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一
想著一年又要結束了,拿了假期,去感受一個心里一直存在且很美好的冬天。因為我在的城市,她沒有冬天。
作為一個南方以南珠江邊長大的孩子,在格魯吉亞高加索山脈見過初春的積雪,但未曾實質(zhì)上真正看到冬天應該有的樣子,大雪紛飛,掩蓋了田野山川,一片白茫茫。
我們抵達俄羅斯的時間段,剛好是俄羅斯一年中最冷的節(jié)氣。在嚴寒的氣候里,我感覺這個國家不單氣候冷,人民也如同天氣一般的冷漠。我在猜想是否因為俄羅斯人生活在寒帶且聚居圈開闊,人與人之間距離比較遠,造就了這樣的性格。
出了機場,一下子找不到酒店的接機班車,下著大雪又滿地積雪很厚,拖著行李感覺寸步難行。
抵達酒店。酒店就在機場旁邊,對我們來說就是一個中轉(zhuǎn)休息站,打算好好休息一個晚上,第二天一早再飛摩爾曼斯克?不會太累。
第二天很早醒來,中國的生物鐘,還是早睡早起那種。下來散散步,一身酒氣的鏟雪工人天還沒亮,就在這里鏟雪。看樣子也是喝了一宿,鏟完雪再回去好好休息。
莫斯科始終是國際都市,機場內(nèi)部還是比較有時代感。
摩爾曼斯克位于北極圈以內(nèi)約68°處。由于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雖然地處高緯度的北極圈內(nèi),氣溫很低,但令人奇怪的是這里的海港全年從不結冰。即使在最冷的月份,海水溫度也不低于攝氏3度,一年四季可以通航。
所以有那么一句話:“你是大西洋暖流,我是摩爾曼斯克港;因為你的到來,我的世界成了不凍港。”
在莫斯科飛往摩爾曼斯克的飛機上看了一場北極圈日出,摩爾曼斯克給了我最好的見面禮。1月的摩爾曼斯克剛剛度過了極夜模式,每天日照時間只有3小時左右。
以前印象中北極圈是純白色的,但這一段旅途我所見的,似乎都是非常少女的粉色。我能想象到當太陽下山后,伴隨著燈光亮起,整個摩爾曼斯克在冬夜里被星點的燈光和云朵似的彩燈照耀得溫暖迷人,讓路過的旅人像走進了童話森林。
摩爾曼斯克機場,外觀感覺就像中國城市郊區(qū)的加工廠,內(nèi)部裝修也比較簡陋。取行李的范圍空間非常狹窄,仿佛就像一大群人擠在一個小房間圍觀一個轉(zhuǎn)盤。
安排了接機,上了車,發(fā)現(xiàn)車上的溫度計,-36℃。
順利抵達酒店,圣誕過了接近一個月,依然充滿著圣誕的氛圍。
下午3點多,天色已經(jīng)逐漸進入黑夜狀態(tài)。想著當天晚上已經(jīng)約了極光獵人去追極光,晚上10點出發(fā),且連續(xù)奔波了兩天也沒有好好休息,決定還是回酒店休息一下,再繼續(xù)出來覓食。
吃完飯回酒店,等待極光獵人接送去追極光。極光詳情直接記載在游記目錄的“極光”段落。
睡到中午自然醒,慵懶地走出酒店。雪的顏色覆蓋大地,人們走過的足跡全部消失,像無聲地在清洗城市記憶。
環(huán)繞在身邊的樹群,安靜凝視著我們,仿佛在說:“認認真真地拍點照片,這是最奢侈的旅行紀念品?!????
這里的鴿子不怕生,可能這里的人民未曾傷害過他們吧。想要它們配合一下拍幾張照片,都得制造出大動靜,才愿意動一下。
路過的俄羅斯人民看著我們冒著大雪在拍照,苦笑的表情顯得特別難以理解。
拍了組照片,叫部車裝上行李,換個酒店繼續(xù)體驗冬天。雪停了,繼續(xù)出來走走。
每天3個鐘頭的日照時間顯得異常的珍貴,下午3點多,行人變得稀少。有一對情侶在賣紀念品的店里,冷漠地注視著面前的明信片。
又路過一些櫥窗,工人們正在嚴謹而小心地撕下玻璃上那些有關圣誕的貼紙視覺。明天,就不會再有任何關于圣誕節(jié)日的消息了,翻過一頁書般輕盈。
俄羅斯北冰洋沿岸的定居點,世界北方大陸板塊邊緣,屬于真正意義上的天涯海角——捷里別爾卡。
天還沒有完全亮,依然是那個很少女的粉色。
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以前自己所認為的荒涼都不叫荒涼。走了大概一半的路程,森林逐漸消失了,我們進入了北極苔原地貌。
大概3個多小時后,我們抵達了捷里別爾卡的村口。這個漁村的年輕人都去摩爾曼斯克工作,老幼也就100多人,留守在這個孤獨的漁村里。有很多當?shù)氐亩砹_斯人對生活充滿了悲觀絕望,他們都認為小村子會像很多俄羅斯的村莊一樣,慢慢的隨著人口喪失而最后消失。
按當?shù)氐娘L俗,大大的呼吸一口來自北冰洋的空氣,不言而喻的興奮感。
捷里逛到了一半,司機問我們要不要體驗一下坐雪地摩托,去看看北冰洋邊上的冰瀑布,1000RUB/位。后來發(fā)現(xiàn)這2000RUB花得挺值。
站在結了冰的瀑布上,我覺得照片真的很難很好地表達出現(xiàn)實場景的震撼。
暴雪中聽著北冰洋的咆哮聲,感受到大自然的無窮力量。
體驗了一把雪地摩托的滋味,實在冷得不得不戴個帽子了。
冰層下面還有水流。
又下起大雪。捷里的夜里,那么的安靜,安靜到你會覺得心里空空的。
看極光,是這趟旅行的初衷。
但還是事與愿違,雖看到了極光,卻沒遇到極光爆發(fā)的時刻。我們一開始是打算一直追下去,一晚不行兩晚,兩晚不行接著第三晚。后來發(fā)現(xiàn)追極光對生理跟心理的考驗太大了,零下30℃+半夜在郊外刺骨的妖風中經(jīng)歷過一次就夠了。
心里也覺得反正冰島跟芬蘭這兩個極光點也是一定會去的地方,所以覺得看到了就算了,沒必要一定要較勁,追到爆發(fā)為止。
留出更多的時間,好好體驗極光以外的驚喜。
最后,回到了熟悉的位置,該回家了。
有太多的東西沒來得及細品味,有太多的遺憾沒來得及填補,有太多的熱情還沒來得及表達。
每個旅途總會留下些許遺憾,相聚、分別,抵達、離開,四季更迭,稀松平常。相信人的生命里有一些缺憾注定是無法填補,感謝那些及時發(fā)生的美好。
再見,莫斯科。會再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