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Eckman假說與韓漢語音標記差異的類型學分析

2019-11-25 09:18:06楊素悅金忠實
東疆學刊 2019年4期
關鍵詞:語音

楊素悅 金忠實

[摘要] Eckman將語言類型學上的標記性運用于二語習得研究中,提出了標記性差異假說和結構一致性假說?;贓ckman的這兩個假說對韓漢語音的標記性差異特征進行分析,可預測母語為漢語(普通話)的中國學生學習韓國語元音和輔音時的難度等級,并通過分析韓漢音節(jié)的標記性差異特征發(fā)現(xiàn)學習韓國語音節(jié)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 Eckman假說;語音;標記性差異;韓漢對比

[中圖分類號] H1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2-2007(2019)04-0074-06

[收稿日期] 2017-01-11

[作者簡介] 1. 楊素悅,女,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亞非語言文學朝鮮語專業(yè)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朝漢對比、語言類型學;2. 金忠實,女,朝鮮族,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朝漢對比、二語習得。(上海 200080)

在國外相關領域,對二語音系習得的多項研究結果證實了標記性差異假說(The Markedness Differetial Hypothesis)的預測功能,也有很多人依據(jù)結構一致性假說(Structural Conformity Hypothesis)對中介語音系習得的規(guī)律性進行研究并驗證了該理論的應用價值。[1](31~33)但在國內漢語二語習得研究中,語言類型普遍性的相關研究卻屬于盲區(qū),語音的習得研究也只是停留在對比分析和偏誤分析階段。[2](19~21)

鑒于此,本文將介紹??寺‥ckman)標記性差異假說和結構一致性假說兩個基本假設及其驗證情況。然后基于Eckman兩個假說來分析韓國語與漢語的標記性差異,進而預測以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中國學生學習韓國語語音時的困難,希望通過這些研究途徑和方法為揭示語言習得的復雜過程提供不同的解釋和考察視角,為語言教學提供建設性的理論指導和啟發(fā)。

一、Eckman的兩個假說

在第二語言教學中,預測二語習得者的習得難點,能夠更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提高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在對比母語與目標語的預測方法中,較有影響的是拉多(lado)提出的對比分析假說(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該假說認為,那些與母語相同的成分較易習得,而與母語不同的成分較難習得。該假說的倡導者中有一部分人曾經(jīng)認為,所有的外語錯誤都是由母語知識的負遷移引起的,母語與目標語之間差異越大,學習者困難越大,犯錯誤的可能越大。但是,后來語言學家發(fā)現(xiàn),對比分析假說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將母語與目的語的差異等同于困難,然而,實驗發(fā)現(xiàn),學習者卻往往更易在母語與目標語表面上相似的地方犯錯誤。此外,對比分析假說預測學習者困難和錯誤的能力有限,并且不能客觀、全面地分析和解釋二語習得中的一些現(xiàn)象。

格林伯格(Greenberg)(1976)對類型標記的界定如下:“如果有結構X的所有語言也有Y,但是有Y的所有語言不一定有X,那么結構X相對于結構Y在類型上是有標記的(而Y相對于X而言是無標記的)。”[3](6)“如果一種語言有X,那么就有Y”,這就是一種蘊含共性。類型學的標記性是基于語法的不對稱性,正是這一點將其和蘊含共性聯(lián)系起來,標記模式的發(fā)明,表明某些語言結構特征是可以直接進行跨語言比較的。關聯(lián)標記模式與蘊含共性具有一定的內在聯(lián)系,跨語言的標記模式一般可以用蘊含共性來表示。[4](2~4)

在此背景下,Eckman(1977)在對比分析的基礎上將語言類型學中的“蘊含共性”“標記理論”等運用于二語習得的研究中,提出了標記性差異假說,并指出可通過母語與目的語之間的語言類型標記性差異的比較預測二語學習者的困難區(qū)域。該假說的具體內容如下:1.目的語中那些與母語不同且比母語標記性高的部分更難學習。2.學習目的語中的那些與母語不同且比母語標記性高的部分的相對困難程度與標記性的相對程度一致。3.目的語中那些與母語不同,但標記性低于母語的部分不是學習的難點。[5](321)也就是說,并不是母語與目的語之間的所有不同都會造成學習困難,學習困難的程度與標記性程度呈正相關性。標記性差異假說提出之后,雖然很多研究驗證了該理論在二語習得中的預測功能,但也有一些學者對此提出了質疑。并且“標記性差異假說”僅僅能夠根據(jù)目的語和母語之間存在差異,且能夠判別是否具有標記性或標記性強弱來預測學習困難。Eckman(1991)反思了該假說存在的問題,又在語言類型標記性理論的框架下提出了結構一致性假說,“概括出的語言共性,如果適用于自然語言也適用于中介語?!?sup>[6](24)

根據(jù)Eckman的兩個假說,“可以預測目的語與語言共性一致的方面是比較容易習得的部分,目的語與語言共性不一致的方面,同時也是目的語與母語不同的方面,那么目的語標記性高的是學習的難點。”[3](7)

二、韓漢語音標記性差異特征

Eckmam認為,并不是所有的差異都會造成學習困難,只有那些符合標記性蘊含關系,并且標記性大的部分才會導致學習困難;人類語言的普遍蘊含共性同樣適用于中介語。這部分我們將以此為基礎,分別從元音、輔音、音節(jié)三個方面來分析韓漢語音的標記性差異特征。進而對母語為漢語(普通話)的母語環(huán)境下學習韓國語的大學生學習韓國語語音的難度進行預測。

(一)韓漢元音的標記性差異特征

韓國語的單元音有10個,漢語的單元音也有10個。為觀察方便,我們將韓國語和漢語的單元音按照發(fā)音位置整理如下表1和表2。

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韓國語的單元音?[?]、?[e]、?[?]、?[?]在漢語中沒有與之相似的音。而單元音?[a]、?[i]、?[u]、?[ü/y]、?[e]、?[o]可以在漢語中找到與之對應的發(fā)音。

根據(jù)Eckman提出的標記性差異假說和結構一致性假說,參照語言類型學上元音的普遍共性并與漢語的單元音進行對比,我們可以預測到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學習者在母語環(huán)境下其韓國語單元音學習的難度等級為:

?[a]、?[i]、?[u]

該難度等級假設表示,左邊的元音無標記或標記小,比較容易習得,越往右則越難習得。以下我們將闡述做出此假設的理論基礎。

許龍?zhí)岬剑侥壳盀橹?,從對自然語言元音類型的研究(Crothers,1978;Maddieson,1984;Lindblom,1986等)中可以總結出以下幾點共性:

1.自然語言中,最常見的元音數(shù)是5~7個,其中5元音體系最常見。

2.自然語言中,最常見的元音有以下11個:a、i、u、e、o、e、?、?、?、y、?。

3.其中,這11個元音大體上按a、i、u>e、o或者e、?>?、?>y、?的順序優(yōu)先選擇。

4.任何一種語言中,如果沒有高元音和低元音,則沒有中元音,比如如果沒有低元音[a]或者高元音[i],則沒有[e];同一舌位高度上,如果沒有不圓唇前元音,則沒有圓唇前元音,比如如果沒有不圓唇前舌元音[i],則沒有圓唇前舌元音[ü]。[7](76)

根據(jù)以上總結出的自然語言的普遍特征(2)、(3)和(4)可知,a、i、u是最普遍存在的元音,即它們?yōu)橄鄬o標記的元音。此外,“雅各布森(Jakobson)指出任何民族的兒童掌握其母語的元音音位時基本遵循如下的先后順序:(1)開口度大的元音先習得;(2)一個開口度小的元音和第一個元音構成對立;(3)然后或者產(chǎn)生第三個開口度的元音,或者產(chǎn)生發(fā)音部位前后的對立;(4)世界語言中出現(xiàn)的很少的音,在兒童習得過程中也是最后附加的?!?sup>[9](114)即以a、i、u為例,開口度大的a先習得,然后再習得開口度小的i與a對應,再習得后舌音u與i形成發(fā)音部位上的前后對立。兒童習得母語元音的先后次序往往與標記性強弱是對應的,并且?[a]、?[i]、?[u]這三音在漢語中都有與之對應的音,綜上,我們將?[a]、?[i]、?[u]放入第一個等級,也就是最無標記的等級,即最容易學習的等級。

許龍(2010)分析并總結的元音標記性等級如下:

5.舌位高低的標記性等級為:中元音>高元音>低元音(“>”表示“標記性大于”)。

6.前舌音和中舌音中,圓唇的標記性要大于不圓唇;后舌音中,不圓唇的標記性要大于圓唇。[10](316321)

韓國語中單元音?[e]和?[ü/y]在漢語中都有與之對應的發(fā)音,并且根據(jù)以上(5)可知,?[e]是低元音,標記性低,?[ü/y]是高元音,標記性也較低,因此?[e]和?[ü/y]不是學習難點。單元音?[?]、?[e]、?[?]雖然在韓國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發(fā)音,但根據(jù)以上總結出的元音的普遍共性,?[?]、?[e]、?[?]的標記性并不大。綜上,我們將?[e]、?[e]、?[ü/y]、?[?]、?[?]放入第二個等級。

我們將?[o]和?[?]放入最后一個等級,也就是標記性最大的等級的理由是:?[o]和?[?]在韓國語里本身就是標記性比較強的元音,并且?[?]在漢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音,且韓國語的?[o]要比漢語的o[o]舌位略高一點??梢?,韓國語單元音中最難發(fā)的音就是?[o]和?[?]。

(二)韓漢輔音的標記性差異特征

韓國語的輔音共有19個,漢語(普通話)的輔音共有22個。在分析韓國語輔音的標記性等級之前,為了更直觀地觀察韓漢語的輔音系統(tǒng),我們將韓國語的輔音按照發(fā)音部位和發(fā)音方法整理如下表3,漢語(普通話)的輔音按照發(fā)音方法和發(fā)音部位整理如下表4。

通過對比韓國語和漢語(普通話)的輔音系統(tǒng),可以知道韓國語的?[p]、?[t]、?[k]、?[?]、?[?]、?[??]、?[s]、?[l(?)]、?[h]在漢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音。與漢語中有對應發(fā)音的有10個,分別為?[p]、?[p?]、?[t]、?[t?]、?[k]、?[k?]、?[s]、?[m]、?[n]、?[?][②]。

① 以上韓國語和漢語的輔音都用國際音標標注。其實國際音標并不代表“值”,只是代表“類”,即標音和記音時拿它作為一個代表來衡量,符號真正的定性要靠詳細的說明和規(guī)定(世界上不同的語言發(fā)的音不可能與國際音標符號規(guī)定的音完全相同,于是不得不選擇一個相近發(fā)音的符號來標音和記音,然后進行一定的說明,此外,國際音標有時表示嚴格的音素的發(fā)音,有時只是代表一個音位,即一組音的代表)。也就是說,雖然韓國語與漢語相對應的10個音的國際音標標注符號相同,但并不代表這些音發(fā)音完全相同,具體的發(fā)音要參照發(fā)音方法的規(guī)定和說明。

根據(jù)Eckman提出的標記性差異假說和結構一致性假說,參照語言類型學上輔音的普遍共性及韓國語與漢語(普通話)的不同,可以預測到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學習者習得韓國語輔音的難度等級如下:

?[m]、?[n]、?[?]、?[h]﹤?[p?]、?[t?]、?[k?]﹤?[p]、?[t]、?[k]﹤?[??]、?[s]、?[?]、﹤?[p]、?[t]、?[k]、?[s]、?[?]、?[l(?)](“﹤”表示“難度小于”)

上面的難度等級假設表示,左邊的輔音無標記或標記性弱,比較容易習得,越往右則越難習得。以下我們將闡述做出此假設的理論基礎。

馬迪森(Maddieson)提出了“語言類型學上最理想的輔音體系”,一共有20個輔音。[12](12)也就是說可以將這20個輔音看作是相對最無標記的輔音。

根據(jù)上表5,韓國語的輔音系統(tǒng)中,?[p]、?[t]、?[k]、?[s]、?[?]、?[m]、?[n]、?[?]、?[h]、?[l(?)]這10個輔音可以看做是相對無標記的音,輔音的標記性大體可進入等級:“?[p]、?[t]、?[k]、?[s]、?[?]、?[m]、?[n]、?[?]、?[h]、?[l(?)]﹤?[p]、?[t]、?[k]、?[s]、?[?]、?[p?]、?[t?]、?[k?]、?[??]”(“﹤”表示“標記性小于”,以下我們將此等級稱為等級1)。

“多勃力羅夫斯基(OGrady Dobrovolksy)和阿里諾夫(Aronoff)(1989)曾指出,語言中最普遍的輔音是/p、t、k/、/s/、/l/、/m、n/?!?sup>[14](51)據(jù)陸丙甫、金立鑫(2015)分析,“最常見的輔音是雙唇音,如[p]和[m],從發(fā)音部位上看,除了最常見的雙唇音還有舌前軟腭音;一個語言如果有邊音[l]則一定有[n]。”[15](30)也就是說[l]的標記性要大于[n]。崔仁京(1999)認為“幾乎所有的語言里都有[n]”,[16](6)所以[n]的標記性很小。許龍(2010)按發(fā)音方法分析了輔音的標記性等級:擦音的標記性大于塞音和塞擦音。[15](339)在同一發(fā)音部位上?[s]的標記性要大于?[t]。此外,韓國語?[h]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輔音,比漢語(普通話)h[x]的標記性小,因此,根據(jù)Eckman的第三條假說,?[h]不是習得難點。綜上可進入等級:國際音標是標音和記音的符號,起到標桿和標準的作用,理論上國際音標應該是一音一符,應該是一種像五線譜一樣表示音值的符號,即確定每個符號的發(fā)音,但是世界上語言的發(fā)音多種多樣,不可能為世界上各種語言發(fā)出的音設計不同的符號。所以,“?[p]、?[t]、?[k]、?[m]、?[n]、?[?]、?[h]﹤?[s]、?[?]、?[l(?)]”(“﹤”表示“標記性小于”,以下我們稱為等級2)。韓國語和漢語中都有送氣和不送氣的對應。如漢語輔音b[p]/p[p?]、d[t]/t[t?]、g[k]/k[k?]等的對應,韓國語輔音?[p]/?[p?]、?[t]/?[t?]、?[k]/?[k?]、?[s]/?[??]的對應。雖然在兩種語言中送氣相對于不送氣是有標記的,但根據(jù)Eckman的標記性差異假說,它們都是相對無標記的,并不造成習得難度。此外,韓國語的清音又有松音和緊音之分,而漢語則沒有,韓國語的清音比漢語的清音標記性要大,會造成習得困難。因此,我們將?[p?]、?[t?]、?[k?]放入第二個等級,將?[p]、?[t]、?[k]放入第三個等級,則可將等級2調整為“?[m]、?[n]、?[?]、?[h]﹤?[p?]、?[t?]、?[k?]﹤?[p]、?[t]、?[k]﹤?[??]、?[s]、?[?]”。韓國語中有松音和緊音的對應,并且緊音在韓國語中也是標記性較大的音。因此,根據(jù)Eckman的標記性差異假說的第一和第二個預測,以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學生習得韓國語緊音時難度相對較大。雅各布森(Jakobson)認為,/r/和/l/是兒童最后掌握的兩個音位,也是失語癥者最先喪失的兩個音位,這可以證明第二語言習得中掌握這些音位的難度頗大。因此,我們將?[p]、?[t]、?[k]、?[s]、?[?]、?[l(?)]放到最后一個等級,也就是最難習得的那個等級。綜合以上等級1和等級2,我們得到預測的難度等級如下:“?[m]、?[n]、?[?]、?[h]﹤?[p?]、?[t?]、?[k?]﹤?[p]、?[t]、?[k]﹤?[??]、?[s]、?[?]、﹤?[p]、?[t]、?[k]、?[s]、?[?]、?[l(?)](“﹤”表示“難度小于”)。

(三)韓漢音節(jié)的標記性差異特征

音節(jié)結構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這里我們只討論韓漢音節(jié)結構中比較明顯的差異特征。

漢語和韓國語在音節(jié)上的一個很大差別是韓國語多音節(jié)之間可以連讀,前音節(jié)對后音節(jié)影響明顯。而漢語音節(jié),“不管是單念,還是和其他音節(jié)相結合的連念,它的前后界限都是非常清楚的,不允許因連音而發(fā)生混淆。”[17](56)因此,韓國語的連讀對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韓國語學習者來說是學習的難點。

其次,漢語普通話里只有/n/和/?/可以出現(xiàn)在音節(jié)尾,而韓國語中有/k/、/n/、/t/、/l/、/m/、/p/、/?/可以出現(xiàn)在音節(jié)尾。韓國語的收音相對漢語韻尾有標記,會造成學習困難。

漢語的音節(jié)內音素的組合有較多的限制,例如z、s、sh、zh、g、k、h不能與i、ü以及以這兩個元音為韻頭的韻母相拼,r還不能和a相拼,而韓國語中元音和輔音的搭配比較靈活。因此,例如像韓國語中“?、?、?、?、?、?”等對漢語(普通話)為母語的韓國語學習者來說,是標記性較大的音節(jié)。

此外,漢語音節(jié)結構中不存在“?”音節(jié),而存在與之相似的音節(jié)“wen”,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容易改變目的語的音節(jié)結構,即向雙元音變化。如“??”說成“??”。這一點也需要特別注意。

三、結語

本文根據(jù)Eckman的標記性差異假說和結構一致性假說,對韓漢語音的標記性差異特征進行了分析,預測了母語為漢語(普通話)的中國學生學習韓國語語音時的難度等級,難度等級為:1. ?[a]、?[i]、?[u]〈?[e]、?[e]、?[ü/y]、?[?]、?[?]﹤?[o]、?[?](“﹤”表示“難度小于”)。2. ?[m]、?[n]、?[?]、?[h]﹤?[p?]、?[t?]、?[k?]﹤?[p]、?[t]、?[k]﹤?[??]、?[s],?[?]、〈?[p]、?[t]、?[k]、?[s]、?[?]、?[l(?)](“﹤”表示“難度小于”)。3. 韓國語多音節(jié)之間的連讀現(xiàn)象會造成學習困難;韓國語的收音相對漢語韻尾有標記,會造成學習困難;漢語的音節(jié)內音素的組合有較多的限制,而韓國語中元音和輔音的搭配比較靈活,一些標記性較大的音節(jié)會形成學習難點。

參考文獻:

[1]鄭占國:《語言類型標記性假說與中介語音系習得》,《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年第6期。

[2]施家煒:《國內漢語第二語言習得研究二十年》,《語言教學與研究》,2006年第1期。

[3]孫文訪:《基于類型學的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語言教學與研究》,2012年第2期。

[4]沈家煊:《類型學中的標記模式》,《外語教學與研究》,1997年第1期。

[5]Eckman FR.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27(2),1977.

[6]Eckman FR.The Structural Conformity Hypothesis and the Acquisition of Consonant Clusters in the Interlanguage of ESL Learners.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3(1),1991.

[7][韓]許龍:《對比語言學》,首爾:溝通,2013年。

[8]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9]李晶,石鋒:《二語習得漢法中介語元音系統(tǒng)建構次序的實驗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10][韓]許龍:《語音的標記性等級和元音的普遍性相關關系研究》,《二重言語學》,2010年第42號。

[11]瞿靄堂:《國際音標漫談》,《民族語文》,2012年第5期。

[12]Maddieson,I.Patterns of Sounds. CUP,1984.

[13][韓]許龍:《輔音的普遍性和語音標記行的相關關系研究:以障礙音為中心》,《語言和文化》,2010年第6卷第3號。

[14]朱永平:《第二語言習得難度的預測及教學策略》,《語言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4期。

[15]陸丙甫,金立鑫:《語言類型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16][韓]崔仁京:《標記性理論和英語語音指導》,朝鮮大學教育大學院,1999年。

[17]徐通鏘:《基礎語言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責任編輯 全華民]

① 每個等級內部不細分。

[②] 行一定的說明,此外,國際音標有時候表示嚴格的音素的發(fā)音,有時只是代表一個音位,即一組音的代表)。也就是說,雖然韓國語與漢語相對應的10個音的國際音標標注符號相同,但并不代表這些音發(fā)音完全相同,具體的發(fā)音要參照發(fā)音方法的規(guī)定和說明。[10](2123

猜你喜歡
語音
第二語言語音習得中的誤讀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7:26
魔力語音
基于MATLAB的語音信號處理
電子制作(2019年14期)2019-08-20 05:43:38
基于MQ3與MP3的價廉物美的酒駕語音提醒器
電子制作(2019年9期)2019-05-30 09:42:10
基于DSP的語音嘯叫處理系統(tǒng)
MATLAB在語音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電子測試(2018年23期)2018-12-29 11:11:54
對方正在輸入……
小說界(2018年5期)2018-11-26 12:43:42
Magic Phonetics魔力語音
讓語音電話溝通更完美
科大訊飛:押注語音生態(tài)圈
丽水市| 象州县| 兴山县| 瑞丽市| 紫云| 内乡县| 会泽县| 修水县| 宜良县| 华安县| 五莲县| 罗甸县| 千阳县| 都匀市| 景洪市| 古浪县| 临城县| 罗甸县| 甘肃省| 镇坪县| 桃江县| 青阳县| 石嘴山市| 洛隆县| 莒南县| 南投县| 拜城县| 铜陵市| 五寨县| 凤冈县| 饶阳县| 平度市| 陆川县| 西盟| 武邑县| 西华县| 青川县| 盘山县| 肃宁县| 深水埗区|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