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軍
(河北省遷安市太平莊鄉(xiāng)太平莊初級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從體質與健康標準測試調查結果來看,農村學生的身體素質表現(xiàn)的都是越來越低,越來越多的學生出現(xiàn)肥胖、近視等現(xiàn)象,需要引起農村體育教師和家長的高度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長期的學科應試思維的結果,農村學生對體育不怎么重視,體育鍛煉場地與設施的嚴重不足,體育鍛煉時間也很短且缺乏章法。新體育課標提出:堅持“身體素質第一”的理念,把體育課堂的主動權給學生,提高學生體育與健康生活控制能力。因此,如何開展農村體育運動,讓農村學生的體育生活更加充實完美,就成為了體育教師應該深思的課題。
農村學校體育教育要想取得科學有序發(fā)展,必須要轉變陳舊的體育觀念,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避免“穿新鞋走老路”,促使學生形成新體育意識。比如講初中體育《足球》時,足球運動項目具有明顯的團隊性和技術性,對初中生的健康標準和團隊合作能力的要求都很嚴格,教學時,體育教師應注重啟發(fā)和指導,通過多種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勇敢、機智、果斷的運動品質。首先由教師講解和示范,建立運球和控球的概念,掌握正確的踢球動作,確保運球、踢球質量。然后組織學生模仿和創(chuàng)新練習,熟悉球性、培養(yǎng)他們的球感、腳感,增強對足球的有效控制力和技術支配力。接下來層層深入,挖掘初中生的體育潛力,開展足球競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以后的自我體育素養(yǎng)培養(yǎng)奠定好基礎。將初中生分成兩隊進行對抗,要求學生注重協(xié)作配合、提高封堵、包夾、和搶斷意識,隱藏傳球意圖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參與觀念、主體地位思想得到很好的落實。
農村學校應積極開發(fā)體育教育資源,創(chuàng)設具有本地特色的體育教學活動,鼓勵初中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體育活動中釋放天性,形成體育習慣。體育教師應科學利用大課間活動平臺,豐富戶外體育項目,真正發(fā)揮體育的育人功能。比如講初中體育《籃球》,籃球是體育教學的重點,是初中生增進友誼,增強凝聚力的主要活動,體育教師可以設計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初中生養(yǎng)成主動參與籃球訓練的意識行為。比如在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設情境繞規(guī)定線路運球,再變換線路,激發(fā)學生運球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組織籃球知識搶答賽,由體育教師出題,學生搶答,最終搶答的既快又準確的學生獲得勝利,能夠獲得表揚和獎勵;舉辦校園籃球節(jié),開展各種各樣的趣味校園籃球賽,以收到活動育人,通過球類運動促進智力、體力雙豐收的目標;推進“籃球大課間”活動項目,讓學生有足夠的訓練時間,這將是我校常態(tài)化的一項體育活動,讓運動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
農村體育教學應加強對體育教學價值的意識宣傳,讓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的意義,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體育能力,使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實施更加規(guī)范和科學。體育競賽是發(fā)展體育能力的主要途徑,是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的最好方法。學??梢远ㄆ陂_展運動會,鼓勵學生參與到自己擅長的體育項目中,為班級爭得榮譽。學生自主設計班級開幕式的演出活動,每個人都積極的書寫運動會宣言,并且更加刻苦的訓練,最終取得一項又一項的好成績。學校還可以開展校際間的體育聯(lián)賽,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yǎng)體系,為初中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開闊學生的視野。如健美操聯(lián)賽,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和運動規(guī)劃,包含健身操、啦啦操、體育舞蹈、跳繩等比賽,讓初中生可以盡情的發(fā)揮,有效促進農村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
體育教學是一個育人的過程,體育教學應按照初中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情況而定,使體育運動深入人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體力和智力,增強體育綜合素養(yǎng)。教師可為學生介紹體育界上的名人名事,利用榜樣的激勵作用,激勵初中生保持正確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如劉翔在開始訓練七步上欄技術時,為了能讓這個技術熟練運用并成為自覺,他為自己定了一個運動習慣,那就是在每一天的起床后只要是走不就必須做到先邁出左腳,并且一直堅持先邁左腳,為劉翔的七步上欄技術訓練成功奠定了技術的基礎。由此可見,所有的成功都必須付之極大的努力及心血。說起體操王子李寧,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天才,但是他也是從小經(jīng)歷了艱苦的訓練和多次的失敗后才成功的,可以確定的是,天才都是通過奮斗才能獲取的。農村體育教育應融入體育精神的傳承,引導學生在學習榜樣的同時,弘揚體育精神,突出新時代特色,助力我國強國體育建設。
總而言之,發(fā)展農村體育運動任重而道遠,需要校方、體育教師多措并舉,共同完成這一長遠目標。加強對農村學校體育課程的師資投入,購置充足實用的體育教學器材,滿足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需求。體育專業(yè)教師應加強自我培訓努力提高專業(yè)技能,建立多元化的教學體系,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參與體育活動。學生要加深對體育的重視,選擇自己適合的體育運動,增強體質和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