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清
【摘 要】電視新聞一般是在電視、電腦或手機等終端顯示設備或傳播平臺上播出播放的新聞動態(tài)性畫面和鏡頭。報紙新聞一般是在報紙等紙質(zhì)媒體或載體上刊載的文字或圖片新聞。電視新聞具有動態(tài)性,一般由畫面、聲音和文字解說組成。報紙新聞具有非動態(tài)性,即報紙刊載的文字和圖片是靜止不動的。紙質(zhì)媒體的電子版在顯示設備上雖然可以擴大或縮小,但文字和圖片不管擴大或縮小都是相對靜止的。
【關鍵詞】電視新聞 ? 報紙新聞 ? 視頻 ? 畫面 ? 文字 ? 題材 ? 格式 ? 優(yōu)劣勢
一、電視新聞稿的優(yōu)劣勢
電視新聞稿是配合電視視頻播放、隨著視頻圖像的播放進度而適時顯示或插播的文稿。視頻畫面中出現(xiàn)的字幕、解說詞,也是電視新聞稿的組成部分。電視新聞稿是一門為聽和看而寫的藝術,是電視畫面的“解說詞、說明文”。電視新聞稿為了配合電視畫面,文字無法過多,再加上稍縱即逝的電視畫面,電視新聞稿要簡潔、簡明,注重適應播音,注重與視頻畫面的相互配合。
電視新聞稿的優(yōu)勢:簡潔、簡明、簡短,既可觀看又可以傾聽。視頻文稿不用對視頻畫面作全面“解讀”(因為視頻的即視感和現(xiàn)場感更強,有時僅憑畫面就勝過千言萬語);只需“點到為止”最好是“畫龍點睛”。因此視頻文稿要求簡潔、簡明。視頻文稿在播放視頻時雖然稍縱即逝,但在來不及看視頻文字或閱讀的情況下,可以傾聽。因而,視頻文稿在電視畫面即視感、畫面感和現(xiàn)場感的加持下,降低或減少了閱讀的需求。
視頻新聞一般由聲音、圖像和文稿組成。聲音、圖像、文稿三者有機結合、互為補充。視頻文稿一般是為視頻播放而撰寫,不是為讓觀眾“閱讀”(除少量純粹文字性電視新聞外)而是為了讓觀眾在觀看視頻鏡頭時“傾聽”,因此視頻文稿為了避免干擾畫面的播放完整性,要求句式簡短、詞語簡潔,讀音朗朗上口。電視新聞稿通過配音把文稿轉(zhuǎn)化為聲音,與視頻結合更加緊密、與畫面鏡頭更加融合。
電視新聞稿的文字內(nèi)容能起到彌補視頻圖像無法表達(敘述)的含義、背景,展現(xiàn)文字的濃縮、概括作用,用文字的優(yōu)勢表達、敘述、完善和補充電視畫面無法展現(xiàn)的事件的指向性和唯一性;彌補視頻畫面不能表達的含義,避免視頻畫面在分析、綜合、判斷等方面的劣勢。電視新聞稿為便于與視頻的配合,在文稿寫作格式上有特殊要求。
電視新聞稿的“解說詞、說明文”的特點,文稿段落前往往出現(xiàn)特有的提示語。電視新聞稿提示語是由于視頻剪輯、播音和后期合成等工序的要求;文稿正文各段落前往往出現(xiàn)【導語】【配片】【同期聲】【采訪】等提示語或前置詞。這也是電視新聞稿與報紙新聞稿格式上的一個區(qū)別。
電視新聞稿的劣勢:電視新聞畫面由于受到被拍攝對象視頻動態(tài)鏡頭的限制和約束,有時,視頻畫面出現(xiàn)過多、過大的跳躍性鏡頭,造成畫面連續(xù)性不夠完整、連貫,或畫面與文稿內(nèi)容主題相脫離(實際上,視頻鏡頭、畫面素材要盡可能的多,能為視頻剪輯、文稿撰寫提供更豐富的視頻素材)。在視頻鏡頭或畫面較空泛的情況下,光靠觀看還不能完全對所報道的新聞事件完全理解。假如視頻畫面和鏡頭在沒有任何文字參與的情況,觀眾往往難以判斷新聞事件的指向性和唯一性。不要認為視頻、畫面和鏡頭可以離得開文字(電視新聞里的配音、播音和解說都是把事先準備好的文字朗讀出來)。視頻、畫面、鏡頭素材再豐富,如果沒有文字(播音、解說)的“畫龍點睛”作用,只能是視頻記錄帶。對電視新聞來說,視頻和文稿恰似“紅花”和“綠葉”。如果視頻是“紅花”,文稿就是“綠葉”?!凹t花”“綠葉”只有相互襯托、相互映襯,才能交相輝映,熠熠生輝。
電視新聞稿屬于視頻文稿,不完全等同于報紙新聞稿。視頻的動態(tài)性、即視性和畫面性要求,視頻文稿要盡量適應畫面、場景和現(xiàn)場感以及后期制作加工合成乃至播出播放的要求。因此,在多數(shù)情況下,視頻文稿(排除純粹文字性的通告、通知等),一般是視頻的“綠葉”,是電視新聞圖像的“說明”、備注和“解說詞”。由于“剪輯、制作、后期合成”的難度低于視頻(文稿可無數(shù)次修改甚至重新構思、謀篇布局);文稿撰寫、修改、編輯相對容易一些,綠葉多半為了“紅花”“修枝打杈”甚至“犧牲”了內(nèi)容、格式和事實;目的是讓“紅花”更加奪目、綠葉更加光彩。
在視頻圖像、鏡頭,缺位、缺失或連續(xù)性、連貫性不足,難以滿足文稿的主題和內(nèi)容要求的情況下,文稿就要獨當一面,撐起新聞報道的“重任”。在無現(xiàn)場視頻畫面或鏡頭不足時,文稿的作用就更加凸顯重要。
視頻文稿是配合動態(tài)圖像的(除口播新聞或純粹以文字作為畫面的公告式新聞等以外),是視頻新聞的“解說員”。視頻文稿一般不單獨成篇??h區(qū)電視新聞來自于縣區(qū)生活實際,素材更加鮮活、特點更加鮮明,畫面(鏡頭)與文稿的相輔相成作用更加明顯。
二、報紙新聞稿的優(yōu)劣勢
報紙新聞稿的優(yōu)勢:生動具體、鮮活鮮明、貼近生活,內(nèi)容相對完整。報紙新聞稿特別是來自于縣區(qū)的新聞稿大多來自街道、鄉(xiāng)鎮(zhèn)、社區(qū)、村屯,來自于田間地頭、街頭巷尾。新聞來源廣泛、新聞事實豐富。文稿表達方式豐富、體裁表現(xiàn)形式多樣。縣區(qū)報紙新聞稿由于“擺脫”了視頻的各種限制(如格式、篇幅、與視頻的配合等),完全以文字和圖片的方式,表現(xiàn)形式和體裁更加酣暢淋漓,便于閱讀的天然優(yōu)勢更加得天獨厚。報紙文稿的表現(xiàn)形式更加豐富多彩。描述、敘述、概括、濃縮等文字的天然優(yōu)勢獨占鰲頭。
報紙新聞稿采用文字語言,而文字語言天生就善于描述、敘述、分析、評論和表達;文字的語意、含意等文字的多重屬性天然就便于閱讀,恰到好處地彌補視頻新聞文稿的遺憾和缺點。
在視頻拍攝因有多種原因和條件限制情況下,或者視頻拍攝鏡頭不夠連貫、畫面不流暢或者畫面無法表達和體現(xiàn)文稿的主題等,那么報紙文稿就理所當然、當仁不讓地“顯擺、顯擺”,讓“視頻”一邊涼快去!
報紙新聞稿特別是縣區(qū)報紙新聞文稿寫作題材豐富、體裁多樣,根據(jù)新聞事實和報道要求等可長可短,可詳可略,同樣可以描述、敘述、再現(xiàn)新聞場景和現(xiàn)場,甚至還可以評論。文字天然就適宜閱讀。這也是所有紙媒文稿不同于視頻文稿的主要區(qū)別。閱讀的優(yōu)勢明顯,不存在稍縱即逝的缺憾,可以對文稿文字仔細閱讀、慢慢品味、反復鑒賞。存檔(電子版)、查閱(紙質(zhì)版)、攜帶(電子版)比較方便。相對于視頻不占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