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秀
在這里,人生一目了然。
9月的清晨,66歲的張維站在724文化宮前,這里被長長的圍擋遮起,幾個月前,文化宮開始被修繕或改造,具體歸為何路,沒人能說得清,如今從一側(cè)一瞥露出一角的屋頂來看,起碼它還在。
秋風(fēng)掠過,張維站在原地,文化宮旁高大的楊樹簌簌作響,幾片泛黃的樹葉迎風(fēng)飄落。張維拾起一片樹葉,再仰望那棵楊樹,喃喃自語:“當(dāng)初,它還沒我高呢。”
沈陽的724,狹義是指一座兵工廠,廣義則指環(huán)抱工廠的生活區(qū),這里也曾被譽為遼寧省的第十五個市。城市里的所有功能在這里幾乎都可以實現(xiàn),一個人從出生到老去,無須走出724,就可以活得很完滿,張維便是如此。
1953年,張維出生在724的157醫(yī)院,兒時在724的東機幼兒園,然后是724的東機小學(xué)、中學(xué)。1971年張維隨知識青年一同下鄉(xiāng),5年后被抽調(diào)回城,進入724工作,直到2013年從724退休。
對于張維而言,人生的劇本似乎早已寫好,從出生的那一刻,便可預(yù)見老去的那一天。在724,有千千萬萬如張維一樣的人,他們把自家交付給工廠,工廠肩負(fù)起他們命運的起承轉(zhuǎn)合,膠漆相投,編織出工廠的未來,當(dāng)然這也是他們的未來。
即便是既定的情景,也可以生成獨特的珍貴印記。
張維的父親也是724的工人,時常利用業(yè)余時間在文化宮幫忙,為職工放映電影,這使得張維打小便擁有一項特權(quán)——可以不花錢到電影院看電影。即便當(dāng)時的電影票只有1角錢。
燈光熄滅,小號聲響起,銀幕上的八一電影制片廠的圖標(biāo)一躍而出,張維激動地鼓掌,《南征北戰(zhàn)》《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看了一遍又一遍,怎樣都看不夠。
20世紀(jì)六七十年代,724職工的文化生活十分豐富,評戲、豫劇、二人轉(zhuǎn)在文化宮里你方唱罷我登場,殷秀梅、謝莉斯、王潔實等知名歌唱家都曾在這里為724的職工演出。
進入20世紀(jì)80年代后,724的文化生活更絢麗多彩。1983年,央視推出了首屆春晚,同年在724,首屆企業(yè)春晚同步啟航,兩臺大解放搭起了最初的舞臺。后來,隨生活水平的提高,舞臺由大解放逐步搬進了文化宮,再到體育場。時光荏苒,這臺蘊含了工廠番號的文化大戲精彩至今,整整36年了。
父親退休后,張維接過了父親的班,利用業(yè)余時間為職工放映電影。文化宮除了放映電影外,還有一些文藝演出。當(dāng)年,未出名的趙本山、潘長江、鞏漢林都曾來這里演出過,3角錢一張的票無人問津,最后沒辦法,張維找來退休老職工捧場,才勉強維持熱度。又連演了3場后,看實在賺不到錢,第四場還沒開始,演員們就“跑路”了……
雖然在跨越新世紀(jì)的國企改革過程中,小社會般的工廠大院如今只留下了大院,但那些院里過日子的樂趣忘不掉,曾經(jīng)藏在繁華都市下奮斗過的青春記憶抹不掉,它們沁入記憶,活在了心里,還在繼續(xù)。
同張維一樣,若不是下鄉(xiāng),幾乎一生都不會踏出724,即便退休了,依舊生活在這里。他仿佛是文化宮旁的那棵楊樹,早已深植在這片土壤之中,他一回首,發(fā)現(xiàn)自己并非孤木,而是一片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