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林
【摘 要】論文通過對微油點火技術的原理和系統(tǒng)構成的介紹,重點對SU-2000火檢在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的應用進行分析及說明,為保證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具有深遠的意義。
【關鍵詞】超超臨界;火檢探頭;SU-2000;微油點火
一、超臨界機組的發(fā)展趨勢
要控制能源的損耗并且降低一些污染物的產生,讓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好,就需要不斷改進生產設備。現(xiàn)階段,因為各項材料都有了不小的突破,超臨界機組也在持續(xù)進行改良,各項數(shù)據(jù)都有了提升,目標就是超超臨界?,F(xiàn)在,超臨界機組是比較完善的,同時效率也不錯,能夠在很多企業(yè)進行推廣,其中容量最高的數(shù)值現(xiàn)在有大約1300MW,并且,其中的效率也非常喜人,約為49%,可以良好地進行使用。超超臨界機組相關的工藝同樣有不錯的提升,很多國家將自身的超超臨界機組相應的標準定在1000MW級,具體的數(shù)據(jù)就是31、600℃,這只是近期的情況,以后還會有進一步的成長空間。
因為煤能夠運到比較遠的地方,同時能夠良好的保存,這樣就能有比較穩(wěn)定的燃料對于后續(xù)的工作進行保障,這樣相應的發(fā)電技術可以憑借這樣的長處快速提升。而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很多的使用煤作為主要燃料的機組,會更多的使用超臨界這樣一類的發(fā)電工藝,所以,這是非常有成長空間的。
不過,使用鍋爐進行工作期間,還是有不少的缺陷,會有容積熱負荷低、制粉系統(tǒng)爆炸等問題。這就需要研制超臨界相關的設備期間,一定要處理好這一類的重要難題,讓相關的工藝有進一步的提升。
二、火檢系統(tǒng)在超臨界鍋爐應用中的問題分析
(一)超臨界鍋爐火檢系統(tǒng)介紹
1.超超臨界鍋爐火檢系統(tǒng)設計情況
某超超臨界相關的系統(tǒng)里面設有大約48支燃燒器,分為3層進行處理,采取前后墻進行對沖。相應的順序為:前墻可以劃成A、B、C層級,后墻可以劃成D、E、F層,相應的設備里面有油、煤火檢各一支。這里面,A層選取的8支火檢是ABB,剩下的則是SAFE-FIRE公司產出的SU-2000TM的部件。
2.ABB火檢與SU-2000火檢介紹
A層里面取用的檢測器是ABB Uvisor SF810設備,其中的探頭為光纖性質的,型號為SF810-FOC-IR-TL-C-W。該火檢為分體式,處理器安裝在現(xiàn)場微油控制柜內部。
SF810安全火焰檢測器采用最先進的技術,很準確的鑒別出點火器火焰和主火焰“熄火”的潛在危險情況。并且便于安裝,操作靈活,可以在危險區(qū)域使用,防護等級達IP67,并且維護量較低。
SAFE-FIRE公司出品的SU-2000TM火檢里面有自身攜帶的自檢系統(tǒng),會進行2min/次的檢查,依據(jù)紅外線方面的理論進行工作。這里面會有檢測頭還有相應的處理器,會有效地控制問題的產生,并且沒有放大器柜,這樣也就減少了電纜的使用,會更加便捷。這里會用到的是固態(tài)信號方面的工藝,采取固態(tài)感光相關的部件處理里面的紅外光。并且能夠采取相應的火檢軟件跟計算機開展聯(lián)系,這樣就可以有128個探頭進行有效的關聯(lián),能夠很好地體現(xiàn)里面火焰的情況還有相應的資訊。
3.SU-2000火檢的安裝要求
在配置探頭期間,其中的視線要有效地觀察到初燃的地方,同時要讓其中的視線跟噴嘴協(xié)同進行移動;并且要了解鍋爐里面灰塵的狀態(tài),還要看到里面燒焦的狀態(tài),這樣才會有更好的位置安排,排出很多干擾因素;要想到設備的移動情況,不能讓角度太大,這樣會讓靈敏性出現(xiàn)問題。這樣的工作能有效地看到鍋爐工作期間,里面的火焰具體的情況。
SU-2000火檢的安裝要求應該具備以下條件:a、確定風箱內適合焊接支架的位置;b、確保支架不會和風箱內的連桿或葉片發(fā)生干涉;c、檢測全長范圍內的傾斜角度,保證柔性加長管沒有死彎;d、外套管可以方便地放入安裝管內,柔性部分前端應類似彈簧樣安裝在支架中。
4.SU-2000火檢的靜動態(tài)調試
常用的調試一般會有靜、動兩種狀態(tài)的環(huán)節(jié),其中的靜態(tài)就是在鍋爐還沒有開始工作的時候就要調試相關的系統(tǒng),而其中得到動態(tài)就是鍋爐開始工作的時候對于相應系統(tǒng)里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一定的設定。
靜態(tài)調試具體的工作內容就是要了解其中的卡件的順序有沒有很合理,相應的標識又沒有達到要求,并且對其中的回路進行一定的驗證,看一下各項信號能不能正常的傳輸,并且要了解這些信號是否是準確的,同時對電源進行相應的驗證,看一下在缺少電的情況下的狀況以及火焰信號相關的檢測。具體步驟為:確認設備正確→確認設備接地良好→設備上電→初始化設置→光通測試→測試完成。
動態(tài)調試具體的工作內容就是看一下工作期間,設備的臨界狀態(tài),還有負荷不高的情況下的狀態(tài),并且對于危險情況下的一些具體的數(shù)據(jù)進行一定的整理。按照設備的具體性質,分析有火/無火這樣的情況,將里面的參數(shù)設置成為最好的情況,這樣就能讓出現(xiàn)爐膛滅火的情況下,相應的設備還能良好的進行工作,避免出現(xiàn)一些失誤,讓其中的信號是非常精準有效的。動態(tài)調試時由于油火檢、煤火檢燃燒介質不同,需分開調試。油火檢及煤火檢設置參數(shù)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頻率值及增益值得設定。
(二)火檢在超超臨界鍋爐的現(xiàn)場檢查安裝情況
本次進行測定的6層火檢設備加起來是96支,相應的數(shù)據(jù)就有,具體裝配的地方,其中墊塊的角度還有跟喇叭口之間的長度以及其中鏡片需要設置的深度。
裝配的地方:開孔的地方就是依據(jù)風懸向的X軸相應的20°、55°、-20°。測試發(fā)現(xiàn),這樣的裝備地方達到了相應的標準。
墊塊的角度:由于具體的材質是不一樣的,這就造成了具體的火焰頻段大小是不一樣的,所以,具體的角度同樣是不一樣的,其中,油火檢大約是7°,煤火檢大約是3°。由于現(xiàn)場情況復雜,爐膛內上下交叉作業(yè)處多,內部仍然在焊接,要讓檢測更快,就要在還沒到鍋爐里面的時候,依據(jù)墊塊的外型,制作一樣寬窄的紙片,將這些墊塊進行一定的比較。注意:微油火檢墊塊角度為8°,且所有探頭安裝位置靠前,離燃燒器喇叭口約19mm,符合廠家安裝要求。經現(xiàn)場檢查,所有墊塊大小都與圖紙要求一致。
墊塊跟喇叭口之間的長度還有鏡片裝置深度:按照生產方的規(guī)定墊塊跟其中的固定頭一定要應平齊,具體的長度應為100mm,這樣就能知道,焊接沒有達到標準。對生產方進行了查證,就了解到:
1)按照具體開孔的地方,使用100mm的長度進行設置,這樣,光纖跟燃燒器中間的長度太長,對具體的檢測情況不利,存在遺漏的問題,就進行了一定的整理。
2)具體的焊接期間,固定頭會被燒壞,為了要讓它良好的保存,需要把墊塊跟固定頭之間分開一段長度,具體為8mm。這樣最終的距離是20mm-30mm。
微油油火檢的檢測:這類油火檢里面的探頭設置跟另外的一些設備并不是相同的,其中的光纖要放置到面板中的預留孔里,并且到達跟穩(wěn)燃器大約有200mm的地方,同時探頭其中的外導管300mm的范圍中要跟探頭保持距離,并且使用管夾將其穩(wěn)定住。
三、小結
本文通過對微油點火技術的原理和系統(tǒng)構成的介紹,重點對SU-2000火檢在1000MW超超臨界機組的應用進行分析及說明,并且分析了SU-2000具體要配置的地方還有相應的角度,對于墊塊還有其中的喇叭口之間的長度也有一定的設置,檢測了其中鏡片需要放置的深度,發(fā)現(xiàn)都是達到標準的。并且度量了其中的氣源管徑,同樣達到了規(guī)定的標準,能夠有大量的冷卻風量,這樣,探頭上面就減少了灰塵,并且溫度也不會過高,而火檢信號也就減少了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DLGJ116-1993.火力發(fā)電廠鍋爐爐膛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技術規(guī)定.
[2] 肖大維.控制設備及系統(tǒng).中國電力出版社.2006.
[3] 胡明君,李鳳德.微油點火裝置的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J]:華電技術,2009: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