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守正
秋風送爽,漫步在金桂飄香的鄉(xiāng)間小道上,我們可以看到小路與樹林間隨風而動的稻穗泛著金黃,這金黃的稻穗不是一夜長成的。春天種下一粒粒稻谷,春日的料峭春寒,夏日的狂風暴雨,都沒有讓它們停止生長,而它們也不為自己的弱小而感到沮喪,只是默默地挺立著,直到成熟時刻,因為它們懂得“不經(jīng)嚴寒酷暑磨,豈得金秋果累累”。
人的成長如稻谷之生長,想要取得成功的果實,就得孜孜不倦地追求、探索,哪怕歷經(jīng)磨難,也矢志不渝。而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也都離不開自己生活的群體。一個人的價值體現(xiàn)在他對社會的貢獻上,因此一個人若想發(fā)揮出巨大價值,就要有遠大的抱負,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為這個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的生存與發(fā)展奉獻出自己的力量?!瓣惿嫔贂r,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曾發(fā)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豪情壯志,正是因為有如此遠大的志向,陳涉才點燃了人民群眾反對暴秦的第一把火。也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陳涉才有了和別的傭耕者不一樣的人生,才在“老于甕俑之下而盡其天年,人皆以隸使之”的傭耕者中脫穎而出,名垂青史??梢姡磺粨?、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開拓者、先驅(qū)者、成功者所應該具備的。
諸葛亮在《誡外甥書》中寫道:“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币驗橹鞠虿⒉皇翘摕o的,有志者更應努力地打好學問基礎,若有志氣而無學問,在追夢過程中就會遇到重重困難,甚至陷入難堪的境地。我們作為青少年,肩負著“為中華之富強而讀書”的使命,面對學習中的困難,更應當常懷“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認識。只有不回避逆境的存在,并勇于向它們發(fā)出挑戰(zhàn),把困境當成磨煉,才能走向成功。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此皆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笨梢?,只有直面挫折且積極應對,才能成就偉業(yè)。我們青少年若想有所作為,實現(xiàn)自身價值,就要志存高遠,努力拼搏,如此,才能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的生存與發(fā)展貢獻力量,使祖國更加繁榮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