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不僅用兵如神,還是個廚房能手。據(jù)說,饅頭這種食物,就是諸葛亮發(fā)明的。
相傳,諸葛亮輔佐劉備建立蜀國,劉備死后又輔佐劉禪。當時,蜀國一片祥和景象,唯有南蠻孟獲不斷滋生事端。諸葛亮決定親自帶兵討伐。在七擒七縱孟獲后,南蠻事件得以解決。班師回朝途徑瀘水地區(qū),瀘水上波濤洶涌。由于人煙稀少,瘴氣濕重,很多土兵都中了瀘水毒。聽當?shù)厝苏f,要解瀘水之毒,必須以四十九顆南蠻人頭為祭,以安撫瀘水河神。諸葛亮聽罷,說道:“南蠻的事都已經(jīng)平定了,我怎么能虐殺俘虜呢7”為了解決祭祀河神的問題,諸葛亮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叫來行廚,命他宰殺牛羊,用面和水,將牛羊肉包至其中,做成人頭的形狀蒸熟。待一切物件準備就緒后,諸葛亮用這四十九顆“人頭”祭祀河神,果然土兵病好了大半。蜀軍也浩浩蕩蕩地渡過瀘水,順利回朝。
后來,這種面食就流傳了下來,因為當初是以面食代替“蠻頭”祭祀河神,所以人們就成這種食物為“蠻頭”。
其實,饅頭的由來并非如此。早在魏晉以前,我國是沒有饅頭的。人們所吃的發(fā)面食物中,只有一種叫“蒸餅”的面食。據(jù)《齊書》記載,在太廟祭祀上,人們用“起面餅”作為供物,這種起面餅“入酵面中,樣子松松然也”。也就是說,在蒸餅之前,是沒有發(fā)面食物的,人們吃的大都是死面食物。而且,如今我們所吃的饅頭,在當時叫“蒸餅”。
到了晉代,“饅頭”的字樣出現(xiàn)在史書中?!讹炠x》中記載,“饅頭”指的是內(nèi)含肉餡的大個“蒸餅”。唐朝,饅頭的形狀開始變小,有了“玉柱”、“灌漿”的別稱。直至宋代,饅頭作為一種常見點心,出現(xiàn)在人們的餐桌上,饅頭的形狀也漸漸有了現(xiàn)在的模樣。
時至今日,饅頭的樣子仍然沒有定式,北方不帶餡的饃、卷子之類,被稱為饅頭;南方帶餡的面兜子、湯包等也是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