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惠
十四年之前,《夏至未至》是那個時代最暢銷的青春小說,“陸之昂”卻只是活在故事里。十四年之后,《夏至未至》是這個備受關(guān)注的影視作品,有血有肉的“陸之昂”終于在鏡頭里出現(xiàn)。白敬亭渾然天成的少年感讓這個僅活在人們想象中、神話級別的人物一點一滴地走進了大家的心里,勾起了許多人的青春回憶。
“我的父母之所以叫我敬亭,就是希望我能如山一樣穩(wěn)重,靠得住?!卑拙赐ひ恢庇浀酶改傅亩?。
初中時,白敬亭的性格和“陸之昂”很像。他們一樣的活力四射,一樣擁有好人緣。唯獨在成績上,他們有著天壤之別。白敬亭不喜歡學習,他上課不做筆記,下課不做作業(yè),在無邪的學生時代自在地生活著。
關(guān)于未來,白敬亭從未思考,直至中考成績讓他開始直面現(xiàn)實?!爸锌嫉牟ㄕ蹖ξ矣绊懞艽螅貌蝗菀咨敫咧?,我一定要考上大學,不再讓父母擔心。”雖說白敬亭一直練習跳遠,藝考成績遠遠超出了錄取分數(shù)線,但由于文化課成績不理想,他險些無法繼續(xù)讀書。
若不是他曾爬上琴椅,試探著在黑白鍵上敲出旋律;再加之,父母曾為他的前途各種奔走,也許今天,白敬亭還僅僅是那個無所事事的孩子。只不過,研究古典音樂并不是白敬亭的終極目標。高考時,他已經(jīng)因為不愿再花費父母的錢,沒有報考昂貴的藝考培訓,于是不得不去首都師范大學攻讀音樂專業(yè)。如果再放棄“演員夢”,那他的人生豈不是太無趣?他決定搏一把。他四處投遞簡歷,去各種劇組試鏡。最終,是一條來自朋友圈的招募令,讓他與影視圈結(jié)緣。
第一次試鏡,是在網(wǎng)劇《匆匆那年》的片場。沒有任何表演經(jīng)驗的白敬亭,站在眾目睽睽之下,心跳得特別快。他不敢看搭檔的眼睛,更不用說可以自然地和觀眾互動。
“完了,我還是回去考駕照吧!”機械地說完臺詞之后,白敬亭沮喪地想。他垂著頭,走至門口,然后突然被導演攔住。
“你的形象很符合角色,也很有潛力,只是沒有系統(tǒng)地學習過。這樣,你收拾一下,跟著劇組去集訓吧!”此話猶如一把神奇的鑰匙,為白敬亭打開了人生全新的大門。他開始為此而改變,又或者是更像自己了。《跟著貝爾去冒險》中,白敬亭便展現(xiàn)出了驚人的力量。他上山下海,荒野求生,體驗了人生的各種情緒,孤獨、無助、沮喪、興奮……
他深知自己出道的機會來之不易,那就只能以勤奮為立身之本。
當《夏至未至》劇組找到他時,白敬亭甚至有過猶豫。他確實不想再當“暖男專業(yè)戶”,出演青春偶像劇。可轉(zhuǎn)念又一想呢,“陸之昂”不就是自己嘛,白敬亭突然就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簽了劇本。
他的性格就是這樣,守持本真且保留童真。許多記者都表示被白敬亭“懟”過,采訪他簡直是場斗智斗勇的游戲。比如,有記者問:“小白,你最開心的事情是什么?最不開心的事情又是什么?”白敬亭聞聲,便認真地回答道:“最開心的事情嘛,是我拍了一部戲。最不開心的事情是,我就拍了這一部戲!”
會嗎?會吧。不是因為白敬亭是勵志的公眾人物才得以被青睞,而是他足夠真實。靜默與狂放,同時在他身上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白敬亭是男孩與男人最完美的結(jié)合版。
與其說,我們愛著這個大男孩,倒不如講,我們還在愛著那段青春和那個從不曾想放棄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