的主體由中部粗粒似斑狀角閃~黑云母花崗巖(中間相)和過渡部分中-粗粒黑云母花崗巖(過渡相)和邊緣中細粒黑云母花崗巖(邊緣相)以及少量細粒黑云母花崗巖巖株構(gòu)成(Xiang et al.,2017,圖1)。主要巖性包括細粒角閃黑云母二長花崗巖、中粗粒角閃黑云母二長花崗巖、細粒含環(huán)斑角閃黑云堿長花崗巖和中粗粒巨斑環(huán)斑狀角閃黑云母堿長花崗巖,偶見大脈狀晶洞堿長花崗巖、巖瘤狀花崗斑巖和補充期的細?;◢弾r巖脈等。
圖1 靈山巖體地質(zhì)圖(據(jù)Xiang et al.,2017略有修改)
其中本次工作樣品8個,主要采自巖體的內(nèi)部相,屬主體花崗巖。靈山巖體的SiO2含量變化大,主體花崗巖的SiO2含量變化于55.51%~76.40%,Al2O3,F(xiàn)e2O3,MgO,TCaO,Na2O,K2O和P2O5含量分別為11.98%~15.81%,1.74%~20.95%,0.04%~2.37%,0.35%~4.51%,3.29%~4.53%,3.70%~7.58%和0.01%~0.62%??傮w上,隨SiO2含量的增加,主體花崗巖除K2O和Na2O保持基本不變之外,隨SiO2含量的增加其它元素都顯示明顯的下降;主體花崗巖的A/CNK值均小于1。
靈山巖體所有主體花崗巖樣品具有CHARAC范圍的微量元素比值,表明流體的交代作用沒有改變它們的微量元素組成,因此可以利用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判斷它們的巖石類型和巖石成因。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的A/CNK值均小于1,表明巖石為準鋁質(zhì)花崗巖。隨SiO2含量增加,P2O5含量顯示明顯的下降趨勢,并且在顯微鏡下可見暗色礦物角閃石,一種典型的I-型花崗巖特征礦物。在Rb對Th和Y圖解上,它們具有I-型花崗巖的分布趨勢。上述巖石學(xué)和地球化學(xué)特征表明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具有I-型花崗巖的特征,其源巖很可能是古老的火成巖或者同時代底侵的基性巖漿巖。但是,這些巖石具有異常高的Ga/Al比值(>2.6),以及高的Zr+Nb+Ce+Y含量(388ppm~1016ppm),顯示A-型花崗巖的特征,并且多數(shù)樣品落在A1型花崗巖區(qū)。在Y/Nb-Yb/Ta圖解上,主體花崗巖基本都落在OIB區(qū),表明其源巖為具有OIB特征的基性火成巖。因此,靈山巖體主體可以是高分異的I-型花崗巖(Xiang et al,2017),但是,這要求基性的巖漿經(jīng)歷大比例結(jié)晶分異,而異常大比例的結(jié)晶在酸性巖中受到巖漿粘度的影響,結(jié)晶的礦物晶體不可能發(fā)生分離(Lee and Morton,2015),因此我們更傾向于認為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是具有OIB特征的變基性火成巖高溫低壓部分熔融形成的A-型花崗巖(Patino Douce,1997)。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Sr含量和Eu/Eu*隨SiO2增加明顯降低,但是Rb含量基本不變,表明斜長石可能是主要的結(jié)晶分異礦物相,而鉀長石和黑云母可能并不是主要結(jié)晶礦物相,因為Rb主要賦存在鉀長石和黑云母中。
樣品采自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巖性為黑云母花崗巖,樣品中鋯石為短柱狀,長寬比大約1:2,無色透明,在CL圖像上顯示明顯的巖漿生長環(huán)帶(圖2),表明它們均為巖漿鋯石。本次分析了18個鋯石點,分析的鋯石U含量為729ppm~1901ppm之間,Th含量為302ppm~813ppm之間,Th/U比值在0.33~0.66之間,明顯大于變質(zhì)鋯石的Th/U比值(0.1),也說明為巖漿鋯石。分析的206Pb/238U比值變化于0.0205~0.0210之間,它們計算的206Pb/238U年齡集中在131Ma~134Ma之間,計算獲得的206Pb/238U加權(quán)平均年齡為132Ma±0.4Ma(圖2),該年齡代表了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的形成年齡,與其他研究者獲得的靈山巖體花崗巖鋯石U-Pb年齡(~132Ma,Xiang et al.,2017),和鈮鐵礦~鉭鐵礦U-Pb年齡一致(130Ma±1Ma,Che et al.,2015)。
圖2 靈山黑云母花崗巖鋯石U-Pb年齡諧和圖
通過對靈山巖體主體花崗巖的年代學(xué)和地球化學(xué)特征的研究,得出如下結(jié)論。
(1)LA-ICPMS鋯石U-Pb定年結(jié)果表明,靈山巖體主體黑云母花崗巖形成于132Ma±0.4Ma,與前人報道的靈山巖體年齡(~132Ma)一致,也與成礦礦物(鈮鐵礦-鉭鐵礦)U-Pb法年齡(130Ma)一致,揭示靈山巖體與稀有金屬成礦密切相關(guān)。
(2)巖石地球化學(xué)結(jié)果表明,靈山具有高的Ga/Al比值(>2.6),以及高的Zr+Nb+Ce+Y含量(388ppm~1016ppm),為典型的A1-型花崗巖。與華南燕山期大多數(shù)過鋁質(zhì)高分異花崗巖有較大差異,可能造成靈山巖體有關(guān)的稀有金屬礦為富Nb礦貧Ta礦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