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弋幸
時光流逝,歲月如梭。碧綠的葉發(fā)黃了,醉人的香傾灑了滿地。果色飄香,遍地金黃,這是人們腦海里固有的秋。而我故鄉(xiāng)的秋,是五彩斑斕的。
“買柿餅嘞——”
帶著濃厚的方言,穿著厚實的軍大衣,推一個小車,駐一方平地。這是我腦海中最先想到的秋景。柿餅整整齊齊地摞在車上,上面厚厚的白粉也蓋不住里面讓人垂涎欲滴的紅。用一把生銹了的秤桿去稱上幾斤。咬上一口,“嘶——甜到掉牙了!”
穿過集市,向山林深處走去,銀杏樹與楓樹錯落其間。偶有一兩片樹葉落在潭中,擊出一陣陣漣漪,既而,就平靜得沒有一絲波紋。風,在耳邊吹拂,親吻著大地的臉龐。在密林的小路上漫步,沒有夏天時的喧鬧,迎來的是鳥雀的啼鳴與樹葉碰撞交織的樂章,偶爾會有鳥兒落在地面,尋找它生的希望,驟然向天空飛去,引得林間生機皆與它合唱。
住在我家隔壁的是一個老爺爺,經(jīng)常搬一個躺椅坐在門口,手里玩弄著玉石器料,用一把小刀,結(jié)實的胳臂帶動著手,下刀流暢,絲毫不猶豫,刻出來的東西栩栩如生。玉易碎,但是亮而透,在夜光的照射下閃閃發(fā)光。打一盞小燈,用長著厚繭子的手細細摸索,凍石與刀細碎的摩擦聲,愈發(fā)顯得四下安寧,唯有夜空上一把銀河如爍,掬一捧光華萬點,皎皎萬歲春秋,寒來暑往,枯榮明滅。
偶有見他給玉勾線,是天然料,從他專注而深沉的眼神來看就知道是寶貝。寫一手整齊的蠅頭小楷,定點,凝神,手下的東西就活了起來。村里的小孩子閑得沒事就愛往他那里跑,小孩子對這種晶瑩剔透的東西當然感興趣,總是去轉(zhuǎn)轉(zhuǎn),看能不能拿到些邊角料,溫潤的玉石被分成一塊一塊,給這些小孩磨個珠子,做個玉雕童子,雖然沒了一整塊時的圓潤,但是雕琢后的物件線條分明,內(nèi)里珠光流螢,被人精心打磨后,散發(fā)出一陣若有若無的靈氣,饒有一番“白玉不毀,孰為珪璋”的意思。
聽,那是集市口小販叫賣新鮮柿餅的吆喝;看,那是一葉楓紅點在秋潭的漣漪;聞,那是金秋賜予我們的果香一陣;探,那是他平靜而深沉的目光。
“喏,請用心,用心去體會——”
“這最美的故鄉(xiāng)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