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西男
朋友圈里流行著一段話:“羨慕謝娜,不是因為她有張杰,而是因為不管她有多二,都有何炅陪她;羨慕甄嬛,不是因為她有多得寵,而是不管她多顛沛流離,都有槿汐在幫她。”
我們時常把自己的孤苦伶仃歸結(jié)于他人的難以相處,認為朋友圈里的人都不理解你,不夠意思。其實,一生中有那么一兩個摯友足矣,但維護和鞏固這屈指可數(shù)的知己,需要我們先做到位,亮出我們的態(tài)度。
做主持人之前,汪涵是湖南臺負責給觀眾發(fā)礦泉水的勤雜工。偶然的一次機會,汪涵臨時做《真情對對碰》的男主持人,從此開始嶄露頭角,也終于從“抬桌子”變成“臺柱子”。很多和他一起做勤雜工的同事托汪涵幫忙,想調(diào)到臺前工作。然而有一個人令汪涵很感動,那就是老搭檔王一楠。原來,盡管那時汪涵的事業(yè)進入高峰期,但他的愛人還是離開他移居國外了。王一楠當時的工作狀況也不好,但她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求汪涵幫這幫那,反而幫汪涵做這做那,還主動幫汪涵校對稿件。汪涵向王一楠道謝,才知道王一楠的處境也不好,就問她:“你怎么不和我說,沒準我能幫上忙?!蓖跻婚f:“那時你雖然事業(yè)漸入佳境,但經(jīng)歷了情感挫敗,也不好過,我怎么能再給你添負擔?你當時事情多,看主持稿肯定會分心,正好我沒事,就順便幫你看了。”汪涵聽后非常感動。
一味地索取只會讓你變得更貧窮。朋友不是便利店,不是自動取款機,其實朋友更意味著一個動詞——付出。汪涵紅極一時,他身邊的很多人都只想著近水樓臺先得月。而老搭檔王一楠只是默默地為汪涵解決切實之需,這才是朋友該做的。
學者曹聚仁與魯迅相識并成為文友后,開始頻繁交往。一個冬夜,曹聚仁肝氣犯胃,痛得不行,給棄醫(yī)多年的魯迅拍特急電報。魯迅就趕緊給回復(fù)了方子:柴胡、枳殼、赤芍若干,香附、川楝子少許,摻上延胡索、甘草,水煎服?;貜?fù)完電報,魯迅并未直接回住處睡覺,而是連大衣都沒穿,頂著嚴寒就去了最近的藥鋪,然后又坐人力車去了曹聚仁的住處。躺在病床上的曹聚仁看到魯迅,既喜又憂。因為,當時的魯迅也久病纏身。曹聚仁趕緊坐起來,說:“您吩咐了方子,我讓人煎了就行了,何必再跑一趟。”魯迅讓曹聚仁躺下,說道:“我學過幾天醫(yī),而且久病成醫(yī),我擔心方子的劑量你們拿不準,我來熬藥,保準你藥到病除。”曹聚仁聽罷,感動不已,此后兩人始終情同手足。
被人求助,有的人往往犯了為師欲,給對方分析得頭頭是道,但只是給對方漫無邊際的建議,或只說華而不實的大道理,需要拿出實際行動時,卻又畏縮不前,不過是紙上談兵。正是魯迅對朋友親力親為的相助態(tài)度,讓友情似火,散發(fā)著最炙熱的溫度。
(摘自《做人與處世》2 0 1 6年第1 1期,稍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