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林編輯部
孤煙大漢,塞北邊陲,少年身騎白馬獵獵而來,厲馬登高,挽弓射箭。他的身前,是匈奴鮮卑入侵下的烽火邊關,他的身后,是父母家國,浩浩河山。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在大漢長風中縱馬疾馳,懷著視死如歸的熱血,內(nèi)心激昂壯闊。
曹植筆下的這位報國安關的白馬少年,每每讀來,都覺得是在寫他自己。
從建安三曹,到七步成詩,曹植這個名字在歷史長河中,一直與傳奮相伴。生在王侯家,長在亂世中,他的一生都如繁星一般璀璨生輝,而數(shù)篇佳作,更是經(jīng)千年傳唱,為我們展現(xiàn)了這位傳奮人物的偉岸風骨和蓋世才華。
出生在漢末亂世,群雄逐鹿的年代,用曹植自己的話來說,他是“生平亂,長乎軍”的。雖然在軍功上遠不及哥哥曹丕,但他才思敏捷,文武雙全,十歲即能出口成詩,下筆成章,是曹操最鐘愛的兒子。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翩翩美少年,平日騎馬過處,女子不無爭看。
但這樣一位人見人愛的少年,在愛情上并不如意。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親率大軍攻克鄴都,作為先鋒的曹植率先入城,在袁熙府中對袁熙的夫人甄氏一見鐘情。彼時剛剛十三歲的少年郎,尚不懂情為何物,只是覺得眼前這位女子美得令人窒息。但命運并沒有給他足夠的時間消化這一場驚世邂逅,他的哥哥曹丕搶先出手,向父親請求娶甄氏為妻。轉眼美人成新嫂,一場懵懂愛戀,還沒開始,就被宣告終結。
不知多年后的曹植,回想起那一幕,會不會感嘆世事弄人,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注定只能是一生的遺憾。有些人,不過是生命中一閃而逝的過客,短暫相逢,便再無交集,到最后只能悵然吟出一句“今日樂相樂,別后莫相忘”而已。
好在,少年依舊是那個少年,白馬長槍,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驚世詩篇慷慨吟誦,內(nèi)心的波瀾壯闊已在這一首<白馬篇)中寫盡,而那些愛恨糾纏,手足相煎,到頭來,于他也不過是一場曲終離散的溫柔富貴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