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蘭
“我希望這門實實在在的瑪莎、葛蘭姆技術(shù)技巧能在中國生根發(fā)芽,讓中國的舞者們從中受益,為中國現(xiàn)代舞的發(fā)展再添上一塊堅定的基石?!?/p>
葛蘭姆的生命力
感覺是一瞬間,辛穎突然出現(xiàn)在酒店房間門口,明媚地說了聲“嗨”然后走進來。她身材纖瘦,腳步輕快,拍攝時毫不收斂肢體動作的力度,難以想象是一個正孕育新生命的母親。事實上,凌晨才從四川飛抵北京的她一大早便已經(jīng)開始接受采訪,輪到我們時已經(jīng)過了午后1點,而接下來還有好幾家媒體等待著。
青年舞蹈家、瑪莎·葛蘭姆現(xiàn)代舞團首席舞者、四川文化藝術(shù)學院舞蹈系教師……如今又初為人母,在辛穎看來,人生角色的轉(zhuǎn)換并不等于放棄已有的角色,而是不斷注入新的力量。辛穎此番回國,除了在開學之際回四川探一探學生們的情況,也是為了上海辛穎國際舞蹈與藝術(shù)中心的建成籌備工作,此外,瑪莎·葛蘭姆的體驗式展覽計劃于明年5月在上海開幕。
1926年,來自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舞者瑪莎·葛蘭姆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舞團,她獨創(chuàng)葛蘭姆式舞蹈技法,開啟了對現(xiàn)代舞領(lǐng)域的深遠影響。
93年來,舞團的領(lǐng)軍者換了一撥又一撥,而辛穎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也是首位進入舞團并擔任首席的舞者。如今回國推廣葛蘭姆技術(shù),是源于辛穎認為,只有以解放和強壯有力的身體,結(jié)合開放的頭腦和思維,才能不斷地結(jié)合自己的文化去發(fā)展現(xiàn)代舞技術(shù),而不是一味追趕所謂的流行?!耙驗橛柧汅w系完整,具有可復制性,就算零基礎也可以訓練出高端品質(zhì)的舞者,我們希望這門實實在在的瑪莎·葛蘭姆技術(shù)技巧能在中國生根發(fā)芽,讓中國的舞者們從中受益,為中國現(xiàn)代舞的發(fā)展再添上一塊堅定的基石。”
對舞蹈的信念感
開始對動作敏感,決心學習舞蹈,是在辛穎大約6歲的時候。那時“興趣班”這個概念剛剛開始流行,母親便將辛穎送去學電子琴。起初她就不是特別感興趣,加上用的電子琴不如別的小朋友好,那種“孩子氣的小傲嬌”總讓她覺得自己格格不入,注意力也沒法集中。
直到遇到舞蹈?!皨寢屗臀覍W舞蹈的時候,我一心想要被錄取,老師看柔韌度給我搬腿,再疼我都不說?!钡谝淮紊险n,辛穎沒有舞鞋,穿一雙小旅游鞋,非常認真地繃腳?!拔矣X得這件事我可以做,有種信念感?!?/p>
15歲考入南京藝術(shù)學院,專攻舞蹈編導的辛穎第一次聽說了瑪莎·葛蘭姆?!懊看紊犀F(xiàn)代舞課的時候,老師就會講,這個技術(shù)是建立在瑪莎-葛蘭姆基礎上的。那時候我也不知道葛蘭姆的具體技術(shù)是什么,只覺得好帥好真實?!?9歲,辛穎成為四川文化藝術(shù)學院的舞蹈老師,開啟了她的舞蹈教學生涯。本以為找到了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接下來過按部就班好好教課的人生,但一場災難扭轉(zhuǎn)了一切軌跡。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那天,辛穎一如往常地在學校里,下午2點28分,她在舞蹈教室旁的小賣部買水,突然,貨架和地面開始劇烈搖晃,一瞬間所有人都沖了出去……
與死亡擦肩而過的辛穎意識到,人生真的很短暫,是時候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于是,在學院的支持下,辛穎報考了瑪莎·葛蘭姆舞蹈學院。
語言不通、基礎薄弱、身體的傷病……獨自在紐約打拼的辛穎吃了一切想得到和想不到的苦,更要命的是母親的反對。那時辛穎便想,如何讓母親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如果能站上更大的舞臺,母親或許會明白吧。
六年時間,這個很能吃苦的中國丫頭,從初級班學徒一步步榮升為舞團獨舞,直至舞團首席。2015年,辛穎隨團回國來到國家大劇院演出,在《深沉的樂曲》中獨挑大梁。大幕拉開,偌大的舞臺上辛穎開始獨舞,那一刻起,坐在臺下的母親終于理解了女兒的執(zhí)著與成就。
“從小母親對我非常嚴格,打破她固定的人生觀和幸福觀太難了。但我媽媽在我生命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她真的不支持的話,到最后我可能還是會放棄的?!痹捨绰湟簦练f的眼眶已泛起淚花,有對母女二人各自辛苦的人生感觸,也飽含所有苦難終于撥云見日的釋懷。談及自己的丈夫時她終于破涕為笑:“我老公是美國人,為了我從美國中西部搬到紐約,對我特別好,而且很會討我媽媽歡心!”當所愛的人接受了她新的人生軌跡的時候,辛穎覺得,自己新的人生開始了。
做一個真實的藝術(shù)工作者
Q就“瑪莎·葛蘭姆技術(shù)技巧是最適合中國現(xiàn)代舞者訓練的內(nèi)功”您此前寫過文章進行討論,此觀點應該如何理解?
A葛蘭姆技術(shù)首先就是中段,也就是丹田,氣沉丹田發(fā)力。它強調(diào)收與放,收主要是利用腹部收縮的力量,放則強調(diào)更為有力的延展。這些都是跟我們傳統(tǒng)文化有關(guān)的,西方文化中是沒有丹田這樣有血有肉有氣息的生動形象的準確詞語,所以在這一點上中國人學習瑪莎·葛蘭姆技術(shù)技巧的意識理解就已經(jīng)更深了一步。最早葛蘭姆本人一直想來中國但沒來成,80年代的時候來了一個舞者,結(jié)果就是那一個舞者帶來的葛蘭姆技術(shù)對我們中國古典舞的發(fā)展奠定了非常大的基礎。那么我作為一個中國藝術(shù)家,怎么用我所學所用去說講自己的故事,把很多概念,比如我認為好的訓練技術(shù)教給大家,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上海辛穎國際舞蹈中心成立的原因之一。
Q作為中國人,您有給葛蘭姆的舞蹈/舞團帶去什么新的東西嗎?
A《深沉的樂曲》講的是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的歷史,而我會跟他們講我們的故事,我們的歷史。因為我是南京上的大學,對歷史有不一樣的感悟。我們團長非常支持,他們特別喜歡聽,我也經(jīng)常會跟他們講中國的故事。
Q對于如何把瑪莎·葛蘭姆的舞蹈傳承下來,您有壓力嗎?有何新的探索?
A我一直在做葛蘭姆的文化精神傳承,她的東西太實用了,很符合我們每個人。我起初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舞者,而葛蘭姆不光是教了我怎么樣去做一個有能力的舞者,還教我去做一個非常真實的藝術(shù)工作者,去做一個非常真實的女人,我覺得這個是很重要的。
壓力倒沒有,但是有一種責任感,想讓大家看到所有的情感都是平等的,有正面的負面的,這就是人的本性,而瑪莎·葛蘭姆的舞蹈就是在教別人怎么去尊重自己的情感。
最早都是我自己在美國和中國之間跑來跑去,負責聯(lián)系,傳資料,也沒有人給報銷機票(笑),現(xiàn)在在上海有得到美國領(lǐng)事館的支持,如果做得好,我們也希望在北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