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偉
摘要:采購是施工單位供應鏈的源頭,采購工作非常重要。采購中任何一項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均會給物資采購的預定目標實現(xiàn)造成影響,從項目實施到企業(yè)實現(xiàn)經營目標,需要經過一個較長的過程,導致在物資采購中會存在諸多風險。相關工作人員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對潛在的風險因素加以規(guī)避?;诖?,本文闡述了我國施工單位物資采購活動的情況,對基本的應對策略展開了分析,提供了可靠的參考。
Abstract: Procurement is the source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s supply chain, and procurement is very important. If there is any problem in any part of the procurement, it will affe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arget of material procurement.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usiness objectives of the enterprise, it takes a long process, which leads to many risks in the procurement of materials. It is necessary for relevant staff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circumvent potential risk facto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ituation of material procurement activities of construction units in China, and analyzes the basic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vides a reliable reference.
關鍵詞:施工企業(yè);物資采購風險;研究分析;策略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material procurement risk;research analysis;strategy
中圖分類號:F253.2?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34-0048-03
0? 引言
物資采購與管理是建筑施工單位管理工作的重點,也是企業(yè)生產經營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yè)為了節(jié)約運營成本,必須加強采購工作的管理。建筑企業(yè)的物資采購是指以建設施工為目的,涉及的主要施工材料、設備、工具等物資的購進活動。成本管理以盡量低的市場價格獲得企業(yè)施工質量達標的一切生產物資。施工單位的物資采購具有復雜性、風險大的特點,中間環(huán)節(jié)很多,對物資采購的流程予以全方位梳理,查出存在的風險,相關采購人員加強風險分析與識別,并積極地采取防范措施,控制風險,提升物資采購的管理效率。
1? 建筑施工單位物資采購的風險識別
1.1 外部風險
建筑施工單位物資采購主要的外部風險指的是企業(yè)在采購物資期間,因受到多種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給采購活動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或引發(fā)的不確定性。包括以下類型:①自然意外風險。采購人員在購進物資的時候,極易受到不同程度的自然災害。例如:雷電、冰雹、地震、洪水、饑荒、戰(zhàn)亂等人力無法抗拒的風險。給貨物的訂購、輸送、儲存保管等工作造成不確定的損失。②社會風險。因受到國家政治環(huán)境、經濟政策、法律法規(guī)等制約,給建筑施工單位的物資采購活動帶來損失的不確定性。其中,對于政治因素,是指因國內的政治局勢不是很穩(wěn)定,或政府機構的調整給物資采購帶來的間接影響。對于經濟政策,因為政府部門對社會各類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進而可能產生貨幣緊縮/通貨膨脹現(xiàn)象,導致物料價格的波動,進而間接地影響了施工原材料的成本、運輸?shù)葍r格。國家對鋼鐵、水泥、砂石、運輸?shù)刃袠I(yè)政策、法規(guī)的變化對材料生產和供應產生的影響。③市場風險。是指在材料市場中由于利率、材料價格、匯率等變動造成材料采購活動中意料之外的潛在損失的風險。盡管采購物資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但是,市場環(huán)境在瞬息變化中,由媒體發(fā)布的材料價格虛假信息,給采購單位形成誤導,造成信息不對稱問題,造成物資采購中材料價格、質量等預期目標無法實現(xiàn)衍生的風險。我國在調整外匯政策過程中,因匯率的波動引發(fā)施工材料的采購價格與支付價格之間的差異,形成了物資采購風險。國家對利率調整造成物資采購中預料以外的風險。④信用風險。建筑施工企業(yè)物資采購的信用風險又稱違約風險主要是指材料供應廠商在材料價格、質量、合同簽訂與執(zhí)行問題上因其存在故意隱瞞、欺詐、不愿履行合同等行為造成材料價格、質量、合同履約上與約定不符等給采購方帶來損失的不確定性。關于質量,在物資采購中因供應廠商提供的物資質量與合同約定不符引發(fā)項目工程的質量問題,給采購方造成經濟,甚至人身安全損害,最終給企業(y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關于材料價格,在招投標的時候,供應廠商串通投標抬升價格/惡意壓低價格中標??墒牵谖镔Y供應中不依據(jù)原有型號與規(guī)格對材料進行供應,通常以次充好。對某些材料來源比較單一的供應方式進行壟斷,破壞市場機制,使物料價格高于合同價格,以增加采購方成本。關于合同履約,一是因材料市場的壟斷引發(fā)材料價格高于合同中約定的價格,二是供應廠商設下合同陷阱,拒絕履行合同約定,拖延供貨,或通過惡意討債等手段給企業(yè)的市場信譽帶來重大損失。⑤技術風險。指的是伴隨科技的不斷進步,推動施工單位生產技術的升級,導致企業(yè)原本存貨/內部預定的材料型號/規(guī)格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進而引發(fā)了浪費材料的問題。在施工機械設備的采購中尤為突出,例如: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日益更新,使某些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效率下降,過早被市場淘汰,形成由于技術更新帶來的風險。
1.2 內部風險
1.2.1 計劃風險
物資采購計劃是由物資管理機構按照預算進行編制,但是,因預算不準,采購計劃和項目實際用量的偏差較大,產生大量存貨,占用了大量資金。或物資管理人員對市場的跟蹤調查研究不足,不能對市場行情的變化進行準確地判斷,例如:物資價格的大幅度波動,導致施工成本增加,超出項目測算成本。
1.2.2 合同風險
施工單位在項目管理中,因項目需要的材料種類很多,除了木料、鋼筋、混凝土在大宗物資采購的時候,會簽訂購買合同。對于普通的、零星的水泥等材料,均未簽訂書面合同?;蛘咴谫徺I大宗材料時,簽訂的合同條款內容不明確、不具體。尤其是付款期限、付款比重等。而且,在招標時,供應廠商習慣于運用一些不正當?shù)母偁幏绞饺〉煤贤螅忠云渌碛勺兏驼{整合同等,以上均會促使物資采購活動難以依據(jù)企業(yè)制度進行,增加了采購風險。
1.2.3 驗收風險
第一,因材料驗收員的知識、經驗不足,無法準確地把握好材料的體積、重量。第二,對材料型號、質量、規(guī)格等,也不能有效地執(zhí)行合同,對材料質量把關不嚴格。第三,采購員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較低,因項目的材料管理人員在與供應廠商交易中,私自收受商家賄賂,或利用權利在材料質量等關鍵問題上未能嚴格把關,使得企業(yè)的項目材料花費更多資金,甚至留下質量問題,給項目實施埋下了長期的風險隱患。第四,驗收標準不清晰、程序不規(guī)范,對驗收活動的異常未進行妥善處理造成的風險。
1.2.4 采購監(jiān)督風險
第一,采購物料的時候,有效的監(jiān)督控制是確保材料價格公平、合理的必要手段。在采購前,材料的詢價人與購買人,甚至驗收人為同一人,極易產生材料管理人員與供應廠商二者勾結問題。第二,在材料招標中,領導人員的干涉影響了正常的招標活動,只憑材料供應商單方的報價,越權審批等行為,阻礙了企業(yè)相關制度的執(zhí)行,給企業(yè)經營帶來風險。
1.2.5 存貨風險
第一,因材料管理不嚴,材料采購數(shù)量無法滿足生產需求,導致缺貨、斷貨現(xiàn)象,使生產中斷,延誤施工期限,給甲方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第二,因對存貨管理混亂、積壓物資過多、巨額資金沉淀等,引發(fā)資金鏈短缺,加大了企業(yè)運營的風險。第三,存貨發(fā)生損毀、丟失、腐爛等問題,給材料造成損失。
1.2.6 付款及發(fā)票管理風險
企業(yè)財務管理人員因審核材料付款方式不夠嚴格,付款方式不當,資金未得到有效地控制,可能引發(fā)企業(yè)信用受損,或資金損失問題。材料供應商對公司提起訴訟,導致銀行賬戶被凍結的風險。而且,因對材料供應廠商要求不高,在付款時,單憑提供的收據(jù)/發(fā)票等,未辨別發(fā)票的真?zhèn)涡?,給公司造成涉稅風險。
2? 施工單位物資采購的風險管控策略
2.1 建立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部門
在建筑施工單位有必要成立專門的物資管理機構,該機構是物資采購的第一責任人。在采購期間,可由采購、技術、生產、財務、質檢等人員構建一個采購組,在采購主管帶領下進行單位的物資采購與管理。并且,該管理機構的采購活動應接受多方的監(jiān)督,包括安全、質量、財務、生產及監(jiān)察機構的有效監(jiān)管。在施工項目期間,審計部門應做好全面的審計監(jiān)督核算成本工作,嚴禁一切舞弊行為。
2.2 采取集中采購的工作原則
物資的集中統(tǒng)一采購,能夠讓施工單位原本分散的權力集中起來。對于大宗材料的購買,例如:木料、鋼材等大宗材料,均應由公司總部統(tǒng)一組織招標活動,擇優(yōu)選擇供應廠商,加強工作流程的監(jiān)控,進而降低采購風險。
2.3 強化合同管理
第一,建立采購合同會簽制度,施工企業(yè)各管理人員要依靠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加強合同條款的評價與審核,確保各項采購條款的科學性、可行性。第二,項目負責人應熟練掌握合同條款的約定,尤其物資驗收者在對各項物料進行驗收時,一定要嚴格遵循合同中規(guī)定的材料型號、質量、標準、規(guī)格等。財務管理者應認真履行合同約定,對材料款予以支付,且收取符合規(guī)定的發(fā)票,以免引發(fā)超付問題和稅務風險。
2.4 構建合格供應商檔案
物資管理機構一定要充分地考慮合作的供應廠商信譽,構建信譽度良好的供應商檔案,規(guī)避在市場中進行物資采購的時候隨機性地選擇供應商,并對供應廠商的情況考查的行為,以免因供應商信譽問題無端地浪費人力、物力。建立合格供應商的檔案,以便與市場信譽度優(yōu)良的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最大化地規(guī)避供求雙方發(fā)生經濟糾紛而造成的資源浪費。
2.5 強化企業(yè)內部控制
施工企業(yè)管理者應加強物資管理制度的建設,促進內部控制高效、有序地運行,進而化解企業(yè)物資采購環(huán)節(jié)中一系列風險。關于物資管理制度內容,一定要對采購活動的招標、采購、驗收流程進行明確,同時,還要對盤點、存貨管理等制度予以明文規(guī)定,讓采購管理者有章可循。物資采購、驗收是企業(yè)的重要崗位,應定期進行輪崗作業(yè)及培訓,強化審計、監(jiān)察機構的監(jiān)督檢查,防范發(fā)生舞弊現(xiàn)象。對管理人員應強化業(yè)務知識、技能的培訓,全面提升其管理水平。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充分地發(fā)揮各個部門的監(jiān)督管理職責,最大化地降低物資采購風險。
2.6 強化物資采購的績效考核
物資采購活動中的很多風險都是人為的,企業(yè)應結合物資采購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特點,建立分層的績效考核制度,分解目標責任到個人,推行嚴明的獎罰機制,充分地激發(fā)管理者工作熱情,有利于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物資采購風險。
3? 結束語
總之,物資采購風險管理與控制是一項復雜性、系統(tǒng)性工程。建筑施工企業(yè)各級領導及職工一定要對此保持高度重視,樹立強烈的風險意識,提升對風險的識別能力,加強合同管理,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物資采購的全方位監(jiān)督管理,最大程度地規(guī)避采購風險,推動企業(yè)健康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藝.建筑施工企業(yè)材料采購內部控制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9.
[2]黃剛.基于供應鏈管理的XD公司工程物資采購風險控制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9.
[3]李書峰,程相印.建筑施工企業(yè)物資采購風險管理與控制[J].建設科技,2017(06):85-87.
[4]陳彬彬.施工企業(yè)物資采購風險分析及對策[J].現(xiàn)代經濟信息,2014(21):20,22.
[5]羅春雷.基于供應鏈的施工企業(yè)采購及風險管理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
[6]顏禮松,任璇,湯俊.供應鏈系統(tǒng)下的物資采購管理探析[J].價值工程,2018,37(14):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