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宜濤相交十余年了,早些年他給我的印象:忙碌于家庭的奔波,抽空讀讀書、寫寫詩文。他是一個愛思考并懂得用思考理解社會和熱愛生活的人。他從外鄉(xiāng)來到濟南扎根立足,有了一份事業(yè)天地,十分不易。和他頻繁交往,覺得他真誠坦蕩可愛,是一位能擔當、非常值得信賴的朋友。宜濤對人對事有慈善悲憫的情懷,同時也有著自己的警惕,而今到了知天命的年齡,做人處事也更踏實平靜了。
宜濤愛上畫畫,一點也不奇怪。周遭一圈子畫家朋友,加上他也是《時代文學》的美術編輯,是合乎情理的熱愛。宜濤不僅僅是熱愛,而且有研究有探索,從無法中探究有法,這種可貴的精神也影響了他的一些朋友。宜濤畫山水、畫花鳥、畫人物,其藝術觀念多受老莊及佛學影響,崇尚自然,主張畫道順其自然,畫格或豐富或簡淡,不事雕琢。他研習傳統(tǒng)思想和文化,以萬物為師,憑借北方人的秉性和繪畫無法之法的演練感悟,造就了簡勁平實、氣韻厚重的藝術風格。
宜濤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每次和他見面總是聽到他又讀了哪些書或者從書中又得到哪些新見解。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從陳寅恪到吳宓、沈從文,從林風眠到吳冠中,等等,我們要學什么,或者他們給了我們多少啟示?我們窮其一生讀不了多少本書,而真正意義上的讀書又欠缺多少?然而宜濤邊走邊讀,通過讀書明徹心扉,洞見事物的本質(zhì),而思考又加深了對一本書的理解消化,活學活用,正如他自己所說:“我寫詩的文字都是從名家范本里尋來的。我只是在借用別人的形式說些我自己的思想?!庇稍姼枨腥氲轿膶W的內(nèi)核,再由文學切入到繪畫,之間唯一的通道就是任由來去的自由思想。抓住了這一點,就抓住了本質(zhì)。同時,好的文學和藝術從來都有著對人和世界的深刻感悟和大膽的開拓精神,宜濤從讀書、生活到實踐,都有著自己自由獨到的認知。
宜濤的繪畫在色彩上注重了多色塊的疊加,顏料也成了混合色。丙烯,水墨,水彩,來一個為我所用的混搭組合,色塊與色塊之間的沖撞推拉了意象空間,有了繪畫空間的各種可能性。近來,尤為可喜的是,他又不自覺地強調(diào)了線條,我覺得這是難能可貴的感悟!無論人物、花鳥、山水都離不開色與墨與線條的搭配組合,通過把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巧妙搭配,完成自己思想的表達。
宜濤的朋友很多。他有開朗樂觀的態(tài)度和大氣陽光的精神面貌,也自有朋友愿意和他交往。這種交往屬于他認識社會的一個窗口,因此宜濤的世界很豐富。他視野的廣闊性為繪畫的胸襟找到了重要的突破口,所謂長袖善舞、亦柔亦剛、剛?cè)嵯酀?,對詩文繪畫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最近,拾起筆又去抄寫佛經(jīng)的他,不慌不忙,是真正找到屬于他的那份自由了。我想做人如此,繪畫也會如此,祝愿他繪畫越來越好!
(任懷強,著名書畫專欄主持人、評論人、策展人,《藝術天下》主編)