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關勇
山東省圖書館藏朝鮮奏折一件,是清光緒七年(1881)朝鮮國王李熙所上。折裝,十二折。封面有滿漢文方印“朝鮮國王之印”,又有“覽王奏謝,知道了。該部知道”字樣,其中“奏謝,知道了,該”手寫于“朝鮮國”印上,較難辨認。封底亦有滿漢文方印“朝鮮國王之印”,亦有手書“光緒七年十一月初六日朝鮮國王臣李熙謹上表”。
李熙,朝鮮第二十六代國王,稱高宗。1864年即位,由其父大院君攝政。[1]同治三年(1864)年正式經(jīng)清政府冊封為國王。[2]十年后親政,閔妃趁機將李熙之父大院君李罡應趕下臺,建立了閔氏外戚統(tǒng)治集團。1875年,日本開始侵略朝鮮,主持中國外交的李鴻章雖然不放棄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但也無力保護朝鮮,致使以閔妃為代表的統(tǒng)治集團倒向日本。因閔妃之堂兄閔謙鎬克扣舊軍軍餉與祿米為導火索,激起“壬午事變”,大院君利用事變重新上臺。閔妃求助清朝。代理直隸總督張樹聲派遣吳長慶帶三千人馬入朝,袁世凱隨軍,果斷鎮(zhèn)壓大院君士兵的叛亂,請回閔妃,穩(wěn)定了形勢,在擊敗開化黨的變亂與日軍的進攻后,袁世凱一度掌控了朝鮮,也引起了朝鮮國王的強烈不滿。隨著日本軍事力量的不斷增強,袁世凱無奈請求回國。[3]朝鮮又落入日本控制之下。李熙不甘心受日本擺布,幻想通過俄國等國家的力量來擺脫日本。日本策劃“乙未事變”,殺死親俄派代表人物閔妃。在沙俄的幫助下,李熙逃往俄國公使館避難,并在俄國的支持下組建了親俄派內(nèi)閣。日俄戰(zhàn)爭后,日本打敗俄國并完全吞并朝鮮,1907年7月,日本迫使李熙退位,并于1919年1月22日將其毒殺,最終引爆了朝鮮全國性的革命風暴。[4]可以說李熙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他的存在只是一個符號。
奏折內(nèi)容如下:
內(nèi)容包括兩部分,其一,上奏事由,即崇明縣境內(nèi)洋漲沙東北之洋口漂流劃船一只,救獲朝鮮難民康如宏、鄭達行二人,安排住宿,供給衣食,解送至天津,經(jīng)札委何營候補把總陳定樑接護照料并護送至京。恰好有朝鮮承準領時憲書?咨官司譯院副司直吳慶然回國,順便將難民帶回。其二,感謝之詞。上報的程序是:崇明縣境內(nèi)漂流民發(fā)現(xiàn)者報知崇明縣知縣,知縣妥善安排后報知江南蘇松太道,蘇松太道知會天津道,天津道上報直隸總督,直隸總督報禮部,因禮部負責外賓之事,通過禮部聯(lián)系到京的朝鮮使節(jié)或其他公務人員,順便帶回。
由于中國擁有極其漫長的海岸線,亞洲各國之船舶在遭遇海難時漂流至中國沿海之事頗多,當然,也有不少中國人漂流至外國的事件。早在宋代編輯的大型類書《太平廣記》中關于唐代海難漂流的記載就有數(shù)十則。到了明代,逐漸形成漂流民送還體制,關周一有《15世紀朝鮮漂流明送還體制的形成》,清代前期,由于鄭成功的原因,沿海無力過問,為困住登陸臺灣的鄭氏,形成海禁之策。直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臺灣問題解決。即使如此,仍有關于出使中國貢船遇難或中國人漂流至朝鮮的記載,《欽定大清會典事例》中載:“康熙二年。暹羅國正貢船。行至七洲海面。遇風飄失。止有護貢船一只。來至虎門。仍令遣回?!盵5]另外,由于比較多的中國人漂流至朝鮮,至康熙二十三年(1684),形成規(guī)則,“二十三年議準。朝鮮國解送飄海內(nèi)地人口。賞差官銀三十兩。小通事八兩。從人各四兩。于戶部移取。嗣后外國有解到飄失人口者。均照此例賞給。其彼處收養(yǎng)飄失人口之人。行令該國王獎賞?!盵6]康熙四十年(1701),浙江巡撫趙申喬題奏琉球國進貢來使遭風船壞,失水二人被救出,“著該地方官加意贍養(yǎng)俟便船資給發(fā)還。此等船只損壞、人被溺傷、皆因修造不堅所致。嗣后琉球貢使回國時,該督撫須驗視船只,務令堅固,以副朕矜恤遠人之意。”[7]這是一則琉球國進貢使者遭海難的處理事件??滴跷迨吣辏?718),又有非進貢者漂流至境內(nèi)事件,“兵部議覆、廣東廣西總督楊琳疏言、柔佛等國番人唎哈等五十三名、噶羅吧番人吧甘等三名,乘船被風飄至新安等縣擊碎,隨令各地方官給與口糧、養(yǎng)贍撫恤。但查南洋柔佛等國俱系應禁地方,無內(nèi)地商船到彼,閩粵二省又無彼國船只前來,原船已遭風擊碎,是唎哈等永無還鄉(xiāng)之日。請給內(nèi)地船一只,令難番附合駕歸。嗣后如有飄至內(nèi)地難番,驗其原船可修,即與修整發(fā)遣,如已破壞難修,又無便船可附者,酌量給發(fā),應如所請從之。”[8]雍正七年(1729),又有呂宋船只被風飄入閩廣地方,經(jīng)福建巡撫劉世明奏報,“著廣東督撫、查照給與口糧。加意撫恤。聽其候風回國。嗣后凡有外國船只。遭風飄入內(nèi)地者。俱著該地方官查明緣由。悉心照料。動支公項。給與口糧。修補船只。俾得安全?;仄浔緡?。以副朕恩恤遠人之至意?!盵9]從以上三則資料看,處理外國漂流船只或海難事件基本出發(fā)點是在“上國柔夷”思想支配下,由地方妥善處置,處理費用由國家負責。至乾隆二年(1737),形成定例,“乾隆二年諭。沿海地方。常有外國船遭風飄至境內(nèi)。朕胞與為懷。內(nèi)外并無歧視。豈可令一夫失所。嗣后如有飄泊人船。著該督撫督率有司。動用存公銀。賞給衣糧。修理舟楫。并將貨物給還遣歸。將此永著為例。”[10]從妥善安置撫恤遇難外國貢使至同樣待遇對待漂流民,亦或一進步。當然,中國遇難漂流至國外尤其是朝鮮的人員,也同樣受到安置、撫恤、遣送等待遇。隨著各國人漂流至中國及中國人漂流至海外的事件大量出現(xiàn),根據(jù)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的遣送方法。對于朝鮮人漂流至中國情況,有附貢使歸國、派通事護送回國、乘船自行回國等三種遣送方式,《欽定大清會典事例》載:乾隆十七年“又朝鮮國人十二名。被風飄至浙江定??h地方。照例伴送來京。安插館內(nèi)。給予口糧。附貢使歸國?!庇州d:“四十五年奏準。琉球國貢船。附載朝鮮飄入該國男婦十二名口到閩。該撫委員伴送到京。現(xiàn)在朝鮮使臣回國。尚須時日。所飄人內(nèi)有婦女三口。未便久令居住。應派通事。先行護送回國?!盵11]能夠護送朝鮮人回國,這是因為我們陸路接壤,比較方便之故。最后一種乘船自行回國方式是因為他們船只沒有受損,或略受損,幫助他們修葺一下就可以,使他們財產(chǎn)不受損失。對于日本、呂宋等距離較遠國家之漂流民,主要以他們乘船自行回國為主,間以隨貢使之船回國者。
在處理海難事件中,清政府雖然主觀上以“上國柔夷”的思想為出發(fā)點,但客觀上能夠起到及時保護海外海難民眾或使者的作用,并且無論是否有藩屬關系,均一視同仁,這樣也為其他臨海國家能夠同等對待中國海難民眾提供了范本,逐漸形成對等的外交關系,對后世亦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光緒七年(1881)發(fā)生朝鮮漂流民事件,只是數(shù)百件海難救助事例中之一件,一切照章按程序辦事。但此朝鮮奏折詳細的記錄了事件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是一例有關朝鮮人海難救助的全息剖面圖,《清實錄》《清史稿》《欽定大清會典事例》等資料中無法展示其原貌,此為解析此朝鮮奏折的最大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