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德瑰
因為印度北部發(fā)生騷亂,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得不推遲原定本月中旬的訪印之行,帶著日印軍事協議來華參加中日韓峰會的計劃也告落空。年關之際盤點安倍外交,對俄羅斯、朝鮮、韓國甚至美國等方向上似乎都乏善可陳,下周的成都之行也許是他今年最后的得分機會。
日俄關系毫無進展。安倍政府今年繼續(xù)尋求推進日俄“共同經濟活動”,但俄羅斯仍然不肯就此松口。所謂“共同經濟活動”是指2016年12月普京訪日時,安倍向他提出的解決領土問題新構想,實質是通過共同開發(fā)的方式讓俄羅斯默認兩國之間存在領土問題。但俄羅斯表示“共同經濟活動”必須在俄法律下進行,等于拒絕了日本建議。普京還認為俄美關系不改善,日本不可能在對俄關系上走太遠,無非是謀求轉移國內視線的做法很難算是政績,受損的國家利益無法彌補。
日美關系復雜多舛。日美兩國雖是同盟,但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也損害了日本利益。年底臨近,日美貿易協定在日本國會獲得通過,但事情還沒有完。美國最關心的日本大米市場開放問題還沒解決,美國也沒同意取消日本汽車的進口關稅。不但如此,美國還要加征日本汽車及零部件25%的關稅。作為盟國的美國竟以國家安全為借口提高關稅,而且汽車還是日本經濟的支柱,日本必將抗戰(zhàn)到底,日美汽車貿易摩擦不會輕易解決。除此之外,美方還要求日本增加駐日美軍經費,這讓日本十分困惑。日本國民在問,同盟到底是為誰的?
中國之行或成亮點。日本的對華政策有兩面性,為擴展外交空間,日本除了忍氣吞聲維持日解決領土問題而已,所以對日本也不抱太大希望。
日朝關系無望突破。長年跟隨美國主張制裁朝鮮的日本,被美朝會談嚴重打臉。日本深怕美朝撇開自己達成協議,所以要求繼續(xù)對朝施壓,迫使朝鮮放棄核武器,歸還被綁架者。但朝鮮不會跟日本談核問題,并認為綁架問題早已解決。日本還怕在朝鮮問題上陷于國際孤立,于是今年5月向朝方發(fā)出無條件對話的建議,朝方表示注意到日本的建議,但一直無下文。朝鮮堅持綁架問題已經解決,日本則認為不解決綁架問題就不解除制裁,無條件對話即使實現也難取得顯著突破。
日韓關系陷入僵局。因韓國勞工案判決,日本出臺對韓半導體產品出口管制措施,實際上是對韓國的高科技和經濟實行制裁,兩國歷史問題轉變成貿易摩擦。作為報復,韓國一度考慮廢除“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雖然后來在美國的壓力下宣布有條件延長,但兩國對立仍難緩和,兩國國民感情降至冰點。一直在歷史問題上處于劣勢的日本運用經濟手段教訓了韓國,同時安倍內閣也把日本國民的不滿情緒轉移到韓國,但這種以外交為代價美同盟,還加緊拉攏印度。本來安倍計劃先訪問印度,簽署“物品勞務互相提供協定”和戰(zhàn)斗機聯合訓練協議,并商討與印度進行第三方合作,同時說服印度回心轉意參加RCEP,然后再訪問中國?,F在看來,安倍今年的外交成績單只好靠中國之行加分了。
中日韓首腦峰會將成為三國領導人就半島問題、自貿協定問題以及地區(qū)問題進行協調的平臺。本來日本外交有種主流思路是聯合海洋國家對抗大陸國家,這成了日本搞不好與鄰國關系的原因,因為一旦陷入對海洋國家的依賴,就會失去自主性。日本著名海洋派學者高坂正堯曾說,日本最好以海洋國家為伍,他的這個觀點在日本影響很大。高坂還說日本不應與中國吵架,安倍也許體會到了高坂的用意,開始重視與鄰國改善關系,為日本外交尋找自主獨立的突破口。但也許是因為積怨太深或態(tài)度不夠誠懇,安倍在周邊外交上至今顆粒無收。
年關之際,安倍外交今年的最后一幕將在成都上演,中日韓首腦會議的成功或將成為今年安倍外交為數不多的亮點?!ㄗ髡呤巧虾M鈬Z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