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智琦,趙江濤
(陜西省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陜西 西安 710001)
東莊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征地主要涉及咸陽市的禮泉、淳化、彬州和永壽等4個縣(市),規(guī)劃搬遷安置農村移民958戶3338人,拆遷各類房屋134860.6 m2。
房屋補償是移民安置規(guī)劃投資概算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與移民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目前的水利水電工程農村房屋補償標準采用重置價格確定,并且不包含房屋的舊料利用和裝修費用[1]。但由于農村房屋一般沒有專門的設計圖紙,戶型選擇隨意,建筑材料價格和人工費也不統(tǒng)一,為東莊水庫移民房屋補償標準的制定帶來一定程度的困擾。因此,需要在現(xiàn)場調查的基礎上,根據相關規(guī)范和當地建筑習慣設置建筑工程量測算項目,結合官方發(fā)布的《工程造價信息》客觀、合理的確定移民房屋補償單價。既是對移民資金安全的負責,也是對移民自身權益的維護,更能對移民安置實施進度起到較好的推進作用。
工作組由建設單位牽頭組建,成員包括移民主管部門、移民安置實施單位、住建部門、鄉(xiāng)鎮(zhèn)和村組干部、設計單位。其中設計單位包括征地移民、建筑、造價等三個專業(yè)。
(1)建設單位:負責房屋測算工作中的協(xié)調聯(lián)絡,成果上報。
(2)移民主管部門:負責測算工作中的監(jiān)督,出具關于測算成果的意見。
(3)移民安置實施單位:選定房屋典型測算對象,參與測算工作。
(4)地方住建部門:復核設計單位提交的各項成果。
(5)鄉(xiāng)鎮(zhèn)和村組干部:初步選定房屋典型測算對象,協(xié)調被測算對象權屬人到場。
(6)設計單位:負責擬定調查內容,制定調查表格,計算建筑工程量,計算工程造價,編制測算報告。
測算工作開始之前,收集移民安置區(qū)地方政府關于農村建房的政策要求,了解當地建房特點、層數層高習慣等。
東莊水利樞紐工程移民安置房典型測算的對象以磚混結構為主,其他結構房屋標準根據磚混房屋測算標準的變化幅度進行調整。了解當地房屋的建筑習慣,既可以充實《房屋建筑情況調查表》的調查內容設置,避免錯漏項;還可以掌握房屋基礎的常規(guī)處理深度,修正隱蔽工程的計算成果。
以初步擬定的候選樣本房屋清單為基礎,結合移民安置區(qū)的房屋建筑地域特點,通過測算工作組內部討論交流,再次判斷樣本的代表性,討論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候選樣本,在充分考慮地方移民實施單位意見后,最終在每個樣本村、每種結構選擇1戶~3戶樣本作為典型測算對象。
以磚混結構為例,工作組根據當地的新農村建設要求以及確定的移民安置區(qū),分別選取禮泉縣4戶、彬州市的5戶作為典型測算對象。選取的典型房屋戶型結構和建筑風格符合當地新農村建設要求,均結構穩(wěn)定、四壁完整、門窗齊全、內外墻粉刷、戶內生活用電和給排水齊備,能滿足基本居住的條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另有2戶屬于貧困戶在建房屋,未達到居住條件,經工作組商議決定不將其納入典型房屋測算范圍。
①由設計單位繪制被調查對象的戶型結構平面草圖。
②按照設計單位提供的房屋建筑情況調查表所列項目,工作組對被調查房屋的結構、開間、進深、內墻、外墻、墻體、層高、門窗開孔、檐臺、屋面投影、各型梁體及構造柱斷面等項目進行丈量,記錄尺寸和材質;對于房屋基礎以現(xiàn)場了解的尺寸進行記錄。
③拍攝影像資料,每戶每個建筑單元不少于3張(包括但不限于:房屋正立面、側立面。內部結構)。
④權屬人對記錄數據簽字確認。
±0.000以上部分按照實際計列工程項目和尺寸計算工程量;±0.000以下部分屬隱蔽工程,先按照被調查戶提供的數據進行理論計算,再按照相近地域同類型建筑的常規(guī)做法予以修正。
首先由設計單位繪制還原典型戶的標準樣本圖紙(1∶60),工作組以戶為單位共同核算被調查房屋的基礎回填、磚、混凝土、鋼材、木材、瓦等建筑材料的數量,完善《房屋建筑情況調查表》,具體計算內容見表1。
表1 磚混結構房屋建筑工程計算項目
(1)±0.000以下部分屬隱蔽工程,工作組入戶調查時按照被調查戶口頭上報的數據進行了登記和計算,存在一定程度誤差。工程量計算時統(tǒng)一按照經驗值:①灰土回填450 mm厚;②條基挖深1.5 m深(含放坡)(圖1、圖3)重新修正了房屋基礎開挖、回填工程量(見表2)。
表2 工程量修正前后對比
以禮泉縣X戶為例,入戶調查時基礎開挖基槽深×寬=1.8 m×1.0 m,放坡比例1∶0.75,回填1 m厚3∶7灰土墊層(圖1、圖2)。工程量計算時原始數據與修正后數據對比見表2。
圖1 墻下條形基礎
圖2條基開挖斷面(修正前)
圖3 條基開挖斷面(修正后)
(2)農村房屋的建造通常是群眾根據當地環(huán)境條件及其生活習慣,從方便生產生活的角度隨個人心意選擇房型進行修建。這就導致該房屋在基礎、梁、柱、板等的形式、尺寸甚至材料等方面存在不規(guī)范的情況[2]。如果完全按照典型房屋的原狀進行測算,既不符合房屋建筑規(guī)范也無法保證移民的建房安全。
因此,需要對建筑工程量中的房屋基礎、構造柱、承重梁、樓板等重要結構部分,按地區(qū)抗震烈度等級和有關設計規(guī)范進行修正;對于過梁、挑梁、隔墻等其他構筑物,應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取其平均值作為尺寸基準,同步修正工程量。
根據《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10),彬州市抗震設防烈度為Ⅵ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 g;禮泉縣抗震設防烈度為Ⅶ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 g。構造柱設置位置參照《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03-2011)表10.2.4進行修正,構造柱基礎作法和節(jié)點構造及構造柱箍筋加密區(qū)箍筋及范圍要求參照《陜09G01-1》P8~21有關節(jié)點詳圖。樓(屋)面處沿所有縱、橫承重墻均設板平圈梁,圈梁(含基礎圈梁)轉角及交接處鋼筋搭接平面節(jié)點參見《陜09G01-1》P44~50。
計算的項目包括:房屋分部分項工程費、土建工程措施項目費、規(guī)費、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增值稅銷項稅額以及附加稅。
(1)以參與調查各方確認的典型戶建房工程量為基礎,根據咸陽市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發(fā)布的禮泉縣、彬州市2018年第五期(第三季度)工程造價信息對磚混結構進行建筑成本計算;根據修正后的房屋基礎工程量重新計算被調查房屋的基礎建設成本。
(2)根據9戶的房屋造價計算出平均造價,并在9個典型戶中選取1戶房型較為標準且該房屋造價與平均造價最為接近的作為樣本戶。以該戶的工程量為基礎,采用淳化縣、永壽縣2018年第五期(第三季度)工程造價信息分別推算淳化縣、永壽縣的平均建筑成本。
(3)將4個縣(市)的計算成果算術平均,得出東莊水利樞紐工程農村移民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
根據原始調查的建房工程量計算,禮泉縣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310.32元/m2,彬州市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05.53元/m2,兩縣(市)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56.57 元 /m2。
修正工程量之后,禮泉縣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321.48元/m2,彬州市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35.33元/m2,兩縣(市)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78.41元/m2。經對比,禮泉縣的K戶建筑成本與兩縣(市)平均值最為接近且戶型較為標準。故以該戶的建房工程量分別推算淳化縣、永壽縣的平均建筑成本。淳化縣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76.14元/m2,永壽縣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197.43元/m2,4個縣(市)的磚混房屋平均建筑成本為1257.6元/m2。
典型房屋的建筑造價計算完成之后,首先由測算工作組各成員單位共同對典型房屋單項工程種類、數量、計算方法以及套用的定額基礎價格進行復核;再根據當地或鄰近區(qū)域同類型建筑的的竣工結算資料,以同樣的方法和價格水平核算出已完工程的建筑成本為1236.2元/m2;典型測算價格相比已完工程的校核價格增加21.4元/m2,說明測算成果較為符合實際,可以作為房屋補償標準確定的依據。
實踐表明,在適應當前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新形勢和新要求的基礎上,通過規(guī)范房屋補償單價測算的具體操作步驟,統(tǒng)一各項目的操作方式及工作深度,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房屋補償標準制定的規(guī)范性及合理性。據此制定的房屋補償標準,具有較高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移民看得見,促進其搬得出,有效避免移民獲得房屋補償費卻蓋不起房子的情況發(fā)生;對地方移民實施單位來講,在補償資金兌付過程中有據可依,起到加快工作進度、減少各方爭議的作用;可為省內新建水利水電工程制定房屋補償標準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