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青
音樂教學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陶冶兒童的情操,培養(yǎng)兒童的心靈美起著積極的作用。音樂教學要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讓學生在愉快的教學中感受、想象、創(chuàng)造音樂。把少兒的音樂學習與游戲、舞蹈有機結合起來,把抽象的音樂概念、復雜的音樂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訓練,轉化成生動有趣的游戲、舞蹈,使之形象化、具體化,讓少兒通過自身的活動,把聽、視、觸等各種感覺活動和運動、唱歌、表 演、游戲、舞蹈等結合起來,從而把他們從座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既動口、動手、動腳,也要動腦, 蹦蹦跳跳地進入音樂世界,同時也受到美的熏陶。我在教學中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靈活運用多種愉快教育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較好效果。
一、開動腦筋創(chuàng)設情趣,培養(yǎng)識譜興趣
識譜知識的傳授在音樂教學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教五線譜唱名時,為了使教學更形象、更有味,我請了幾位高矮不同的學生分別充當音符的do、 re、mi、sol和la, 并告訴他們各自的家住在幾線幾間上。接著提問:“誰最高?”下面回答:扮演“l(fā)a”的學生最高。于是,我指出:由于la住得最高,所以這個唱名也最高。這種教學形象、直觀,加之聽覺與視覺的統(tǒng)一,學生不但加深了對“音高”的理解,同時也提高了學習音樂理論的興趣。為進一步掌握已學的唱名,我在演奏音符的同時,要求扮演音符的學生將聽到的音高按先后順序迅速排好,并在線譜上找到各自的“家”,同時唱出唱名,唱準音高。如此,他們對五線譜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唱歌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學習產生的影響,遠遠超過教師的督促和簡單的說教。如在學習《小雨沙沙沙》這一課時,教師先請學生閉眼聽一段雨聲的錄音,淅淅瀝瀝的雨聲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大自然。教師問道:“小朋友,你愿意告訴大家你雨中的心情,并讓我們知道你雨中的故事嗎?”有學生說:“我最喜歡下雨了,因為下雨我可以在院子里玩水,可有趣了?!倍械耐瑢W則講了雨天發(fā)生的故事……接著,教師運用多媒體電腦顯示一幅幅極富詩意帶著生活氣息的連續(xù)畫面“池塘里的小雨點”“戴斗笠的小男孩”……伴隨著歌曲的旋律,教師又問:“你根據(jù)看到的、聽到的給歌曲起個歌名好嗎?”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各不相同,所以回答也各具特點:“雨中小唱”“雨中的童年”……學生的思緒在雨景中延伸,想象在雨景中擴展,創(chuàng)造在雨景中體現(xiàn)。由于有了視覺的先導,學生很興奮,也很投入,創(chuàng)編的歌詞極富個性色彩,當他們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詞被投影到大屏幕時,當他們用心去唱自己創(chuàng)編的歌曲時,他們感受到的是創(chuàng)造的愉悅,獲得的是創(chuàng)新的動力。
三、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動作,增強學習興趣
音樂課堂中要給學生“動”的空間、時間,讓學生在動中加深對音樂形象的聯(lián)想,從而增強音樂的表現(xiàn)力。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動態(tài)的課堂,讓學生在欣賞、聽覺、觸覺中得到動態(tài)享受,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欲望。如:在欣賞《鴨子拌嘴》時,我讓學生以三人一組,根據(jù)音樂情節(jié)設計動作。接著讓小朋友自己分配角色,分別扮演鴨媽媽和拌嘴的小鴨,戴上頭飾。音樂一起,全體學生情不自禁地表演起來。當清脆的鈸和三角鐵發(fā)出“才當、才當”的聲音時,學生們笑盈盈地把雙手靠在兩側,撐起一對翅膀大搖大擺地按打擊樂的節(jié)奏走著,不快不慢,非常整齊,顯然是“小鴨們”出窩了。接著,悅耳的釵聲又響起,隨著聲音的漸強而加快速度,同學們立刻兩兩相對,撅著屁股,表現(xiàn)得十分活潑。釵越打越激烈,“小鴨子”的翅膀抖得更厲害,還真有點不分勝負不罷休的意思呢!這時,粗獷的鑼聲出現(xiàn)了,“鴨媽媽”們隨著節(jié)奏拍著翅膀,一搖一擺地來到“小鴨”中間勸架,有的瞪瞪眼睛,有的拍拍“小鴨”的頭。不一會兒,同學們的幅度變小,強度變弱了,和著安靜的音樂互相笑微微地招手。最后,跟著自己的“鴨媽媽”回家了。
這樣一來,不但培養(yǎng)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學生對樂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圖、講、演結合,誘發(fā)欣賞興趣
樂者,心之動也(《樂記·樂象篇》)。這就是說,音樂是內心活動的表現(xiàn)。通過學生們的思維活動,不僅培養(yǎng)他們動腦的能力,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以及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如在欣賞《龜兔賽跑》時,我先提問:“烏龜和兔子賽跑哪個會勝利?”學生回答:“當然是兔子啦!”這時,我說:“今天的答案恰恰相反,在《龜兔賽跑》中勝利者是烏龜,不信請聽——”于是我打開錄音機播放《龜兔賽跑》的音樂,讓學生欣賞。樂曲剛開始是一個晴朗的早晨,讓學生邊看畫圖,邊聽樂曲。這時教師用輕輕地語言描述這森林的早晨:在美麗的森林里,有一條清清的小河,河邊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這時學生如看動畫片一樣,身臨其境。同時教師用語言提示激勵他們表演:“兔子非常驕傲,看不起別人,以為自己很了不起?!蓖瑢W們昂首挺胸,用鄙視的目光看著別人?!巴米右祽辛?,它就靠在樹旁睡起覺來?!睂W生馬上靠在另外的同學身上打起呼嚕,閉上眼睛做睡姿。“可烏龜大叔仍堅持不懈地往前爬,但它已經很累了?!睂W生又馬上笨重地爬行起來,并兩手臂輪換地擦著額頭上的汗水……就這樣,到后來,不用教師提示,學生自己一邊想象,一邊表演。全體學生都陶醉在音樂之中,課堂充滿了活力,其樂融融。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努力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情境,盡可能使每一教學步驟都具有趣味性、啟發(fā)性、創(chuàng)造性,著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歡樂活潑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作者單位:連云港市建寧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