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芳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陣地。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失敗,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教師在教學中有意地創(chuàng)設語言學習的環(huán)境,實施愉快教學,使學生學得有興趣、愿學、樂學,為課堂教學的成功提供了先決條件。近年來,我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試圖探索一條更能調動全體學生,特別是中下層生學語文積極性,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途徑,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歌聲引路
小學生學習語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語文教學內容、方法、手段感興趣,對教師有好感,因而喜歡讀語文。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小學生對兒歌、古詩、故事等內容較有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有意識地播放或教學生唱一些通俗易懂、容易學會的歌曲,既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例如,在上一年級下冊第一課《山青青》時,我先播放了一首歌曲《春天到》,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跟錄音唱起來,接著我介紹歌曲的大致意思,學生聽了覺得興致盎然。當我教學生學習課文時,課堂氣氛就活躍起來了。學完課文后,還播放了《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加深了對課文的印象,也拓展了學生對春天的認識。這樣利用歌聲的形式,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加深了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
二、情境架橋
情境能促進交際雙方相互理解和表達思想,激發(fā)交流信息的愿望和興趣。言語交際活動只有在一定的具體情境中才能實現(xiàn),沒有情境就沒有交際活動。在教學中,我盡量利用食物、圖片、投影等直觀教具,努力創(chuàng)設置情境,并在模擬真實的情境中進行操練,使學生學得有興趣,學得有成效,學了就會用,學到真實有用的知識。只要教師在上課前做好準備,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世信手拈來,比比皆是。在教學第二冊第八課《演一棵大樹》時,我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模仿表演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時表達出情境中的對話。這樣運用模擬真實情境中進行對話,學生學得頗有興趣。
三、交際為本
語文教學要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緊密結合起來,通過操練,培養(yǎng)學生使用口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語言學家認為,交際能力體現(xiàn)了語言的價值。語言的學習應有意義地運用語言于明確的交際活動中。我在教學中,差不多每節(jié)課都要安排兩三分鐘時間讓學生進行交際性口語訓練?;蛲纼扇艘唤M,或四人學習小組進行有目的地自由式對話和專題討論,有時也請部分同學上臺表演等。比如,在教學生打招呼、問候及介紹用語的對話。在上課時,我利用課文對話的內容,先出示對話情境,讓學生先體會和想象對話的情境,然后請同學們進行模仿表演,逐步過渡到兩個學生自己表演。在學生充分理解對話并能運用所學知識時,我又讓學生用自己真實情境進行對話表演,如戲一場接一場,學生趣味盎然。整節(jié)課不用老師花多大精力,只扮演了導演的角色,學生在不知不覺的表演中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又如在學習有關詢問家庭情況及家庭成員職業(yè)的口語交際課時,一番理解和熟讀后。我先讓學生兩人一組扮演對話的角色進行對話,再根據(jù)學生自己的實際略有改動,直接談論自己的家庭和家庭成員的職業(yè)情況。教師在巡堂指導中發(fā)現(xiàn)有代表性的同學就請他們上臺表演,達到學而致用的目的。
四、優(yōu)差互動
任何一科的教學,都有存在優(yōu)差生的問題。優(yōu)差生兩極分化,不但影響整體素質的提高,還影響到優(yōu)生的進一步學習,因此,怎樣有效地轉化差生,成為每一個教師苦苦探索的一條教學之路。不少教師會花很多時間對差生進行課堂內外的個別輔導,結果收獲并不與付出成比例。我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教師要來個觀念與角色的轉變。教師不要希望差生與優(yōu)生在同樣的時間里能達到同樣的要求,差生的轉化也要由教師個人承包轉變?yōu)榧w扶助,由教師要他學變成他要學,這樣,教師本身就可以省出許多時間去擔當導演和設計師的重要角色了。近年來,我在班中開展一個“優(yōu)差生手拉手學習語文比賽”活動,將全班同學按一定的形式組成多個小組,每組至少有一個優(yōu)生,也有相對較差的學生。我首先在每個小組中確定一個學習成績好、樂于助人,在同學中有一定威信的同學任組長,并對他們講出活動的目的和意義,要求他們帶領各自的組員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成績,爭取成為優(yōu)秀學習小組。我把課堂活動、作業(yè)、單元測試等作為競賽內容,優(yōu)勝者獎一朵紅花。由于學生不甘落后的性格特點,也由于這樣的競賽強調的是“小組”這個集體,競賽開始后,各個小組都不甘落后,學習成績較好的同學主動承擔起輔導差生的任務。課堂內外,從書寫、讀書、表演等,處處都能看到他們耐心輔導。在輔導的過程中,他們也提高了自己,達到共同進步和整體提高的目的,課堂上的學習氣氛也更加濃厚了。
實踐證明,只要教師掌握學生學習語文的特征,從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方法入手,努力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引導集體互助,促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才能達到整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近年來,我擔任的班級中,學生對語文有著濃厚的興趣,差生日漸減少,優(yōu)生日益增多,整體成績也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