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浙江 金華 321017)
金華豬是我國著名的地方優(yōu)良品種,金華豬Ⅱ系是金華豬的一個類型。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創(chuàng)辦于2007年8月3日,是金華豬Ⅱ系的保種基地,并于2015年首批確定為省級種質資源保種場,至今已滿5年。
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位于金華市婺城區(qū)蔣堂鎮(zhèn)下尹村石宕山,面積40畝。這是塊風水寶地:東、西、北三面高,利用地勢所造的豬舍,每次下雨之后,雨水可以很順利地排除,無任何積水,因此豬場內蚊子不多。每天所產生的糞污全部自流進入糞污收集池,經干濕分離,污水進入沼氣池發(fā)酵產生沼氣用于發(fā)電,干糞無蛆蟲繁殖,因而豬場內幾乎無蒼蠅,也無養(yǎng)豬場特有的難聞異味。
金華豬Ⅱ系曾經因氣喘病而深受其害,然而,不知從何時開始,該豬群的氣喘病消失了,經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畜牧獸醫(yī)研究所化驗也證實,動物疫病檢驗報告表明:豬鼻支原體,豬肺支原體和豬滑液支原體都為陰性。
由于豬場內幾乎無蒼蠅、無蚊子、無異味,又因豬群已無氣喘病,因而豬群十分健康,除了小豬腹瀉需要用藥之外,中大豬、母豬、公豬全年絕無需要用藥,確保所生產的豬肉綠色環(huán)保,味道鮮美,非常適宜于小孩、老人食用。
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交通方便又有利防疫,高壓電線從豬場門前經過且一般不會停電。豬舍經2017年和2018年的技術升級改造,使豬舍內冬天的溫度可以確保在20℃以上,夏天的溫度可以確保在30℃以下。雨污做到了徹底分流,沼氣發(fā)電效果良好。場地抗災能力極強。哪怕天天下暴雨,也不需擔心豬場被淹;哪怕天天干旱,也不需擔心豬場缺水。只要有電,地下水源極為豐富,且水質良好。其檢測結果全部指標合格。
重金屬及有害物均低于生活用水標準限值數倍至數百倍,總硬度(CaCO3)只有標準限值的三分之一,特別是pH值為7.91,表明水質極好。
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能繁母豬130多頭,配種公豬11頭,后備公豬3頭。家系7個。員工12人,年出欄2800余頭豬。
全場所有母豬均進行純繁,即生產的全部都是純種金華豬,現豬肉銷售渠道主要在金華的4個門店和義烏、東陽、浦江各1個門店。另有數量不等的小豬、種豬出售,為金華豬的普及推廣盡綿薄之力。
金華兩頭烏,顧名思義,兩頭烏,中間黑,在黑白之間有一條“暈”帶,即皮黑毛白的過度帶,帶寬5 cm左右。圖1為金華豬Ⅱ系豬。
在全國的地方豬種中,金華豬是最漂亮的,因此被譽為“中華熊貓豬”,在金華豬的幾個品系中,金華豬Ⅱ系又是最漂亮的。
圖1 金華豬Ⅱ系豬
金華豬Ⅱ系豬具有皮薄光滑,奶頭細長,后驅豐滿,表明其繁殖性能優(yōu)良、屠宰率和瘦肉率均高。2015和2016年度的屠宰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金華豬Ⅱ系胴體測定結果
測定結果表明,肉豬在11月齡以上、體重75 kg左右的胴體瘦肉率達53%以上。這在全國的地方豬種中是絕無僅有的。
經測定,成年公豬體重120 kg左右,體長約125 cm左右,成年母豬體重150 kg左右,體長約150 cm左右。群體的整齊度良好。
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經CAD圖紙設計,布局合理(圖2)。由圖2可見,整個豬場呈扇子形狀。飼料倉庫及其加工車間在豬場的東面即上風向。豬場的東、北、西三面都被樹木包圍。因東面較高,加工后的飼料分配到各豬舍時呈下坡路。中間凸出部分安排出豬臺、死豬冷庫,上豬臺在豬場中間,使所售豬距離最短,又因中間部分突出,且不在上風向,這對售豬、死豬冷庫的安排十分合理。
在西面的高處,種植有楊梅果樹,在豬場的最高處建有沼液池,沼液從氧化塘抽提到沼液池,沼液從池中逐漸流向果園、菜地和草坪。
圖2 豬場平面布局
金華家農兩頭烏種豬場有年度保種計劃和實施總結,做到心中有數。保種目標是確保金華豬肉質鮮美,生產性能良好。
4.1保種方法 所謂保種,本質上是要防止近親退化,保持體質良好,生產性能正常。要求要達到7個“血統(tǒng)”就是防止過度近親交配的具體指標。
但要確保7個血統(tǒng),一般要求配種公豬在14個以上。因為每一個血統(tǒng)都有一個爺爺和一個外公,即由兩個祖輩公豬組成一個血統(tǒng)。祖輩的14頭公豬配種,才有現在的7個血統(tǒng),同理,現在14頭公豬配種,為孫輩的7個血統(tǒng)作基礎。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配種公豬數應達到15頭以上,才能確保有7個血統(tǒng)的產生。否則,往往會達不到7個血統(tǒng)的要求。
對于15個公豬,每年陸續(xù)淘汰5頭,同時從其后代中陸續(xù)選擇出25頭后備小公豬,經不斷選擇確定5頭公豬,待到8月齡以上參加配種,使配種公豬保持在10頭以上。
對于母豬,在母豬產仔第三胎和第四胎的仔豬進行編號,有利從中選擇后備豬。其目的是讓每一個母豬都有可能留下后代,最大限度地降低親緣系數的上升。
4.2選留方案 公豬平均使用3年,每年淘汰5頭公豬,從其后代中選留出15~25頭后備小公豬,最后確定選留下5頭作種用配種。母豬平均使用4年,每年淘汰30頭,從其后代中選留出100頭左右的后備小母豬,然后經逐漸淘汰最后選留出30頭作種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某些優(yōu)良公豬血統(tǒng)或母豬個體,可能會多留下個體作種用,而不良個體可能不一定選留,這樣選留的結果是種群在選擇中不斷優(yōu)化,不斷提高,即優(yōu)良基因不斷地得到組合,頻率不斷上升。客觀上,種群的整齊度不斷提高。
4.3世代間隔 由上可知,公豬每3年一個世代,母豬每4年一個世代,平均3.5年一個世代。
4.4配種方法 保種工作,瑣碎而枯燥,且周而復始,持續(xù)不斷,因此,所謂配種方案,確難堅持。因此,在具體配種操作中,避開半同胞以內近親的前提下采用隨機交配,即根據某個母豬,憑感覺安排某個公豬配種。
自2018年8月份以來,防控非洲豬瘟的發(fā)生成為所有豬場的頭等大事。對于承擔金華豬Ⅱ系的種質資源保護場,其責任更重千倍。因為種質資源的重要性不是用金錢可以度量的。特別是對于極其優(yōu)秀的金華豬Ⅱ系更是如此。
在防控非洲豬瘟方面,除了正常的消毒之外 ,購置專用運豬車,邀請專開運豬車司機。同時,也是最主要的還是確保豬群的健康水平,以提高豬群對非洲豬瘟的抵抗力。對于懷孕期繁殖母豬和公豬,還是采用原有運動場的豬舍,用以確?;顒幼杂?,因而確保體質良好。用漁網把運動場罩住,防止飛鳥進入豬舍,以保豬群安全。
一般而言,疾病的發(fā)生首先來自于體質不良的個體,因此,在豬群中經常尋找體質較弱者,一旦發(fā)現,及時淘汰,以確保整個豬群的抵抗力水平。
金華市婺城區(qū)在非瘟防控方面得益于數年前的“三改一拆”,因為大量的小、散養(yǎng)殖戶的拆除,為非瘟防控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條件,同時,因為規(guī)模豬場在布局上相對合理,即豬場之間有一定距離,因此,在非瘟肆虐的大環(huán)境下還比較安寧。由于生豬生產正常,婺城區(qū)的生豬供有量自足有余。
由于非瘟肆虐,造成全國生豬供應量急劇下降。也就是說,造成市場豬肉供應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瘟肆虐造成的,而不是小、散豬場被拆造成的。非瘟防控無力,正是由于小散戶過多造成的!
由于生豬市場供應緊張,國家出臺優(yōu)惠政策鼓勵發(fā)展養(yǎng)豬。在此大背景下,作者呼吁在規(guī)模豬場,特別是我們保種場的周邊300 m以內不要又出現生豬養(yǎng)殖戶。否則,我們的保種場將陷入被非瘟威脅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