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舞傳千年

2019-11-30 13:47:18左了
大理文化 2019年11期
關鍵詞:巍山彝族樹葉

左了

巍山縣是唐代南詔國的發(fā)祥地,歷史文化底蘊豐厚,至今還保留著大量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從遠古的美麗傳說,到驚為天人的華美服飾,從口口相傳的踏歌,到傳統(tǒng)古老的舞蹈,夜幕下、篝火邊,彝族打歌常常通宵達旦??駳g的人群,矯健的步伐姿態(tài),游龍般舞動的大刀是生活與勞作在歌舞中的升華。時至今日,每逢年節(jié)廟會、婚喪嫁娶、豎柱上梁等重要時刻,巍山的彝族村寨,震天動地的彝族打歌都會應時而起,一舞傳千年。

笛子一響腳板就癢

巍山9月的清晨,壩子間的村舍、寨子星羅棋布,錯落中井然有序,壩子東邊的山尖后面,朝陽露出害羞的臉盤,柔和的晨光散落在青瓦白墻上,與那朦朦朧朧的霧氣,恰似水墨畫,意境悠遠而耐人尋味。

我吃過早餐,驅車朝著壩子東邊山里的三家村進發(fā)。

進入廟街鎮(zhèn)古城村委會三家村這個古老的彝族村寨,隨處可見穿著鮮艷的彝族服飾的婦女早早地勞作歸來。尋著竹笛聲傳來的方向,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巍山打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字汝民。

見到字汝民的時候,他正在村里的小廣場上帶著幾個徒弟在為縣里面的表演進行著輕松有序的排練。

說明來意,字汝民和徒弟們交代了幾句,我們便找了個地方坐下,他的一個徒弟拎來一壺開水,字老師幫我把茶水加好,然后把自己的茶杯加上,我們便開始攀談起來。

字老師看著也就四十多歲的樣子,長著濃濃的眉毛,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總是閃著和藹的目光??赡苁且驗殚L期從事打歌表演的原因,眼角上那深深的微微上翹的皺紋和他時常堆著笑的臉頰十分相配。微笑時,露出一口整齊微白的牙齒,手指粗大,穿一件羊皮褂。

1965年9月,字汝民出生于三家村一個彝族人家,耳濡目染之下,他從小就對音樂頗有天賦。當?shù)匾妥迦罕姎v來都喜歡在特殊的日子圍著篝火打歌狂歡,平時在田間地頭勞作之余還喜歡用樹葉吹奏山歌小調,作為除困解乏或男女之間傳情達意的一種方式。

彝族打歌那悠揚的樂譜、矯健的舞步、豐富的表情、經(jīng)典的調子加上永不疲倦的熱情,讓人沉醉。字汝民是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小時候只要知道哪里有打歌,只要曉得寨子里哪家請來了外寨子的歌手,字汝民總是會想方設法走近他們,軟磨硬泡地請教,實在不行就偷著學。在字汝民看來,彝族打歌和彝族人的生活保持一致:隨意輕松,歡快的旋律,豪邁的表達——他為之著迷。

學打歌要口傳心授,最好的東西是自己的東西 。字汝民自小就喜歡跟隨大人到村里的空地上打歌,有時候還偷偷跑到到其他彝族村寨里學習打歌,村里人都說他學打歌跟著了魔似的。孩童時期,他就學會了打歌的基本舞步、節(jié)奏,還學會了用樹葉吹奏簡單的山歌小調和當時比較流行的歌曲。

17歲那年,字汝民還在上初中,有一天他在村里用樹葉吹奏《邊疆的泉水清又純》,被一個軍官看到了,軍官對他說:“小伙子你會吹這個東西,你想不想當兵?”

字汝民不假思索地說:“想!”

那軍官被字汝民的爽朗和真誠所打動,真的幫助字汝民辦理了相關手續(xù)。1982年,字汝民順利入伍當了一名文藝兵。到了軍營以后,字汝民積極努力,加強軍事訓練的同時,也不忘學習知識文化,同時還努力學習小提琴、薩克斯、二胡等西洋樂器。

在云南省邊防文工團期間,字汝民還參加了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在軍隊,字汝民覺得自己沒有拿得出手的樂器,就買了一把16元錢的小提琴,晚上去昆明龍翔街花鳥市場參加夜校培訓,學樂理,學小提琴。

學了一年多后,有一天,有位老師把字汝民叫到宿舍告訴他:“你是少數(shù)民族,還不如學點民族樂器?!?/p>

字汝民有點懵,抓了抓頭問老師:“那,我學什么好呢?”

老師和藹地說:“你在老家,會什么樂器?”

字汝民覺得不好意思地說:“平時經(jīng)常參加打歌,吹吹笛子、蘆笙,還會吹樹葉!”

老師隨即找來了笛子,讓字汝民吹一吹。

在老師的鼓勵之下,字汝民吹了一曲平時在山寨里吹的打歌曲。那位老師聽后直夸好。

于是,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之下,字汝民改學了笛子。

1986年字汝民退伍回到巍山縣文工隊工作,著手對傳統(tǒng)民族民間樂器的學習研究,同時繼續(xù)苦練笛子和樹葉的吹奏技法。

巍山彝族打歌這個人神共娛的盛大舞蹈背后,懷揣著對自然的何等敬畏,隱藏著怎樣嚴格的傳承規(guī)矩?

字汝民說:“‘笛子一響,腳板就癢是我們巍山彝族流行的土話。從先民游牧到山區(qū)聚居,歷經(jīng)千年,家中院落的一團篝火是每個彝族人最溫暖的記憶。每逢喜慶或者值得紀念的日子,唯有載歌載舞才能表達心里的情感。像我們?nèi)掖宓拇蚋杈褪且粋€熱鬧的群眾舞會,在特殊的日子里,太陽一落山,熱鬧便開始了,少則三五人,多則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無論生人還是熟客,只要愿意,都可以與大家一起唱起來、跳起來?;氐搅宋∩剑氐搅艘妥宕逭?,我的腳板很癢,不跳就受不了!”

提到家庭情況,字汝民說:“父母已經(jīng)去世多年,我也結婚快30年了,膝下有一兒一女,妻子在家務農(nóng),是巍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東山彝族刺繡傳承人,女兒已嫁人,兒子喜歡打歌!”

據(jù)字汝民介紹,“打歌”又稱“踏歌”,彝語為“阿克”,以篝火為圓心,人們圍成一圈,在蘆笙或笛子的引導下踏地為節(jié)拍,歌、舞、樂三者合為一體,是巍山地區(qū)流行最廣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喜聞樂見的自娛性集體舞蹈,是熱情的彝家人快樂生活里結出的果子。蘆笙、大刀和笛子是打歌節(jié)奏的引領和指揮,狂歡的人群以火為圓心,團團圍攏,以逆時針方向舞動隊列。打歌舞步井然有序是整個打歌場上狂而不亂的關鍵。三家村的打歌曲調優(yōu)美動聽、節(jié)奏悠緩、古樸莊重、含蓄抒情,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南詔王室宮廷舞的遺風。

三家村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和獨特的人文風韻,世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延續(xù)著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無論是身著的服飾,還是文化習俗,通過一代代的傳承,在時光的流逝中,仿佛被定格了一般,很好地保存下來,形成了三家村最具標識的文化符號——彝族打歌。

那位七十多歲的老人,猛抽了幾口老草煙說:“我們山里人的調子很樸實,打歌有氣勢,還有好聽上口,不像壩子里唱的,那調子軟趴趴的,難聽死啦!”

字汝民接著說:“就如調子里唱的‘太陽不落打歌去,夜半三更不回家。通常地,慶賀活動的主人家會在打歌的場院中心擺上白酒,任由參加的人們各取所需,盡情地唱跳,以祛除一切的邪祟。在這難得的狂歡聚會中,熱鬧一直會持續(xù)到天微微亮?!?/p>

那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石頭上磕了磕煙鍋頭,看著字汝民說:“在我們?nèi)掖?,不論唱調子、吹樹葉,還是打歌,就數(shù)小字最能干了!”

字汝民憨厚一笑:“在我們彝族寨子里長大的孩子,‘不會吹拉彈唱的除非是笨小伙,不會打歌對調的除非是憨姑娘?!?/p>

“我媳婦除了繡花厲害,唱歌對調也還是有一手的!”字汝民接著說。

據(jù)字汝民介紹,二十多年前他和妻子就是在打歌場上相識的。在婚嫁這樣的大喜事里,新郎家是必定要打歌的。過去,由于交通不便,路遠的親朋好友們在新郎家吃完流水席后就留在了新郎家,等著天黑后一起打歌慶祝。天擦黑,篝火燃起來后,整個場院瞬間就明亮了。這時,老人們或手牽或背著兒孫,帶頭先開始邊打歌邊圍成圈,拉開打歌的序幕,圈子中間也很快就有了吹笛子或吹蘆笙的,演奏者掌控著節(jié)奏,伴著清脆悅耳的笛子或蘆笙的音調旋律,打歌節(jié)奏隨之也會整體地時快時慢,旁邊看熱鬧的人們也會陸續(xù)地被感染著加入到打歌的狂歡之中。隨著加入打歌的人越來越多,打歌的圈子自然也就會越圍越大,到最熱烈的時候,打歌節(jié)奏也會越來越歡快,大家的舞步都變成快速的舞步節(jié)奏。

1987年,平靜的巍山迎來了這樣一次難得的機會,縣歌舞團代表中國受邀去日本演出,20歲的字汝民有幸參加了這個代表團?;貞浧疬@段經(jīng)歷,字汝民平緩的語氣中依然難掩其內(nèi)心受到的震撼。

“1986年10月,國家文化部帶來6、7個日本人,要在云南選一些節(jié)目,代表國家到日本演出。他們認為巍山是彝族文化保留得比較完整的地方,讓我們跳給他們看正宗的打歌。我們表演了巍山的四種打歌,最后‘東山和‘馬鞍山入選。確定了12個人去,我是一個。我們準備了一年,第二年在巍山縣城集體排練了一段時間就被省外事辦接到昆明又培訓了兩個月,培訓我們?nèi)绾纬燥埶X走路,如何吃西餐?!闭f到這里字汝民不覺笑了起來。

去日本演出前,字汝民為了把巍山東山彝族地道的“大刀舞”呈現(xiàn)出來,還特意花了兩個多月時間,住到東山大刀舞保存最完好的大倉鎮(zhèn)小三家村村公所里,找當?shù)乩纤嚾嗣刻炀毩暋?/p>

字汝民回憶說:“大刀舞很有講究,我爹他們講,老輩耍刀的手臂上要綁上蘿卜,刀子很快,要一片片地把蘿卜削掉。舞刀的時候,感覺刀子貼在身上轉,刀和人融在一起。打歌場上,人那么多,如果耍不好,就會傷到別人。由于學得太過投入,學完回來的時候,我的兩條腿都不會走路了,需要讓人攙扶著,差不多是抬回家的,休息了半個月才慢慢恢復過來?!?/p>

“1987年8月,我們終于到了日本。去日本感覺像做夢,晚上住在賓館,空調不會用,都沒在床上睡。地毯那么厚,想著是毛毯。床用遙控操作,按遙控床會從地面升起來,很高級。被子在哪里也不知道。第一晚上,同去的兩個小姑娘就找不到被子,空調也不會關。副廳長說,‘感覺日本怎么樣?‘太好了,唯一就是沒有床,沒有被子,凍病了。鬧了笑話。日本的藥也好,感冒吃點藥打了針,第二天就好了。那里吃飯用小木碗、小木甑子。米飯是白花花的,又香,我們來十碗都不夠吃,餐廳的服務員被嚇著了。除了生活方式的沖擊外,文化沖擊也讓字汝民有了更多思考?!拔覀兒桶突固?、土耳其、日本的阿伊努民族同臺演出。一站到臺上,下面就掌聲雷動,我們總共演出了22場?!弊秩昝窠o我分享他三十多年前的珍貴回憶。

從日本回來后,字汝民開始反思打歌技藝的價值,他說:“我學傳統(tǒng)文化,學習打歌僅僅是學會,從日本回來,我意識到我們可以把它做得更好。”

“你指的是打歌還是傳統(tǒng)文化?”我問。

“當然是打歌!說實在的,講文化,我沒有多少文化,但是,在打歌的技藝上,我從小在這種良好的歌舞氛圍之中長大,我有責任和義務去做更多的學習和努力,我有目標,所以不會迷失方向!”

1988年,字汝民憑借一手出色的笛子吹奏技藝,順利考取了云南省文藝學校。學??梢詭阶x書,但巍山縣文工團是合同制,人一走工資就沒有了。那時,云南省文藝學校每年的學費要600元錢,家里的一頭牛才能賣500多元,還不夠交一年的學費。

在字汝民的職業(yè)履歷中,“歌舞伴餐”是其最具標簽性質的工作。為解決生計,他在昆明一個歌舞團找到了工作,主要負責每天中午為就餐的客人表演歌舞。他還清楚記得,那時每天工作一小時就有10塊錢的工資,車費、伙食費、學費都有了,通過勤工儉學和自己的堅持與努力,兩年后,字汝民從學校畢業(yè),拿到了文憑。從1988年在藝校讀書他就斷斷續(xù)續(xù)地一直活躍在歌舞伴餐的舞臺上。

上世紀90年代,云南民族文化傳習館的創(chuàng)辦對云南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傳承發(fā)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它不僅培養(yǎng)了大批優(yōu)秀民間藝人,此后頗為成功的《云南映象》其節(jié)目內(nèi)容大部分就來自于傳習館。字汝民在27歲的時候,成為傳習館里最年輕的老師,當時比他的學員大不了多少。

字汝民說:“演出改變了原來那種從村子里面學習來的‘原生態(tài)表達方式,演出久了,就想著找更有表現(xiàn)力的方式表達,想創(chuàng)新、想改變自己。”

1991年,參加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到泰國文化交流;1994年,到云南民族文化傳習館任教,2000年,代表云南省民族民間歌舞到美國洛杉磯文化藝術交流;2005年,云南夕陽紅藝術團到馬來西亞、新加坡演出;2006年,代表中國歐洲六國文化藝術交流;2013年,字汝民選擇從昆明回到了家鄉(xiāng)巍山。

回到家鄉(xiāng)的字汝民,有許多想做的事:“我想找?guī)讉€東山的民間老藝人,懂得唱調的,把他們唱的整理出來。東山的唱詞像長詩一樣,3天3夜唱不完。為一杯水可以唱半天,說走路也可以唱半天。當年在藝術學院,有一個叫楊帆的老師,他找我去錄音,錄小悶笛。他跟我說:‘阿詩瑪這個長詩,是唱了整理下來的。我就跟他說我們巍山那個詞調,說上3天3夜都說不完。我想嘗試著把這些詞調記錄下來。東山是用詞匯來表達,馬鞍山是用歌舞來表達。東山就是開天辟地和打歌,兩個調。大刀舞就跟著打歌的形式走了。真正的馬鞍山就是12個調,一個唱調一個動作,不同的唱調對應不同的動作,要變唱腔就要變動作,但唱詞可以說成一樣的。馬鞍山打歌原來有12種打歌,現(xiàn)在我也掌握不了12種,他們也掌握不了12種,大概就只剩8到10種,慢慢消失了?!?/p>

字汝民擰開茶杯,喝了口茶水說:“我現(xiàn)在倒是回來了,想要做傳統(tǒng)文化。原來是把民族的東西介紹出去,現(xiàn)在我覺得民族最傳統(tǒng)的東西更好。我1986年開始學習,20多年的時間人生分幾個階段。在村子的時候,我僅僅會打歌唱調。出去之后,學到的東西更多更豐富了,更能體現(xiàn)我的舞臺價值、個性價值?,F(xiàn)在,我感覺傳統(tǒng)文化的價值越來越大,我現(xiàn)在要倒回來做我們民族自己的東西,并且要做深、做好、做出特點。”

除了吹樹葉,字汝民還是民間樂器的收藏愛好者,如今他制作收藏的民間樂器已達100多件,興之所至,也能演奏一番。

千年一舞代代相傳

不知不覺已到傍晚,三家村房舍間,炊煙裊裊升起,夕陽穿行在云彩之間,散射出斑斕的霞光,照射在田野間,照射在村落里,照射在這片南詔國的發(fā)祥地,就像母親溫柔的雙手,撫摸著自己的孩子們。

唐初,云南洱海地區(qū)有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鄧賧詔、施浪詔、蒙舍詔等六個大的烏蠻部落,歷史文獻稱為六詔。因為蒙舍詔在蒙舍川(現(xiàn)巍山壩子),位于其他各詔的南邊,所以就稱為南詔。蒙舍詔是蒙氏舍龍及其子細奴邏建立的,貞觀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蒙舍龍病故,細奴邏繼位,以“獨奉唐朝為正朔”的親唐路線,歷經(jīng)邏盛、盛邏皮、皮邏閣時代逐漸強大。

打歌是巍山彝族祖先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一種歌舞樂藝術形式,也是巍山彝族民間流行廣泛的集體舞蹈,堪稱彝族文化中的瑰寶。打歌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舞蹈風靡了千年之久,當下對于打歌的復原也是得到了世界的認可。

2008年,“巍山打歌”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同時,巍山縣被譽為“中國彝族打歌之鄉(xiāng)”。得此殊榮,這其中有地方政府的積極推動、有“傳習館”這類民間組織的努力,而巍山眾多民間藝人在不同舞臺上對巍山打歌的傳承和傳播更可謂功不可沒,字汝民就是其中一員。

心懷敬畏,恪守規(guī)矩虔心禮祭。從小就愛唱調打歌的字汝民,被大刀舞的千變?nèi)f化吸引,“很厲害的,不停地耍,刀法無窮,感覺刀在身上很強。”他開始慢慢學,又向老藝人拜師,如今已經(jīng)三十多年了。

“學習打歌,什么年齡段最好?”我問!

“當然是越小越好!年齡小,接受起來快,但是也不能太小,因為打歌過程之中,需要有些力度大的動作支持!”

“你們寨子里,有跟你學打歌的嗎?”

“現(xiàn)在小孩子都到學校上學了,所以,我經(jīng)常到學校里面去教他們,但是,有點難教?!弊秩昝褚舱f出了自己的擔憂。

“為什么?”

“從傳承的角度來說,雖然現(xiàn)在打歌推廣進校園了,這是好事!但可惜,教下來的結果不太理想。好多學生失去了母語,容易把傳統(tǒng)東西丟掉。彝族本來有文字的,但可惜失傳了,現(xiàn)在像打歌的一些步法和技巧、大刀舞、笛子、蘆笙、吹樹葉,都需要口傳心授。如果教的學生,連彝族話都不會說,我們教起來溝通就會受到阻礙,生硬的學習,學下來的結果也可能只是皮毛,學不到精髓,很難入心、入腦,慢慢也就忘記掉了。所以,要學,還得牢牢抓住基本?!?/p>

字汝民深知基本功的重要。他的師傅當年八十多歲了,能舞一百多套刀法,據(jù)說還是有十幾套沒傳下來,他如今能舞八十多套,有些還是沒學到。

“過去,師傅用心教,我們也用心學?,F(xiàn)在感覺當師傅各方面有些難了。年輕人愛學其他歌舞,其實最好的東西是自己民族的東西,但他們恰恰把自己民族的東西丟掉了,這也是最大的遺憾?!弊秩昝窨畤@。

千百年來,彝族人民用打歌的形式,傾吐自己的喜怒哀樂,寄托自己的向往與追求。正是源于民族民間巨大的生命力,打歌才歷盡人間滄桑,經(jīng)久不衰。曾經(jīng),巍山也是國家的貧困縣,字汝民回憶說,小時候家里最愁吃穿。上世紀80年代到國外演出,看到發(fā)達國家的生活條件,不禁心生羨慕?,F(xiàn)在不一樣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基本住上了小洋房。他說,巍山縣2018年退出了貧困縣序列,實現(xiàn)“兩不愁三保障”,鄉(xiāng)親們干活有奔頭,幸福感滿滿。

“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打歌就是自娛自樂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抒發(fā),一高興就可以打歌唱調?,F(xiàn)在最有條件把彝族打歌傳播開來!”

彝族踏歌是民間最普及的傳統(tǒng)舞蹈,它主要是靠父母輩的口傳身授,相傳部落時期就相當盛行,多在晚間進行。打歌時人們以點燃的簧火為圓心,自然圍成一圈,在葫蘆笙、笛子的指揮下邊唱邊跳,正所謂“家家戶戶有火塘,彝寨處處是歌場,生活離不開水火,彝家人離不開打歌”。

巍山彝族打歌的單純形式讓老百姓“一舞千年”,其原因并不在于舞蹈本身的動作美感,而是舞蹈語言的儀式性功能和情感依托,它蘊含著民族特有的思維、理念、情感、習俗、生活方式,是表達民族認同感和歷史感的重要方式。當前,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改變和現(xiàn)代生產(chǎn)生活方式的沖擊,一些民間傳統(tǒng)文化習俗以及歌舞樂正在淡化、消亡,彝族打歌的傳承和發(fā)展是實施鄉(xiāng)村文化振興的一個重要舉措。

目前,巍山縣共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113項。在這100多項名錄中,保護項目共計73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3項,州級10項,縣級56項;傳承人共計40人,其中國家級1人,省級5人,州級6人,縣級28人。非遺保護名錄數(shù)量名列全州各縣之首,充分彰顯出了“文獻名邦”的風采。

2016年字汝民入選大理州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傳承人;2019年,入選云南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彝族打歌傳承人;2018年,他代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到緬甸文化藝術交流。

字汝民經(jīng)常在家中和妻子收拾花草,因為吹樹葉的技藝,字汝民對花花草草情有獨鐘,一枝一葉間,他仿佛感受到音樂和自然間的奇妙聯(lián)系?!耙蝗~吹響古風韻,嘹亮幽音妙入神”,隨手摘下一片葉子,字汝民都能吹出動人的天籟。

用樹葉吹出聲響,很多人小時候都玩過。但要用樹葉吹出旋律,甚至是歌曲,而且在打歌的時候起到引領作用,這就需要一點真能耐了??嗑殧?shù)載,一“葉”成名,這話用在字汝民身上,是最恰當不過了,他不僅能用普通的樹葉吹出婉轉的旋律,還將這曼妙的天籟之音從南詔故地巍山,傳遞到了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在世界大舞臺上展示出樹葉吹奏的共同魅力。

在我們談話的過程之中,字汝民讓徒弟從旁邊隨手摘了片樹葉,抿了抿嘴皮,便吹奏了起來,一個熟悉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國》,就在廣場里飄蕩開來。這也是字汝民準備在參加2019年北京演出的曲目。這幾天他還在抓緊時間苦練另外兩首歌曲。

“天天練習用樹葉吹《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這三首曲子,嘴都吹腫了,一停下來就疼。”字汝民笑著告訴我。

再過幾天,他就要到北京參加“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云南專場新聞發(fā)布會”演出,而他的節(jié)目就是用樹葉吹奏這三首歌曲。

通過幾十年的勤學苦練和堅持,字汝民的樹葉吹奏技藝爐火純青,但他依然是精益求精,每次演出前都要精心的練習。多年來,他一直活躍在各種文藝演出的舞臺上,大到國際性的文藝演出,小到一個小村莊里的慰問演出,都有他孜孜不倦的身影。2008年,作為特邀嘉賓,他到北京錄制《民歌·中國》巍山周“打歌之鄉(xiāng)——巍山音韻”節(jié)目,在此期間,他不但把本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帶向了世界,還將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進行了融會貫通;2015年,他參加云南民族民間歌舞彝族打歌表演,到中國音樂學院作文化交流;2017年8月,他參加大理州旅游文化列車到北京文藝展演;2017年10月,他參加云南省《云南鄉(xiāng)音》到上海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展演。

字汝民放下茶杯說:“像吹樹葉,每一片樹葉都有自己的魅力,要依靠自己去感悟?!睒淙~完全沒經(jīng)過加工,可能吹奏幾分鐘就得換一片,地點不一樣,樹葉的質感不一樣,吹奏出來的音色也有差別,而且吹奏樹葉完全沒有指法可操練,靠的是吹奏人‘天生的技能。因而,很多學吹樹葉的人往往中途而廢,而我堅持下來了?!?/p>

通過多年的努力,字汝民將傳統(tǒng)的樹葉吹奏方法同現(xiàn)代流行元素結合起來。通過不斷地鉆研和練習,他的樹葉吹奏技藝達到了只要是他會唱的歌,都能用樹葉吹奏出來的水平。

在教授徒弟方面,字汝民自豪地說:“在我們巍山縣內(nèi)縣外,二十多年來,我教的徒弟,指導過的學員不下千人,不論是州慶還是縣慶的表演,我都積極參與其中。像打歌之中很重要的大刀舞,在我們?nèi)掖遄钇鸫a失傳了三十年了。我父親是打歌能手,而且笛子吹得好,但是不會大刀舞,我爺爺會吹樹葉,但是也不會大刀舞?,F(xiàn)在我不僅僅把大刀舞找回來,還把打歌的多種元素都整理齊備,我全部教給徒弟們,有機會就去免費教大家,為的就是把我們老祖宗傳了無數(shù)年的好寶貝,一代代傳承下去?!?/p>

“小時候我們放羊,會用泥巴捏成一定形狀,一吹它就‘呼吐呼吐地響,我們給它取名‘曲曲拐。2008年我到中央電視臺做民歌欄目,開始研究樂器,就根據(jù)小時候做‘曲曲拐的經(jīng)驗不斷嘗試,做出了完整的可以直接吹奏的樂器,一個老師給它取名叫‘呼土土。今年我就想出一盤用這個樂器演奏的專輯,有幾首自己寫的歌,也不奢求什么!只要別人說這聲音好聽就行了?!?/p>

不久前,字汝民剛剛拿到了大理州頒發(fā)的“民間藝術大師”證書,他覺得很滿足,這代表了政府對他們這些民間藝人的關心和肯定。雖然政府越來越重視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然而,傳統(tǒng)依然在消逝。由于現(xiàn)代外來文化的沖擊,傳統(tǒng)文化正在被一步一步地同化,導致傳統(tǒng)的語言及風俗生活習慣在漸漸消亡。現(xiàn)在巍山彝族地區(qū)能打歌的年輕民間藝人在減少。在彝族打歌隊伍中,許多民間藝人由于生活原因沒有閑余時間組織打歌活動,也沒有時間“口傳心授”,打歌的傳承受到間斷,加之打歌隊伍出現(xiàn)年齡老化,年輕一代的彝族群眾有些已不會打歌,以及民間傳統(tǒng)文化傳承、保護的意識淡薄,彝族打歌這一文化正面臨著種種危機,針對這一狀況,巍山縣組織專人對彝族打歌進行了拯救,挖掘文化傳承人,積極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并將在彝族地區(qū)的‘歌頭造冊登記,讓他們以身相傳,彝族打歌又再次煥發(fā)出了勃勃生機,山山寨寨又響起了踏歌聲。

字汝民感慨說:“現(xiàn)在比較活躍的打歌藝人,都是快奔六十的人了。年輕人就喜歡跳點現(xiàn)代舞,好多都不想打歌了。我們傳統(tǒng)文化演變快得很,等我們這代人不在了,就消失了。我覺得要保護好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首先要保護好這個民族的精華,精華一消失,傳統(tǒng)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像我們彝族,彝族話不會說了,彝族服飾變成西裝裙子了,打歌也不會打了,笛子蘆笙也不會了……那會有多么的郁悶,多么的悲哀!想想都可怕!”

少數(shù)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之路注定是曲折而艱難的,但是,因為有像字汝民一樣對民族民間文化有深厚感情的民間藝人,前行在傳承這條艱難的路上,因而也是充滿希望的。1986年,美國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曾把這種民間自娛性的歌舞列為最受歡迎的“全球十大民間舞蹈”之一。巍山彝族打歌凝聚了彝族藝術優(yōu)秀的傳統(tǒng)精華,集中了彝族人民的創(chuàng)造才華,積淀著彝族和其他民族古老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將伴隨著民族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偉大進程,詮釋著一個古老民族生生不息的喜怒哀樂和忠勇質樸的愛恨情仇,它是民族歌舞藝術的活化石,也是彝族有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如今,字汝民和村里喜歡打歌的人,依舊踏著快樂的節(jié)拍,繼續(xù)傳遞著彝族人的熱情和豪邁。這種充滿著鮮活生動的巍山彝族打歌,描繪了一幅人們美好生活的畫卷,它勾起了人們對青山綠水鄉(xiāng)愁的記憶,它所煥發(fā)的生機,不僅感染著三家村人,也讓每一位來到這里的人心馳神往。

巍山彝族打歌這朵藝術奇葩,正穿越歷史,走向未來。千年跳一舞,一舞跳千年。千年的傳承,延續(xù)一支舞蹈,虔誠的祈福,敬畏一片天地。恪守古老傳統(tǒng),彝族人用舞步書寫歷史厚重。

采訪結束的時候,字汝民送我到村口,微笑著說:“我們用心走過的一程路途、一段歲月,我們對打歌技藝的執(zhí)著和堅守,對得起老祖宗,大家放心,一舞傳千年,不醉不休?!?/p>

編輯手記:

“打歌”,又稱“踏歌”“跳歌”。探本究源,“打歌”一詞原先多指彝族民間載歌載舞的群眾舞會,現(xiàn)在它變成了少數(shù)民族民間舞蹈的代稱。巍山為南詔國的發(fā)祥之地,其彝族有著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在民族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歌舞文化代代傳承,千年積淀,匯成一舞。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在現(xiàn)代多元文化的沖擊之下,彝族打歌的古老技藝瀕臨失傳的危險,面對這一危機,巍山縣委、縣政府極其重視,對打歌技藝進行了全力拯救,讓這一彝族民間歌舞藝術的“活化石”能夠代代相傳,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傳承人字汝民,便是其中一位致力于傳承工作的虔誠舞者。

猜你喜歡
巍山彝族樹葉
大理巍山小吃節(jié)開幕!美食狂歡舌尖盛宴“最”煙火
云南畫報(2024年4期)2024-05-26 19:12:42
彝族海菜腔
心聲歌刊(2021年5期)2021-12-21 06:33:36
彝族養(yǎng)蠶人蘇呷色日的致富啟示
彝族蕎粑粑
樹葉的不同稱呼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民族學刊(2019年2期)2019-05-15 10:39:02
巍山喜迎60華誕
今日民族(2016年11期)2016-12-10 01:33:26
一片樹葉
巍山小吃
云南畫報(2015年6期)2015-12-09 00:55:36
云南巍山龍于圖山城址
大眾考古(2015年4期)2015-06-26 08:39:48
和龙市| 巧家县| 江口县| 左权县| 青冈县| 河津市| 南江县| 台东县| 玉门市| 大新县| 慈利县| 股票| 石阡县| 合作市| 滁州市| 广昌县| 上犹县| 台前县| 凌云县| 镇康县| 邹城市| 东山县| 普兰店市| 大邑县| 平谷区| 高碑店市| 湾仔区| 永兴县| 吉木萨尔县| 巫溪县| 泰宁县| 绥阳县| 绥化市| 天全县| 台中县| 满城县| 武定县| 黄陵县| 镇坪县| 江孜县| 安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